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双调忆王孙·赏荷》,宋词中的一首经典佳作,山川风光尽收眼底,最适合深秋时读
文 | 向小园 · 图 | 网络

世人眼中,李清照常多愁绪,因历经家国之痛,丧夫之苦,一路颠沛流离,以致于笔下所成总是凄婉。

其中尤以愁思最重,不论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还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其中的伤情无不触动世人,千古流传。

然而人生多面,早年间的李清照其实分外活泼。

她会在醉酒之时,泛舟游湖,误入花丛,于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也会在家玩闹时,见客人来访,匆忙离开,然而转瞬偏又:“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就连结婚外出时,路遇卖花担,也会头戴鲜花,笑言:“徒要教郎比并看。”

由此可见,李清照也曾度过一段天真烂漫的少年岁月,而在此期间,她的笔下,就连萧瑟秋日都带着几分灵动生机,每每读来,令人惊叹。

《双调忆王孙·赏荷》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昔日李清照醉酒泛舟,曾写下一首《如梦令》,彼时荷花盛开,便有了“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佳句,而这一次,则是“莲子已成”之日,一个在夏天,一个在秋天,相隔时间并不久,故而不少人推测两首词当为前后衔接之作。

开篇即写湖中景色:“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微风轻拂过湖水,泛起层层涟漪,此时正是深秋时节,荷花凋零,芳香淡薄。

寥寥几笔,一幅深秋湖景图便已跃然纸上。其中“风来”的点明,足见李清照对风吹湖面这一场景的记忆深刻,想来初到湖边时,尚是风和日丽,水波不兴。

尽管已至深秋,叶落花枯,但如此萧瑟之景,在李清照笔下却并未令这湖上风光有所减损。

于是心情大好的李清照,不禁叹道:“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水光山色偏爱与人亲近,就连我一时间也说不清这其中美好。

明明是自己喜爱水光山色,却偏说是自然风景有意亲人,虽未直言,但却尽显喜悦,其中既有游赏时的怡然自得,又见开朗洒脱的自在性情。

紧接着,下片近一步描摹湖上之景,又在归去时添一笔依恋之情:“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如今时节,莲叶虽已枯老,但莲子却也成熟,那清晨的露水,正洗涤着水中蘋花,汀上水草,如此美景,就连眠伏沙滩的水鸟都不舍离开,甚至好似在为游人早归而遗憾。

相比于暮秋凋零,或许有人更爱盛夏蓬勃,但李清照却在秋日衰颓中,见到了别样生机,从前荷花盛开时,水中浮萍与岸边青草,是无缘得到清露垂怜的,等到如今莲熟叶残,才有机会在清露的沾染中,长势旺盛,青翠欲滴。

而这般风光,不仅游人偏爱,就连山禽水鸟都不愿离去。此地常有鸥鹭栖宿,时间久了,亦与游人亲近,宛若知己好友。因此,当李清照看到不回头的鸥鹭时,便会生出几分流连,想要长久停留,可惜深秋寒凉,只得多了几分遗憾。

行文至此,已是结语,然而其中流露出的生机与美好,却是意蕴无穷。它不仅是清新自然的晚秋风景,更是积极蓬勃的生活情态。

因为心情舒缓,活泼烂漫,故而能在秋日萧瑟的主旋律中寻到人间烟火。反之,若是抑郁消沉,徘徊纠结,纵使春和景明枝繁叶茂,也是凄清寒凉,难有新意。

很多时候,心态决定人生,那么从今天开始,不论四季,都去寻找美,发现美,让岁月多一份醇厚,令生活多一份绚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巡礼】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写暮秋不见愁绪,寻知音放情山水——读李清照《忆王孙》
李清照《忆王孙》:人在景中,情在心中,情景交融的晚秋图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 李清照
怎样赏析李清照的唯美宋词《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景情的别扭反映真实的心境 ——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