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碣《焚书坑》,是唐代最出名的一首讽刺诗,第4句是千古名句,引人发笑又催人泪下!

有人说:“在中国历史上,焚书坑儒与秦始皇几乎无法剥离。讲到秦始皇的残暴,必讲焚书坑儒;讲到秦朝的二世而亡,必讲焚书坑儒;讲到中国历史上的专制主义,必讲焚书坑儒;讲到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也必讲焚书坑儒。”

这“焚书坑儒”几乎成了秦始皇最显著的劣行了。

那么,这“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嬴政在咸阳宫举行宴会,仆射周青臣颂扬始皇“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而博士齐人淳于越却言“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由此,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

丞相李斯认为,秦统一后的书生相互勾结,否定现行政教,这会使皇帝的威信扫地。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要求除国家收藏的书籍和秦国的史书、医药、卜筮、农业的书籍外,把其他所有的《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籍和原来各国史书一律烧毁。

这就是“焚书”。

第二年发生了“坑儒”。

《史记》记载,坑儒是由两个为秦始皇炼丹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引起的。

他们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讨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求仙等各个方面:

“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于是方士们偷逃。

消息传至秦始皇耳中,其勃然大怒,派人把咸阳城的书生拘捕,然后圈定了四百六十多个人将他们活埋,更多儒生被发配戍边。

时光荏苒。

公元876年的秋天,一位来自浙江的新科进士,在萧瑟的秋风中沿着茫茫的渭水散步。

他南望秦岭,北顾莽原,数历代之兴衰,叹世事之无常,有感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实,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焚书坑》:

焚书坑

晚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首句是说,秦王朝咎由自取,焚书,后其暴政“帝业”也随之灰飞烟灭,化作子虚乌有。

次句的“关河”犹关防,即险关要塞。秦地素有倚山带河之险,但却无助于祖龙的统治地位,难免江山易主。

第三句举重若轻,既道出了历史的必然规律,又再一次补充前两句之意。

秦始皇原想以“焚书”来巩固其文化专制,不成想适得其反,“焚书”的灰烬还没有冷却就招致了天下大乱!

史实是,嬴政死后第二年,大泽乡陈胜首举义旗。此时离焚书之日,只不过短短的四个年头。

此诗最妙的是第四句,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催人泪下!

封建统治者为了推行愚民政策,往往把读书人作为整治和弹压的对象。

以秦王朝而论,认为经过“焚书坑儒”它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殊不知,最终起来推翻它的倒是并非正经读书人的刘邦和项羽!

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

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其实,关于古代文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描写的诗作还有很多,如罗两峰咏《始皇》:“焚书早种阿房火,收铁还留博浪椎。”

宋朝杨亿《始皇》:“儒坑未冷骊山火,三月青烟绕翠岑。”

无不是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批判。

为什么古代文人对秦始皇多是批评,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秦朝两世而亡,实现统一后执政时间只有十五年,可谓是昙花一现。

后世之所以对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大肆斥责,而不是对他的功绩做宣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总结教训,以亡秦为戒,告诫后世统治者不要犯类似错误;

其次,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仅烧毁儒家经典,而且活埋四百六十多个儒生,而秦后儒家思想成为了占据中国封建统治2000余年的主导思想,儒家文人对秦始皇自然不会有太多好感。

不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好坏,应该通过事实,全方面、理性地去评价。

秦始皇虽然穷兵赎武,赋敛无度,但他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经济、文化、思想上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从总体来看,秦始皇是一位功大于过的伟大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焚书坑
历史的另一面:焚书坑儒的事太多,为何会让秦始皇背锅?
“焚书坑儒”最狠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清乾隆,两个字概括“疯了”
焚书坑儒的历史真相竟然被误解千年!
“焚书坑儒”中“坑”的是谁?其实并不是书生,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秦始皇焚书时居然有备份?原来真正焚书的是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