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中国古代不热衷于扩大疆土,原来扩大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

历史上的中国,确实非常神奇,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度,是从古至今从未断过的文明。但是中国从来没有大面积地扩张过土地。

世界历史上,只要是强大的帝国,比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奥斯曼土耳其等等,都会主动进行土地扩张,但中国基本上没有。

(元朝版图)

中国唯一的扩张,是蒙元帝国。但严格意义上说,蒙古并不属于中国历史。也就是说,蒙古扩张时期,根本跟中国没关系。而蒙古人入主中国,建立元帝国以后,则基本上放弃了扩张。

除此外,稍微有一些扩张嫌疑的,则是大唐帝国和大汉帝国。但是这两个帝国,严格意义上说,其实应该是一种“自卫反击”。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比如说突厥、匈奴这些民族因为多次侵扰中原国家,中原国家对他们发起的反击。

而且就算把那些地方收复了,其实也是让他们高度自治。在那些地方设立都护府,或者封地方土司首领为王等等。和边疆地域形成一种藩属关系,其领土,其实并不属于大唐大汉这些中原国家。

那么,中国古代为什么不热衷于扩大疆域呢?

(武王伐纣)

第一,文化原因。

中国古代是以儒家为主的。释家、道家、法家这些,虽然在古代某些时候,某些朝代彰显了出来,但是儒家是最基本的根脉,从来没有断过。就算是异族入侵建立的朝代,其文化最后也被儒家给“矫正”过来了。

儒家讲究“一极牲”“秩序性”“包容性”。

所谓“一极性”,有多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皇帝是人类的中心,皇权是权力的中心。只要保证了这个中心,就天下太平了。

保证这个中心,与领土大不大没有多大关系。反而是领土越大,越难于保证。领土越大,就越管理不过来。皇帝派别人去管理,又不放心。派自己的儿子去管理,儿子们又会重新争夺天下,造成天下大乱。

所以“秩序性”,就是希望天下的人能够安分守己,尊卑有序,父慈子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这样一种文化下,就最破怕出乱子。你要是去侵略别的国家,自然就是一种出乱子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君王,最讲究靠什么去征服别的国家了。

靠什么呢?不是靠武力,而是靠德行。典型的例子是:商纣王去征服东夷,周武王征服商朝,同样是征服。为什么后人对周武王有那么高的评价,对商纣王有那么低的评价呢?就是历史上认为,周武王征服,是靠德行来征服。商纣王征服,是靠武力来征服,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所谓“包容性”,就是“卧榻之侧,容他人酣睡”。赵匡胤曾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是因为酣睡的人,要和他争夺皇权。如果不和他争夺皇权,他就可以包容。比如,最有名的就是,赵匡胤对大理国,包括整个宋朝一直都没有想到要去征服。那是因为这个大理国不会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只要不构成威胁,只要你承认了中央政权这个“一极”,就可以对你兼容并蓄。

(唐太宗剧照)

第二,经济原因。

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农耕经济,农耕经济就是自给自足。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有,物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

而中国周边的地区,则大多数是不毛之地。这种不毛之地,征服来有什么用呢?最多能够提供一些奇装异服,奇珍异品。这些奇珍异品对皇帝有什么好处了?没有好处,只有坏处。按照儒家的说法,就是“玩物丧志”。

唐太宗正在玩一只鸟,看见魏征来了,吓得把鸟藏在袖子里,不敢拿出来。而魏征又没完没了地说,结果那只鸟在袖子里闷死了。唐太宗为什么不敢拿出来呢?就是他想在青史上留下好名声。既然要留下好名声,“玩物丧志”肯定就是不对的。

不但中原国家,不能从周边打下来的地盘中获得更多的东西,反而还必须要向他们不断支付。

中国古代从来都是做这种亏本生意的。如果中央财政比较丰足,这种亏本生意肯定是愿意做的。如果中央财政不丰足的情况下,这种生意做起来就比较恼火。明朝为什么和瓦剌打了一场“土木堡之战”?就是作为藩属国的瓦剌宰相也先,不断向明朝索取,明朝实在承受不起了,拒绝支付,所以才打起仗来。

当然了,中国古代很少扩张,还有地域的原因、政治的原因各种方面,不过这两点,是最主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建立后向各方扩张,平定准噶尔后已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领土
为什么蒙古帝国如此热衷于领土扩张?
大清帝国疆土
中原王朝为何不热衷对外领土扩张?总是固守秦汉时期留下的疆域!
有人说“要是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疆土”,对此你怎么看
世界十大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