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宗元和永州擦出的那些“火花”

提起柳宗元,我们自然会想到那首著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据说,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柳宗元在被贬谪永州的十多年里,写了不少和山水有关的文字,在柳宗元之前,永州的山水并不为人们所熟悉。但是,经柳宗元的那颗“文心”一照,立刻就有了一种文化上的意义。若没有遇到柳宗元这位知音,那就是自然的山水,岁岁年年在那里花自飘零水自流,这将是何等的寂寥。

唐代,经安史之乱后,开始走下坡路。然而在由盛至衰这一过程中,仍有无数文豪涌现,仍是传世佳作不断,其中,柳宗元就是一位不可等闲视之的大咖。他虽然不像李白杜甫,作品无论什么时候,都稳站C位,但是闻名遐迩的“千山鸟飞绝”其流传也不亚于“白发三千丈”和“好雨知时节”。柳宗元的诗呢,里面有那么一股劲儿在。

一般为《江雪》这首诗配的插图都是画一个缩着脖子的老渔翁在漫天大雪里垂钓的样子——那不是我想象中的柳宗元。这漫天的大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近乎一种宣言:漫天大雪又怎么样,我柳宗元就是在这里!嘿嘿,硬气得很!如果说张岱是眯着微醺的醉眼在看雪,那柳宗元就是睁着他又圆又亮的虎目在看雪,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回味着柳宗元和永州擦出的那些“火花”。

他的一生,虽然开了个好头,往后却苦难不断。三十岁之前他是众星捧月的人生赢家,三十岁之后他是随风飘零的孤独隐士。他与山川相晤,与自我对话。明朝的哲学家王阳明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他和朋友外出游玩,看到山里面万紫千红开着很多花,他说:“你没来看这花的时候,这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灭。你来看此花时,这花的颜色就一时分明起来。”我们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来不来看,花都在那开放着,跟你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文学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有没有“人”来看这个花,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没有“人”来山中看花的时候,这花自开自落,却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人”的出现、“人”的出场,才能赋予这花以意义,才能将“人”的情感、价值灌注在这花里。

人生很难,但是好好活着,一切才有希望。文学评论上讲“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说有一千个游客就有一千种小石潭。如果换作是苏轼来游览小石潭,那么写下的《小石潭记》当不是抒发孤寂凄凉之感,苏轼因乌台诗案之后被贬为黄州的团练副使,见兰溪溪水西流而作此词。从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清新的春景,听到的是清幽的子规啼,词中没有一点愁绪,有的只是“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豪迈,只是“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旷达。也只有苏轼即使头发被岁月的霜花染白,仍然能够聊发“少年狂”,因为他有一颗明亮而年轻的心。

当然我不是想说柳宗元不好,只是偏好不同吧,就像有人爱吃肉,有人爱吃菜,有人爱吃米,有人爱吃面一样。柳宗元没有苏东坡的旷达,亦没有欧阳修的有趣。在我的心中,柳宗元品学之高洁,正如寒江独钓的渔父一般,那个孤独的背影,传达的不仅是旷世的愁情和孤独,还有内心的坚守和执着。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在柳宗元的“千万孤独”中,我也体会到中年之后的人生况味。


“诗和远方”都是年轻人的,中年人只能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有一种孤单,只能一个人扛。柳宗元的一生都在不断失去,但只有放下伤痛,才是一种更强大的自救,才能走得更远。在永州,他终于放下回长安的幻想,投入平凡又不凡的世俗生活里。人生下半场就是一个懂得的过程。学会拿得起放得下,重新出发,也是从心出发。余生不易,学会放下,才有圆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宗元:唐代山水游记第一人
我们应该怎样读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首《江雪》
【转】柳宗元:在江雪世界中安然度余生
第1205季【湿地阅读】柳宗元群诗阅读
孤独不过柳宗元,幸有朋友长相伴
谁与共钓寒江雪——柳宗元及其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