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荷、秋燕、冬雪、春梅”——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赏析

提到《虞美人》,多数人想到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今天,笔者和大家共同欣赏宋朝舒亶的《虞美人·寄公度》

【原文】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语译】

荷花都已落尽,天与水连成一片,红日西沉时,碧波起伏。两只燕子朝相反方向飞去,贴近那寒冷的云端,我正独自在小楼东畔,靠着栏杆眺望。

人生飘忽不定,真该伴酒终老,展眼又是岁暮,京城路上已铺满了大雪。老朋友啊,你也该时时登临高台的罢,请把那报知江南春色的梅花折一枝来寄赠给我。

【作法与作意】

此系词人寄赠之作,《乐府雅词》(卷中)题为“寄公度”,写思念故人之情。上片从夏末写到秋日,下片从冬日写到早春。

上片起二句,“芙蓉落尽”,写又过一夏;“沧波”泛起,写秋风又来;云天倒映,写一时的景色;“日暮”天晚,写惹人远思的典型时间。结二句,“背飞”,写“双燕”的离去。暮雾轻冷,双燕低飞,这正是词人“独向小楼”凭阑之所见,有不舍之情。

下片重头二句由秋到冬,写路上雪、杯中酒,出京不易,借酒混时,岁暮天寒,丛生感慨。结二句想到南国春早,故人一定登台北望,将富有春意的新作和早开而点缀春色的梅花托人寄来,以解慰词人的冷寂之心,唤起对生活的向往。

【词牌名·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卷五十八(琴曲歌辞·力拔山操)序云:“按:《琴曲》有《力拔山操》,项羽所作也。近世又有《虞美人》曲,亦出于此。”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忆柳曲、一江春水等。 此调7体,此词双调、56字,属李煜正体。

【作者】

舒亶 (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明州慈溪(浙江慈溪县)人。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试礼部第一,调临海尉。神宗元丰初,加集贤校理,后为御史中丞。徽宗崇宁初,知南康军。蔡京又使知荆南,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三百首】舒亶《虞美人》
古诗词文赏析之宋词《虞美人·寄公度》舒亶
古典诗词鉴赏:舒亶《虞美人·寄公度》赏析及训练
《虞美人·芙蓉落尽天涵水》舒亶
古诗词赏析 |《虞美人·寄公度》舒亶 |「宋词」
[转载]虞美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