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晏几道家道中落后重游旧地,写下一首千古佳作《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末二句神来之笔

晏几道出生于富贵人家,他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富贵宰相”晏殊,不用说,晏几道小时候的生活自然是锦衣玉食、令人羡慕,而晏几道本人,从小又聪明伶俐,颇得晏殊的喜爱,尤其是在诗词方面,可以说大有乃父之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能够自成一家。

晏几道早年时,经常与朋友们一起诗酒年华、歌儿舞女,着实风流无比,但是,等父亲晏殊逝世后,晏家开始衰败下去,晏几道也迫于生计,不得不奔波于江湖之中。时过境迁之后,晏几道脑海中却经常回忆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于是,他为我们留下了一首首经典的诗词佳作,让我们在千百年之后,仍然能够看到这位词人的喜怒哀乐。下面这首《木兰花》便是他故地重游,追怀旧爱而写下的一首佳词。

晏几道的词,大多写得沉郁顿挫,含蓄温婉,避免平铺直叙地抒情,词中总是有着真挚而淳朴的感情,这首《木兰花》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木兰花

晏几道

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首二句写故地重游,并回忆当年的情景,“秋千院落重帘暮,彩笔闲来题绣户”,院落中秋千摇曳,重重帘幕低垂,记忆中,这里曾有一位佳人用五色笔题诗。那么,这位佳人是谁?词人没有告诉我们,只是这么委婉地暗示一笔。“秋千院落”,本是少女嬉戏之处,现在不见佳人,只有秋千,便已经有空寂之感,而茫茫暮色,重重帘幕,又增加了昏暗幽邃之感,这种环境,怕是要孤寂断人肠吧!但曾经,这里还有一位美人,拿着生花的五色神笔,当窗题诗,但现在,故地重游,不见佳人,更不见诗,当真令人无限感伤。

接着两句笔锋一转,写所见之景色,“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词人从回忆中醒来,放眼望去,只见一枝红杏伸过墙头,被雨水冲洗后更增娇色,门外是几株绿杨,被风吹到远处的柳絮犹如白雪。美好的春景勾起美好的回忆,或许词人由此而想到曾经的欢乐,曾经那如红杏一般娇美的脸庞吧!晏几道这一联,写得缠绵韵致,以眼前之景,突出心中之情,可谓独具神韵。

下片首二句,以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典故,表达自己对曾经美好爱情的怀念,“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词人喜爱的那位佳人,已经像云彩一样飞去,从此了无音信,或许她又和别人约会去了吧!晏几道有四位钟爱的歌妓,分别是莲、鸿、蘋、云,但最终,她们四个“俱流转于人间”,不知去向,词人此处说的究竟是哪一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词人的感伤之情,却并无虚假。世事沧桑之后,一切犹如大梦一场,的确令人唏嘘。

末二句词意陡变,从感怀回到自己身上,写得非常巧妙,“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词人不说自己非常熟悉这位佳人的住址,而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写骏马带着他来到佳人门前,连马儿都认得旧路,由此可见,当时词人来往此处,是多么经常。妙在词人又将这种化写描绘得如此美妙动人,营造出了这样一幅虚中带实的绝美意境,正如清人沈谦所说:“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著一实语,败矣……晏叔原'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深得此法”。可见,后人对这结尾两句的赏识。

晏几道的这首词,婉约含蓄,首二句引起回忆后,便深谙虚实之道,既不明说,也不张扬,“接言墙内之人,如雨余之花;门外行踪,如风后之絮。后段起二句言此后杳无音信,末二句言重经其地,马尚有情,况于人乎?”可以说,给读者留下无穷余味的同时,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词鉴赏-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晏几道)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原文|翻译|赏析
晏几道《木兰花》词作鉴赏
晏几道的一首描写恋情的词,委婉含蓄,第2句情意缠绵惊艳词坛
木兰花 · 秋千院落重帘暮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之54--木兰花 晏几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