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都有哪几种?有没有不是人类的飞天形象?

1.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其中有飞天形象的有270个窟,总造型数高达4500个。飞天形象的文化来源众说纷纭,篇幅所限恕不罗列,我个人的意见是,飞天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佛教飞天很可能源于“天龙八部”,即遨游在天上的神怪,从这一意义上讲,飞天从源头上就“不是人”。但而飞升的理念,在道教思想中已经成型,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中国造型中,已经有“羽人”的形象存在,但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道教的神仙形象,不是动物首人身,就是人首动物身。所以我觉得,敦煌飞天形象很可能是佛道两教相互影响,结合世俗舞蹈、杂技、人物画等形象的产物。飞天概念定型于东魏,《洛阳伽蓝记》载:“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这里的飞天可以理解为佛教世界中礼佛、乐舞、供养的天人。敦煌艺术中也有飞翔在空中的动物形象,譬如东王公御龙车图,但我认为飞天的概念还是专指人类形象(虽然在神格上他们不一定是人),所以没有不是人类形象的飞天。随着历史的演进,飞天在造型上结合了舞蹈、杂技等世俗演艺的形态,所以显得多姿多彩。

2.由于飞天诞生于文化的交融,所以在造型上可以明显的分为两个类型:中原式与西域式。

中原式的特点就是从人种外貌到服饰姿态源出于各个时代的中原文化,而西域式则源出于各个时代的西域文化。

敦煌飞天萌发于北凉到北魏时期,这一时期的北凉飞天均为西域式。

莫高窟275窟,飞天出没于主要人物的空隙,风格质朴,不重细节,笔法粗糙,动作僵硬。

北魏飞天逐渐看出中原文化的艺术风格,但整体仍偏西域式。

莫高窟254窟,飞天出没于主要人物尸毗王两侧,面庞圆润,飘带飞扬,人物呈现出女性化的特点,艺术风格折衷于于汉、西域之间。

西魏时期,飞天形象受汉地道教文化影响,表现出了一些道教艺术的特色,同时,西域式飞天依然存在,两种风格并行不悖。

莫高窟285窟,弹箜篌飞天,风格较前一时代清雅秀丽,符合道教的审美观念,中原味道很足。

莫高窟294窟飞天,还是有一定的西域风格,但是动作已经不甚僵硬。

北周在敦煌开窟甚多,飞天风格婀娜多姿,中原式飞天占大多数,西域式飞天虽然存在,但是数量已经明显降低。

莫高窟296窟,最下一行为飞天,可以看出左下飞天已经完全是中原少女的形象。

莫高窟428窟飞天,西域风格。

隋唐的飞天已经完全中原化,花朵、祥云、火焰更多的参与到飞天群组的组合中,飞天动作也从飞翔变为遨游。

隋唐飞天一组,这些都是一般人最熟悉的飞天形象,堪称飘飘欲仙,丰富的细节是这一期的特色。

宋元时期,飞天艺术衰落,人物形象类似后世年画中的形象,基本上褪去了仙气,好似世俗之人。

宋、西夏、元代飞天一组,可以发现基本上是对唐代飞天的拙略模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敦煌飞天 | 从西域飞进中原(北魏、西魏)
霓裳曳广带的“敦煌飞天”,跨越千年款款而来
敦煌飞天的故事, 敦煌壁画图高清欣赏,最后二张美的摄人心魂!
飞天
不长翅膀 不生羽毛 敦煌飞天穿越无限时空
冷知识来了:如何鉴定敦煌飞天的性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