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汉近郊被遗忘的千年古镇——黄花涝

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古镇,然而在我们身边,武汉近郊就有一座被人遗忘的千年古镇——黄花涝。

曾经远近闻名的“小汉口”

黄花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是当时石阳县城所在地,目前有保存完好的商代古石坡、古码头,清代古墙壁,三国古墓,以及古寺院等古遗迹。可见,这“千年古镇”的名号没打一点折扣。

黄花涝坐落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开发区,据《黄陂通史》记载,因为这里春日水落,河滩黄花遍地,夏日水涨,河湖相连,汪洋一片,遍地黄花一时渍涝,因此取名“黄花涝”。

1800年前,黄花涝原是黄陂古邑石阳县城所在地,时过境迁,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石阳县城在战火中消失了,此后的黄花涝,一直是个孤岛。明代洪武二年,从江西迁来的王氏家族在此落地生根,从此有了人烟。“黄花涝的特殊地形造就了与众不同的景观,这也是这座村落名字的由来。”黄花涝依河傍水,村西的上万亩河滩湿地,每至暮春,一望无际的黄花,可到了涨水时节,黄花全部涝于汪洋之中,黄花涝的景观也就成为村名。

人类自古择水而居,而三面环水的黄花涝借着这傲人的水域优势在旧时一跃成为当时名声鼎盛的水上重镇。“黄花涝地处汉、孝、陂之交,襄阳、随州、天门等地货运通过黄花涝抵达武汉,作为水陆的交通枢纽,这里曾经是热闹无比的码头小镇,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

府河水在古镇前汩汩流淌,每年到了鱼汛期,更是百舸争流,商贾云集,水上摇曳着密密麻麻的船只,船舶进入到渡口卸货常常需要等候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运一输中,是财富伴水而来,是人气随船而至,黄花涝很快踏上了繁荣的早班车,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小汉口”。

沿着贯通古镇的石板路前行,路尽头就是古镇渡口,曾经的繁华盛景不再,但是码头沿岸的石堆长滩仍然看得出历史的痕迹。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船舶,渡口处仍然设置了“古镇渡口”的码头标志,告诉来客这里曾有一段辉煌的往事。

依靠文化底蕴寻找新出路

昔日“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的黄花涝,因水运渐微淡出人们的视线。镇上的古稀老人,在镇里过着朴素安详的生活,踏着青石板路在镇上游走,可见左右两旁都是坐在木椅上“喝下午茶”的老人,东唠一句西插一嘴,乡音从巷口一路传到巷尾,上十双眼睛一同见证日升日落,时光流转,这份惬意怕是连吃饭时间都精打细算的都市人所不能体会的吧。

历史更迭,曾经的“小汉口”成为了一座“沉静”的村落,曾经的辉煌成为了老人们值得炫耀的过往,但是凡被冠以“千年之名”的地方,必有千年历史沉淀而出的气质。黄花涝这里的沿河古石坡、古码头、明末清初居家村屋等遗迹都保存完好。

村内仅剩的几处老宅,有的是英勇无比抗日战士的战斗堡垒,有的是叱咤风云的大户人家。例如建于明末清初的梅园,故居主人姓梅,是远近闻名的戏曲之家。门口雕栏缀有红绿图案,因年代久远无法分辨,但隐约可见当年雕工的精美。屋内墙壁嵌有各式盆景,盆内花草都栩栩如生,当年江翠兰、陈伯华曾在这里住过。

还有座老宅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秘密站点,曾任黄花涝村支书的王三清还为这座老宅提了诗:“抗日秘密交通站,临河古宅靠南湾。迎来送往人无数,伟绩名扬夸华珊。”期盼后人和晚辈能透过这斑驳的墙壁和破败的砖瓦感受到当年的动荡岁月。

除了古村屋,黄花涝中200米的古石坡也向来客彰显着这座村落的悠久历史,这条古石坡见证了黄花涝最繁华的商业时期,原本有十条巷子对接,每条巷子的两侧都开设店铺,每天车水马龙,随着历史的变迁,十条巷子只剩下一条了。

自从黄花涝古镇被定为新农村创建村后,新建环村水泥路3公里,铺设人行道彩砖3000平方米,人行板1330平方米……而今的黄花涝村不仅有古朴的文化气息,更有新农村改造后的宜居宜人。现如今,村子的435栋房屋已全部完成立面整治工程,灰白搭配的外墙、整齐的房屋造型让这个古村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经过改造升级,如今的黄花涝村已蝶变为新农村创建村,沿着青石板路,踏寻旧时痕迹,商代的沿河古石坡、古码头,清代古墙壁、三国古墓,明末清初居家古屋、古祠堂……一个个历史遗迹仿佛把大家带回了那个百年前的小渔村,依府河而立,闲适秀丽。

这次大面积立面整治,是黄花涝古镇复苏的一个窗口,让所有人看到黄花涝的美丽。未来的黄花涝将发展成旅游古镇,实现旅游与人文、经济的融合发展,让人们感受到古镇的历史与韵味,让百年前的“小汉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站在黄花涝的最高点——古铁佛寺上眺望远方,一座座青瓦白房像不断涌起的波浪,穿越历史的沟壑,不断向四周伸展。村落对面是茂密滋养的府河湿地,数十只马匹正享受着城市中难能可贵的广袤草原。远处是车辆密集的高架,曾经在水上迎来送往的货物此刻被移到了这些匆忙的车上,但人们关于幸福和繁荣的想像可一点儿没变。飞机从不远处轰隆起飞,而成天伴着飞机起飞声生活起居的黄花涝村民,也在心里把“古镇复苏”的美好愿景折成飞机飞上天空了吧。

铁佛寺

退渔还湖再现生态美

来到黄花涝的客人都知道这里的鱼十分鲜美,黄花涝人吃鱼由来已久。“虾鲊”是黄花涝特产,据说制作技艺是明洪武二年从江西筷子街随传人过籍传至黄陂。“虾鲊”有两种制作方法:腌和蒸。嗅起来醇香,吃起来酥美。

总之米粉拌湖虾经过腌或蒸而成的虾鲊,淡淡臭味中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耐人寻味。现在在黄花涝,几乎家家都会做虾鲊,附近的餐馆也会常备这道“下饭菜”。2008年,“虾鲊”被列入黄陂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64年,黄花涝开始形成河、湖分界,府河与马家湖、墨家湖等正式分割,到了70年代,随着西湖大堤的建起,黄花涝开启了渔业养殖的序幕。那时候黄花涝的鱼是大名鼎鼎的,不少人慕名而来,但是到了90年代,黄花涝的渔民逐渐开始退渔还湖,养殖鱼塘陆续拆除。毕竟自然环境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现在的黄花涝地形呈现“舌头”状,三面环水,周边被府澴河与任凯湖和麦家湖所围绕,湖水清澈。黄花涝对岸的万亩大草原其占地面积五千多公顷,村里的老人介绍到,这片大草原上会出现东方白鹳、白头鹤和遗鸥,每年三月,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踏青休闲的绝美天堂。

千年之地,向来气质不凡,也许黄花涝不如武汉其他小镇这么有名,但是,却有着更为独特的质朴之感,正如某句歌词所唱:“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点点滴滴,尽显历史韵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武汉近郊免费景点,推荐给去武汉自助游的你
黄花烂漫似海洋,盘龙城千年古镇遗址
小编在现场:黄陂南部的这个古镇,有希望开发为类似大余湾的景区吗?
黄陂29处地名拟纳入武汉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还不够!
1874年武汉黄鹤楼真迹老照片,建于三国223年,毁于光绪1884年
我们从武汉1000个景点里,选出60个最美的给你!而且全都免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