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称就是照妖镜

        这段时间,有关职称评审的改革政策频频出现在新闻的热条。我有感也来喷几句。

        在这里我仅仅限制在地方高校和地方卫生系统的职称弊病说说个人浅见。

        医生为了职称,不得不追求高级别的论文和科研,但个人没能力打到要求时,必然会寻求帮助,于是科研与论文的代笔行业应用而生。地方医院的医生通过灰色产业的代笔完成论文与科研后晋升高级职称后,不只是待遇提升,关键是成为地方人才评审的专家库成员,可悲的事情发生了,通过非正当手段成为高职称的人去掌握人才选拔,选择的人几乎是一丘之貉。而这种现象在地方医院和地方高校几乎是普遍现象。

        不择手段的人成了专家,老实干活,兢兢业业当医生和教书育人的人却活在底层,受这些专家的掌控。虽然这些年职称改革有大改变,但别忘了,专家还是那些专家。

        取消职称,以工龄和工作能力两条腿走路,优化待遇才是上策。

        工龄是对劳动者的基本尊敬,在一个岗位工作几十年,如果没有智力因素,哪怕没有科研成果也有宝贵的工作经验,比那虚假的科研论文不有价值得多。

        工作能力就更好分啦,可以是医疗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分系列按岗位需求公开公正评审才是上策。如果上不好课的教授凭一些造假的科研论文却站在专家的位置去指指点点教学精英,多大的讽刺。卫生系列,医生又何尝不是。我为什么一直推崇地方医院找医生看病,十年的主治比高职称医生好,基于此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忙于论文,临床败给科研:被“排行榜”搞坏的医院生态
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同行评议要处理好“三对关系”
职称——醉心临床医生无言的痛?两部委发文职称改革 不让“老实人”吃亏
评职称第二单位有用吗
医务人员真是一个神奇的职业,连个职称评审也能让人吐槽一下
中小学评职称不需要论文, 教师还需要写论文吗? 高级教师的真心话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