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1年,大将陈赓因病猝然逝世,毛主席悲痛万分:你们都不晓得他

前言

陈赓大将既是毛主席的同乡,又是毛主席麾下最得力的战将之一,毛主席对他的关怀与爱护从来都不加以掩饰。

图|陈赓大将和毛主席的合影

毛主席:赶快通知陈赓

1935年1月7日,遵义会议正式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正确领导地位。19日,在毛主席的率领下,红军挥师北上,向赤水方向前进。

前有赤水天险,后有紧追不舍的川军,毛主席当即决定,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对川军实施合围夹击,毛主席指示:

林彪率领着红一军团继续北上夺取赤水城,红三军团的三个师以及红五军团的2个师分别占领土城镇的两侧,迎击身后的川军,朱德总司令坐镇三军团指挥,参谋长刘伯承坐镇五军团指挥。

第二天凌晨时分,土城战役正式打响,尽管红军战士们浴血厮杀,却还是难以抵挡敌军的猛烈攻势。后来,从抓的俘虏番号中才知道,原来,紧追不舍的川军远远不止战前侦查的2个旅4个团,而是整整翻了一倍,多达4个旅8个团,兵力也达到了1万多人。

图|土城战役图片

由于兵力和装备上的巨大差距,迎击川军的红军遭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毛主席立即派人前往红一军团,通知林彪,速返增援。

但是,红一军团已经沿着河右岸北上奔袭赤水城,一时之间难以马上回撤,不久之后,敌人就突破了我军阵地,向着土城镇汹涌而来,敌人甚至已经进发到我军设在白马山的军委指挥部前沿。

白马山后就是赤水河,如果此时不能顶住敌人的进攻,红军势必会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之中,情况万分危急!指挥部里,毛主席不停地踱着步子,思考应对之策,突然,他想到了陈赓。

1933年8月,陈赓从上海回到中央苏区后不久就担任了红军步兵学校的校长,后来,中央军委将几所军事学校合并,成立了红军干部团,陈赓正是干部团的团长。此时的干部团,不仅人才济济,有陈赓、韦国清、宋任穷等开国将领,而且装备精良,极具战斗力。

图丨陈赓旧照

毛主席对身边的参谋说道:“赶快派人通知陈赓,让他带着干部团向敌人发起反攻,一定要顶住敌人的进攻!”

陈赓临危受命,在仔细察看了地形之后,当即命令营长韦国清组织全团的迫击炮向敌人的机枪阵地进行轰击,陈赓则是亲自率领着一营和二营的战士们向着敌人发起了冲锋。

刺刀乱舞,鲜血四溅,杀声震天,冲上来的敌军犹如撞上了堤坝,纷纷溃逃回去,下午两点的时候,红一军团第二师终于赶了回来,干部团与红二师协同作战,发起反击,重创敌军。

站在白马山上指挥的毛主席,看着败退下去的敌军,大喜过望地赞许道:“陈赓行,可以当军长!”打退敌军之后,毛主席及时改变部署,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迅速过河,四渡赤水神来之笔由此诞生。

图|陈赓

随后,我军佯攻贵阳,趁着蒋介石调兵来援之际,又转战云南,巧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最后,完全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中,于1935年6月,抵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一、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后,陈赓的干部团也顺利并入到了红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之中。因为陈赓曾经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师长,毛主席也希望他能够在红四方面军中多做工作,为两军之间的团结互助作出贡献。

陈赓自然也明白毛主席的良苦用心,于是就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活动了起来。一次,陈赓前往红四方面军军部见张国焘,两人寒暄了几句之后,张国焘就好像无所谓地问陈赓:“你在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中都干过,你觉得两个部队哪一个更好?”

图|陈赓

陈赓听完之后没有多想,实话实说道:“一方面军打仗勇敢,群众纪律好,政治工作也做得好;四方面军打仗也勇敢,就是政治工作和群众的纪律差了点...”令陈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却是触怒了小肚鸡肠的张国焘,张国焘也因此怀恨在心。

一天晚上,政治保卫局的局长邓发突然找到了陈赓,悄声说道:“张国焘要处决你,你千万要小心。”同时,意识到情况紧急的邓发也马上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后立即派人给陈赓送来了一封信,信里命他即刻起身,速回毛儿盖。陈赓接到信后不敢耽搁,连夜带着警卫员赶往毛儿盖。路上,陈赓碰到了张国焘的秘书长黄超,黄超恶狠狠地问道:“陈赓,你上哪里去?”

陈赓说道:“我回部队。”“你这是要开小差了吧!”

图丨毛主席和陈赓合影(后排左四)

听到黄超这样说,陈赓丝毫不理睬,飞马而过火速赶到了毛儿盖。听到陈赓回来之后,毛主席将他安排到了自己的身边住下,并对陈赓说:“看他(张国焘)还敢来杀人不?”

不久之后,毛主席就将陈赓调回了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工作。在毛主席的关怀和保护之下,陈赓这才躲过了张国焘的毒手。

为新中国建设,陈赓文武双全

在此后漫长的革命生涯之中,毛主席对陈赓更加信任与爱护,陈赓也用自己出色的能力来向毛主席证明:我陈赓确实能行!

1947年6月底,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在国民党的大后方狠狠扎下一颗革命的钉子。与此同时,陈粟大军挺进鲁西南,攻占郑州、开封两地,挺进豫东,直逼南京,蒋介石顿时手忙脚乱,焦头烂额。

图|陈赓(中)

正在这时,在晋南打了大胜仗的陈赓被毛主席召回了陕北。听说陈赓回来了,毛主席连忙走出窑洞去迎接他,陈赓恭敬地向毛主席敬礼致敬,毛主席却是快走两步,紧紧地握住了陈赓的手。

陈赓见到毛主席之后焦急的说道:“主席,你可经过不少艰险呢,你带的警卫部队实在太少了,武器也不好,我们实在是担心,旅长们都要求过黄河来保护你呢。”

毛主席从桌子上摸出半截烟,点上了之后说道:“这次叫你过来,就是要过黄河,不过不是为了保护我,而是要保护边区的人民,好武器给你们用,你不用担心我。”

陈赓的心里十分高兴,他急切地说道:“主席,给我们派新任务吧!”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想了想之后说道:“本来中央都已经决定,让你们和彭老总一起合力消灭胡宗南,但是现在,有的同志有了不同的意见,认为你们不应该来陕北,而是南渡黄河,以此来调动敌人第一线的部队回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看这个意见可以,我们可以在前委扩大会议上,商量一下。”

这一次的会议开了7、8天,陈赓就和毛主席住在一个院子里。经过激烈的讨论,会议最终决定,对陈赓部作出新的部署,陈赓部与秦基伟部、孔从洲部联合组成太岳兵团,在豫西一带南渡黄河,直捣胡宗南的屁股!

陈赓临走之前,毛主席向陈赓讲了“破釜沉舟”的故事,鼓励陈赓以最大的勇气和决心去打,陈赓听完之后立即表态道:“主席,我一定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去打豫西。”

毛主席则是主动和陈赓开起了玩笑:“只是锅就不要砸了,船也别沉了...”

图丨左起 彭德怀 贺龙 陈赓 王震

陈赓回到部队后不久,渡河战役就在豫西打响,正在穷于应付刘邓大军的蒋介石,怎么也没有想到陈赓又从他的背后杀了进来。在之后的作战中,陈赓率部转战15省,攻克城池200多座,消灭了70多万敌军,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之后,陈赓两次出国作战,援越抗法,抗美援朝中都有陈赓忙碌的身影,直到1952年6月,陈赓才被毛主席调回了国内。

陈赓并不知道毛主席召他回国有什么事,回到北京之后顾不上休息,急匆匆地就向中南海赶去,当他走进中南海会议室的时候,毛主席与周总理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在将朝鲜战场的形势向毛主席做了汇报之后,陈赓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赓说道:

“现在抗美援朝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美帝国主义想打败我们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想把他们完全赶出朝鲜也不是一下子的事情。虽然我军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作战最勇敢的人民军队,但是我们的技术装备太差了,苏联支援的新式武器装备,我们缺乏掌握的技能。所以,我认为,要取得抗美援朝的彻底胜利,必须加紧培养部队的技术人才,掌握现代化技术,把我军建设成装备优良、技术过硬的现代化军队,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战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图|陈赓在演讲

对于陈赓所言,毛主席非常赞同,而这也是毛主席将他调回来的意图所在,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为我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毛主席的心里,这个人非陈赓莫属。

陈赓不仅仅是久经沙场的骁勇战将,而且他还是黄埔一期毕业的高材生,既有几十年革命生涯的实践经验,还有理论素养,另外,陈赓在中央苏区的时候还担任过红军步校的校长,有过办校的经验,这么一看的话,陈赓大将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就这样,刚刚回国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的陈赓再一次忙碌了起来,从选定校址到为学校挑选教师,陈赓四处奔波,各个部门调配、抽调,为了更快的将学校建立起来,陈赓甚至把周总理堵到了厕所来办公,仅仅一年的时间,陈赓就拉起了一支500名教师、300名试验人员的雄厚师资队伍。

1953年4月,陈赓挥臂在哈尔滨铲下了第一锹土,揭开了哈军工校园建设工程的序幕,仅仅7个月的时间,36幢、10万平米的教学科研大楼就已经拔地而起。

图|陈赓在哈军工成立仪式上讲话

1953年的9月1日,一所包含了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五个军种的综合军事院校正式开始招生,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陈赓主持了开学典礼。

毛主席在给这所院校的《训词》中盛赞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就在陈赓踌躇满志,为了哈军工而日夜奔波的时候,病魔也在悄然向着他逼近,长期艰苦的生活以及没日没夜的超负荷工作,让陈赓的身体每况愈下。

1954年,哈军工刚刚初具规模的时候,陈赓的心绞痛就已经开始频繁发作了。但是,他却是不管不顾,顽强地与病魔进行斗争,与死神进行搏斗,陈赓不止一次说道:“我活着就要干!”“我要争取再为党工作二十年!”

图|陈赓大将

1954年10月,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哈军工的院长、政委,他的工作重心开始往北京转移,但是他的心里仍然时刻装着哈军工的一切。

1956年9月,陈赓出席了中共八大并且当选为中央委员。此时的医生已经多次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休息,少活动,但是他仍然不停地操劳着、奔波着,视察部队、到各地进行军事勘察,出国访问,开会,接待外宾,他一样都没有落下来。

1957年12月19日,陈赓从苏联访问回来后不久,疲惫不堪的身体就向他发出了挑战。

这一天清早,陈赓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总参谋部上班,突然有人因有急事来找他商量,陈赓这才留了下来。刚刚送走客人之后,陈赓就突然感觉到胸闷、剧痛,一下子就跌坐在沙发上。

图|陈赓全家福

幸亏小儿子进来玩耍,看见满头大汗的陈赓,还以为是父亲哭了,跑出来大喊道:“爸爸哭了,爸爸哭了!”警卫员察觉到不对,这才赶紧跑进来,把陈赓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经医生诊断,陈赓大将得了心肌梗塞这种要命的重病。

在医生的极力劝阻之下,一向以坚强著称的陈赓不得不在医院住了三个月。然而三个月之后,病情稍稍康复的陈赓就再也待不住了,在他一再的要求下,医生只能无奈报告中央,陈赓每天可以少用点时间去上班试试。

陈赓高兴地说道:“太好了,只要允许我上班,我一定遵守医嘱。”陈赓是这样说的,但是一旦工作起来,他就完全把医生的话抛到了脑后,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没日没夜的进行着高强度的工作。

很快,不堪重负的身体就再一次向陈赓发出了警告,1959年6月,陈赓的心肌梗塞第二次发作,他又一次在死亡线上挣扎了过来,这一次之后,陈赓的身体明显衰弱了很多,他常常感觉到胸闷气促,并且时不时还伴随着一阵阵的疼痛。

图|左起 陈赓、 彭德怀、 邓华

当彭德怀知道陈赓病重之后,他立即下了一道命令:让陈赓退居二线,休养身体。陈赓知道这是老总担心自己的身体,但是他想要工作的心却是始终停不下来,为此陈赓甚至将这件事汇报给了毛主席,希望由毛主席定夺。

毛主席知道后没有犹豫,态度坚决的拍板道:“党和国家需要他工作,但不是现在,他现在最紧要的事是养好身体。”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定夺下,陈赓只能暂时放下工作,退居二线开始养伤。

1961年初,这一年的冬天极为寒冷,在夫人傅涯的陪同下,陈赓来到了上海丁香花园中休养,看着窗外连绵不绝的阴雨,想着自己因为心脏病而不得不停止工作的身体,陈赓激动的在纸上写下诗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图|陈赓大将病重期间

当他知道中央军委要求所有中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每个人都要写一份作战经验总结的时候,陈赓笑了,笑容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轻快,那么的自信,他虚弱的身体竟然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大病初愈的感觉。

然而就在文章《序言》部分刚刚完成的那个早上,陈赓大将的心脏就再也承受不住了,发生了第三次大面积的心肌梗死,这一次的死神没有妥协,永远地带走了陈赓大将,而第二天就是他58岁生日。

当时毛主席正在广州视察工作,当工作人员将陈赓大将病逝的消息报告给主席的时候,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沉默了很长的时间,卫士们谁也不敢上前劝说,最后还是田家英走了进来,劝慰道:“主席,请节哀,上海方面尽了最大努力的...”

图丨家人与陈赓最后告别

毛主席缓缓站起身来,他沙哑着说道:“你们都不晓得他,陈赓同志是一位有德有智的战将,在红军的时候,他就出了大名,蒋介石也拿他没有办法;抗战的时候,他打日本很有一套战术,后来转战陕北,他也是能独当一面的...”

见到主席开始说话了,卫士张仙朋才敢走上前来换掉毛主席桌上已经凉了的茶水,倒掉烟灰缸里已经盛不下的烟蒂...

一边踱着脚步,毛主席沙哑的声音继续响起:“在越南的时候,法国人被他打跑了,当年,胡志明几次向我要陈赓...”说着说着,毛主席的眼睛陡然红了起来,泪水控制不住的往下流:“他才58岁么,不该这么早就死了么...”

图|打了胜仗后,陈赓拿着缴获的日本刀大笑

结语

陈赓大将是开国十大将中最早离开人世的将军,陈赓也是开国将领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将军之一,他的离去,让共和国灿若星河的将星天空中,陨落了一颗最亮的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任穷:忆红军长征中的干部团(下)
两大红军会师,陈赓指着四方面军师长:你不懂规矩,师长:错哪了|军校|四方面军师长|将官|红四方面军
红军时期,陈赓为何严肃劝告徐向前:那个人不行,你争取换个部队|军训|战争法|红四方面军
戎马关山红四方面军战记(39-41)—存亡漫川关
毛主席北上前叮嘱叶剑英:一定要将三个人带出来,他们分别是谁
他兵败后一个人跑了回来,毛主席为什么没有追究责任还重用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