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正创新 办群众满意的公立医院

守正创新 办群众满意的公立医院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跨越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张丹婧 张友为  文/图

    2022年7月10日,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就业基地、全国名中医李发枝学术传承室落户郑州市管城中医院。作为一家公立二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全国骨伤病宣传教育基地”“河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教育基地”“国家示范中医院”……这不仅为该院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搭建了优质平台,还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正如郑州市管城中医院院长李勇所讲:“人才是医院发展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人才强,学科就强;学科强,医院才能发展,作为具备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各类人才,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开好“清廉处方”
打造清廉医院

    2021年年初,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组建,秉承“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理念,以“优质服务”为根本,立足新起点,充分发挥党总支在医院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把中医药文化与清廉医院建设有机结合,针对廉洁文化、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开出“扶正祛邪方”“益气固本方”“清热解毒方”3张“清廉处方”,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的清廉医院。
    其中,“扶正祛邪方”文化“润廉”,内外兼修。该院利用中医药文化与廉政文化理念互通的特点,将中医基础理论、诊疗方法等中医药文化和廉政建设有机融合,打造“杏林清风”廉政文化墙与“本草清廉”文化走廊,让广大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既夯实了中医基础,又接受了廉政教育。“益气固本方”制度“筑廉”,培元固本。该院针对重点领域出台相关制度,加强风险防控;定期开展药品动态检测、处方点评等;与各党支部、各科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压实责任。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一把手”末位表态发言制度,将重大事项决策等纳入制度范畴;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法律顾问等进行查漏补缺,巩固清廉之“本”。“清热解毒方”监督“促廉”,清除“邪热”“虚热”。该院积极开展创建“廉洁岗位”“无红包科室”活动,目前已实现全覆盖;在门诊大厅设置“行风监督直通车”,用心倾听患者的意见,提升患者满意度。

发挥中医优势
专科建设重点扶持

    该院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针灸推拿科等16个科室,中医特色专病门诊20余个。其中,周围血管病科为省级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脑病科为市级中医特色专科。
    周围血管病科研制的“通血保”系列药物,临床疗效显著,被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院内制剂,并获得国家专利。2011年4月,该科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设立“全国中医周围血管病防治技术继续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该科被批准为“河南省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并于2015年年底建设完成。
    该院脑病科采用“瘫复康八法”对脑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药物辨证论治,脐疗法、康复操锻炼、音乐电疗法等)。该科研制的“瘫速康”系列中药制剂有10种,被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院内制剂。
    骨伤科是该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在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方面形成了集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诊疗体系,成功为3万多名患者消除疾病困扰,并连续7次获得中央电视台多个栏目的追踪报道。2011年4月,该科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设立“全国中医骨病宣传教育基地”。

开展多项服务项目
提供惠民服务

    近年来,该院积极探索预约精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多措并举,增强了患者的获得感。
    该院的门诊大厅配备有轮椅、老花镜等便民设施,有导医、志愿者24小时提供服务等。在中医综合门诊区,设置了针灸理疗室、中医康复室等,主要对常见病、慢性病进行康复治疗,开展有针灸、拔罐、牵引等中医药适宜技术。
    此外,该院除了定期开展进社区义诊送健康活动,宣传中医药文化、防病知识、急救知识外,还开通了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弥补了线上预约系统的不足。据统计,该院每年接听预约电话约5万个。特殊患者来院就诊,可拨打人工服务热线或者联系科室,即可预约办理入院手续和享受高铁站、火车站等接送服务。

以点带面
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

    医疗行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要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多年来,郑州市管城中医院注重人才梯队建设。
    目前,该院具有中级、高级职称人员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的60%以上。比如该院名中医李显成,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乳腺病专家”;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建伟,是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周围血管病科学科带头人,师从全国名中医李发枝等。
    通过不断引进中医药人才,实施以继续教育为核心的育人项目,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注重中医临床思维、遣方用药、辨证施治能力的培养;落实中医终身学习经典著作制度,开展全员中医药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做好“名中医带徒”工作,培养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承担科研项目的学科带头人等。
    2021年6月18日,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非中医类医师学习中医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郑州市管城中医院举行。此次培训是为了提高西医临床医师的中医药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进一步推广应用中医药理论、技术和方法。

强化职责与担当
创新康养模式

    按照李勇的设想,下一步,郑州市管城中医院拟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健康养老模式,以医养并重的模式,收治全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对入住的全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医疗、护理、康复等服务;24小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派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负责老年人的生活、康复、治疗等,每天不定时到房间了解情况;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可满足老年人“养、医、护、敬、爱”的多层次需求。
    李勇说:“目前,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老年人数量增加,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比例逐渐上升,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院护理员稀缺,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护理;在家中,子女不了解医疗、护理知识,无法照护老人;长期请护工,普通家庭又负担不起费用。而按照我国新的康养计划,既可以解决家庭、养老院及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又能为老年人提供“养、医、护、复、辅等服务,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悠悠万事,健康为大。未来,郑州市管城中医院将秉承“自力更生、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医院精神,立足新时代,在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办群众满意的公立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观摩现场

拜师仪式

义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方集』老年人:医养 心养 食养 呵护老年健康
UC头条:郑州市第二中医院肿瘤科:公立中医特色组方,抗癌消瘤屡创奇迹
抗疫一线开出中医药“组合方”
刘宝琴:站在患者角度怎么看中西医结合
杏林春暖 打造中原中医药中心 ——郑州市中医院“十二五”中医惠民发展亮点回眸
郑州首批11家试点医院设“中医日间病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