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淡风清

   

    昆明老街的名字很有趣,无论哪一条街,都可以从中品出味道来,比如祥云街

   祥云街最早的繁荣就是与吃分不开的,那时这条街上的吃食以夜市著称,除了昆明人喜欢吃的小锅米线饵块之类,还有“饺掺面”、豆面汤圆、油条稀豆粉等价廉物美的小吃。上个世纪60年代,当市内的饭店还寥寥无几的时候,北京饭店在街的北头已经是生意格外红火,店里有两样东西堪称独一无二:叉烧包子和大雪条冰棒。前者每到出堂时便门庭若市,后者则成为路过这里的家长给孩子的必买之物。过了几年,一家川味食堂在街中段异军突起,由于它从名字到卖品都体现着浓浓市井气息,因而倍受顾客青睐,颇为昆明人接受的麻辣口味一下子吸引了众多食客的味觉,乃至此后川味饮食在市内不少地方纷纷登场,在四川籍移民还不多的当时,甚至抢了滇味的风头。

    那个年代的娱乐场所无非就是电影院剧院,而祥云街以及它附近则是老昆明影剧院的最集中地。新昆明电影院和红旗电影院各占了街的两头,尽管在它们不到300米的地方还有南屏电影院和星火剧院,每天的上座率是不用愁的。我就读的小学距这条街不远,因此校方组织我们看电影不是“新昆明”就是“红旗”,那时学生专场一般安排在下午放学后的4点半或5点,每人只要5分钱,每月两场电影多年来似乎雷打不动。50年代看得最多的是前苏联的电影,许多动画片和儿童片的情节至今还记得,如《河上灯火》、《三头凶龙》、《表》、《丘克和盖克》等。那时的学生很单纯,看电影的好人坏人观尤其明显,愤怒时会情不自禁的为好人助阵,悲伤时也会随剧中人物落泪。一次看中国电影《南海潮》,当生活极贫的渔民被渔霸逼得走投无路时,同学们都一个个哭了起来。

    乡下农人到祥云街来最喜欢进的则是专门演曲剧的大众游艺场(后来改叫祥云剧场),剧场门面不大,却场场演出爆满。记得那个时候的昆明人对曲剧是偏爱有加的,大概因为这个剧种均以昆明扬琴和民间小调为主要元素,唱起来格外亲切的缘故,每演一部新剧都很受欢迎。我随母亲进去看过一场《红石岩》,是根据聚居在昆明官渡区的彝族支系撤梅人的民间故事创作的一个凄美爱情故事,情节有点像后来的《阿诗玛》抑或《小姐与长工》,唱腔与花灯很相似。后来曲剧团改编了一出名剧《啼笑因缘》,连续演了半年还一票难求。而今剧场所在地早就盖起了高楼,但是我依然还记得张莹莹、栗臻等演员的名字。

   前几年路过祥云街又知道美国飞虎队曾经在某座楼里设立过办事处,有人因此开设了一个餐馆,说是要让人们记住历史。我有些不以为然,历史,难道是可以在吃吃喝喝中记住的吗?前些天特意又去走了一趟祥云街,面对物是人非我不惊讶,变总是势不可挡的。抬头一看蓝得出奇的天空一飘而过的祥云,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云淡风清。

 

背 景:该路段于1926年形成,以祥云吉兆命名为祥云街,南起金碧路,1940年前后形成,名新祥云街,北至南屏街,中间有宝善街横贯,1979年统称祥云街。

 

 

1988年从新昆明电影院方向看祥云街

 

 

 

如今街上还有几家小店门面依然



红旗电影院早就改换门庭成了餐馆

                 

 

                       飞虎队设立过办事处的楼房外观还保留原貌

 

                 

 

                 民国时期某要员的官邸也加入到祥云食品街的行列

                 



                            这样的修理摊在昆明已经很难见到了
   


            肯德基大叔肯定不知道昔日这里天天响起昆明曲剧的扬琴声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摆摆昆明那些老电影院和老电影票:第一家电影院居然开在翠湖的小岛上~~!
昆明曲剧:云南人民的“花灯”
西单情缘
童年记忆——老电影院
归来吧!胜利电影院
老影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