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功溯源文献摘录:《淮南子》摘录

上一期 《子华子》摘录

《淮南子摘录


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静.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

《淮南子·原道训》

是故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故穷无穷.极无极.照物而不眩.响应而不乏.此之谓天解.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

《淮南子·原道训》

是故清静者.德之至也.而柔弱者.道之要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用也.肃然应感.殷然反本.则沦于无形矣.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圆不中规.方不应矩.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关门.

《淮南子·原道训》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通而不变.静之至也.嗜欲不载.虚之至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不与物散.粹之至也.能此五者.则通于神明.通于神明者.得于内者也.是故以中治外.百事不废.中能得之.则外能收之.中之得则五藏宁.思虑平.筋骨劲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其魂不躁.其神不娆.湫漻寂寞为天下枭.大道坦坦.去身不远.

《淮南子·原道训》

夫心者.五脏之主也.所以制使四肢.流行血气.驰骋于是非之境.而出入于百事之门户者也.是故不得于心而经天下之气.是犹无耳而欲调钟鼓.无目而欲喜文章也.亦必不能其任也.

《淮南子·原道训》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淮南子·原道训》

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浮沉俛仰.恬然则纵之.迫则用之.

《淮南子·原道训》

静漠恬憺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外不滑内.则性得其宜.性不动和.则德安其位.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者矣.

《淮南子·俶真训》

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此不传之道.使俗人不得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故蒲且子连鸟于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骛鱼于大渊之中.此皆得清静之道.太浩之和也.

《淮南子·览冥训》

是故血气者.人之华也.而五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耳目清.听视达谓之明.五藏能属于心而无乖.则悖志胜而行不僻矣.悖志胜而行之不僻.则精神盛而气不散矣.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也.

《淮南子·精神训》

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之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

《淮南子·精神训》

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是养形者也.

《淮南子·精神训》

是故神明藏于无形.精神反于至真.则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心条达而不以思虑.委而弗为.弗和而弗矜.冥性命之情而智故不得杂焉.精泄于目则视明.在于耳则其听聪.留于口则其言当.集于心则其虑通.故闭四关.则身无患.百节莫苑.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淮南子·本经训》

人心欲平.嗜欲害之.唯圣人能遗物而反己.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夫性亦人之斗极也.有以自见也.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见则动而惑营.譬如陇西之游.愈躁愈沉.孔子谓颜回曰.吾服汝也忘.而汝服我也亦忘.虽然汝虽忘乎吾.犹有不忘者存.

《淮南子·齐俗训》

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呴呼吸.吐故纳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诎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淮南子·齐俗训》

昔者冯夷得道以潜大川.钳且得道以处昆仑.扁鹊以治病.造父以御马.羿以之射.倕以之斲.所为各异.而所道者一也.

《淮南子·齐俗训》

常欲在于虚.则有不能为虚矣.若夫不为虚而自虚.此所慕而不能致也.故通于道者.如车轴不运己而与毂致千里.转无穷之原也.不通于道者.若迷惑告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一曲而僻.忽然不复迷惑也.故终身隶于人.

《淮南子·齐俗训》

故圣人养心莫善于诚.至诚而能动化矣.今夫道者.藏精于内.栖神于心.静漠恬淡.讼缪胸中.邪气无与留滞.四肢节族.毛蒸理泄.则机枢调利.而百脉九窍莫不顺.

《淮南子·泰族训》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魂曰.吾将反吾宗矣.魄顾视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淮南子·说山训》


下一期:出土文物“行气玉珮铭”浅释

相关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淮南鸿烈解卷之四
第三卷 九守
云笈七签名数要记部
通玄真经 精选
十守国学道家经典
●卷二 俶真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