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港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

 香港湿地公园位于香港天水围新市镇东北隅,毗邻香港和深圳,占地约61万平方米。公园于2000年开始兴建,分二期施工完成。这座公园既是环境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两者相结合的范例,亦是一个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休闲娱乐资源。

下面是关于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的几点体会:

1、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植物占主导地位,这样不仅可以模拟自然生境,而且能够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在大岭山项目中,我们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大量采用乡土植物,如莞香树、仪花、红花荷、白桂木、水翁、油茶等。当然由于市场分配和植物资源的限制,乡土植物不能大量使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已经完全适应东莞生态环境并且不会影响生态平衡的外来植物,如落羽杉、海南红豆、无忧树等。

山杜英


草海桐

2、除乡土植物材料的运用之外,公园中原有乔木和灌木都被尽可能地保留。大岭山地区近年来人口数量增长迅速,大量的山地被开辟为农业用地,导致了大批的原生乡土植物数量和种类减少,大岭山湿地公园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农作物铲除再重新种植,这样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有悖于建立公园的初衷。解决办法是在不影响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情况下保留大部分现有植物,不足部分可选取乡土植物和景观植物进行补充和造景。

 

3、模拟自然生境,保存乡土植物搭配形式,不局促于人工形式表现。国内做湿地公园大多喜欢用园林形式来做,满足市场审美观,这样做的缺点是不能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工维护,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同时消耗公园内的水资源,不利于湿地的正常运转。

 

4、大面积运用原生水生植物,不追求片面的视觉效果。大岭山地区的原生水生植物资源丰富,如莞草、水蓼、水葱、芦苇、水龙、水芹等,实际运用中可大面积使用,减少外来品种的使用率,为水生动植物创造一个宜居环境。

 

5、设置地区农业植物展示区,普及湿地生态文化。建立湿地公园的意愿是为了向公众灌输生态环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湿地农作物的种植,例如水稻、菱角、莲藕、灯心草、荸荠、慈姑、芡实、茭白等,传统农业植物展示区可以向人们展示很多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农作物都是包含在湿地的概念当中的,自然而然的拉近了现代概念与现实的距离,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湿地,了解湿地。

 

6、设置蝴蝶园,种植开花植物,一方面可以弥补原生植物群落过于单一的颜色基调,又可以吸引蝴蝶,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研究 ——以江北湿地公园为例
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净水宝典(植物篇):湿地公园水生植物配置原则与策略
重磅:住建部全面开展“城市双修”工作,园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绿化用苗新变化,这些“潮流”你跟上了吗?
三角咀湿地公园“换妆”(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