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竟能神准预测今人“叆叇”眼镜

叆叇

(ài dài)

原指云彩遮住太阳,浓云蔽日朦胧的样子。《一切经音义》卷三引文说:“云覆日为叆叇也”。


 

叆叇这一富有诗意的词,被古人用来代指“眼镜”。宋朝赵希鹄所撰《洞天清录》记:“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眼镜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有学者认为,古人之所以把眼镜命名为叆叇,因为叆叇是眼镜的阿拉伯文 (alunwainat) 的音译,故眼镜来自国外。


清代  折叠式水晶眼镜

南京博物院藏


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曾提到“满刺加国出叆叇”。

明代张燮著《东西洋考》中描述叆叇:《华夷考》云:“大如钱,质薄而透明,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目力昬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出满剌国。” 满剌加是旧的译音,现在多译为马六甲,十四至十五世纪马来亚封建王国。约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据记载,在汉时已通中国。

 

欧洲有世界上

最早有关框架眼镜的画作


1352年,意大利画家莫代纳(Tomaso da Modena)绘制的 《Hugh de Provence》。


有人认为眼镜是舶来品

也有人说是国人自己发明的

有现代有学者认为,眼镜是中国北宋时一位名叫史沆的司法官员发明的。《陔余丛考》引用北宋刘跂《暇日记》称:“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水精即用水晶制作的镜片,这可以视为中国人“用眼镜看文件”的最早记载。

 

观复猫麻条条

“偷戴”马霸霸的眼镜


然而,关于眼镜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这一确切结论至今未有。


大约在明朝中叶

“叆叇已逐渐被“眼镜”

这一俗名取代

明嘉靖郎瑛《七修类稿》云:“闻贵人有眼镜,老年观书,小字毕见,诚世宝也”。

 

明代  仇英  《南都繁会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据记载,眼镜在清中期以前算是时髦且贵重的奢侈之物,当时还有纨绔子弟不近视但喜欢戴眼镜,以显示自己新潮、阔气又有学问。


清代  铜架茶晶眼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诗人杨静亭《都门杂咏》云:“方鞋穿着趁时新,摇摆街头作态频,眼镜戴来装近视,教人知是读书人”。

 

眼镜控

 

雍正:朕就是这样爱眼镜的汉子


据说,康熙皇帝在得到两广总督进献的水晶眼镜后,试戴感觉不错,便赐给儿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而他当上皇帝后也说,他的眼睛视力原来没有现在这么“精明”,是从康熙皇帝御赐了眼镜后视力才变好的。


溥仪:要紧跟时尚的脚步



古人怎么看爱护眼睛这件事?

古代人有人提出,视力下降大多是用眼不当造成的,与读书过度有关。唐代姚合在《武功县闲居》诗中便称:“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北宋苏辙在《夜坐》诗便称:“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南宋陆游也有同样的感觉,《夜坐闻湖中渔歌》感叹:“少年嗜书谒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古人称视力为“目力”,“眼力”。

现代人的近视率让人“大跌眼镜”:去年6月,我国首份系统研究视觉健康的白皮书《国民视觉健康》发布,并指出,近视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病”:我国5岁以上人群中,每3个人就有1个人是近视。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比例为35.16%至39.21%,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37亿至4.87亿之间…学习压力加剧、电子屏幕普及化和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可能是导致近视高发且快速低龄化的最关键因素。

爱护眼睛这件事不容小觑,借用古人的观点来说,最好办法,还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劳逸结合


博物馆,社会生态系统中的最高配置。

——马未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人近视怎么办?欧阳修最土豪,苏轼最科学,但只有他贡献最大
近视之后该怎么做?
涨知识!原来古人少近视是因为这些原因!
古代有眼镜吗?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UC头条:在古代还没发明眼镜时, 那些近视眼的人该怎么办?
近视眼视力下降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