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FBI破案课之“迂回思维”2

     FBI破案课之“迂回思维”第二节打赢心理战

战场上的士兵之所以都身穿迷彩服,是因为迷彩服的反射光波与周围景物反射的光波大致相同,身穿迷彩服,不仅能迷惑敌人的目力侦察,还能对付红外侦察,使敌人的现代化侦视仪器难以捕捉目标。因此,士兵在作战过程中身穿迷彩服,既能隐藏自己,不被敌人发现,同时还能在必要时给予敌人以反击。而美国FBI最擅长用的“隐身术”也是如此。“时刻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保护自己,洞察别人心理”是每一位FBI必须要掌握的能力。

在破案过程中,当犯罪嫌疑人无法了解警员的真实意图时,就会感到心慌,内心的恐惧都会表现在表情、语言和行动上,紧张过度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就给FBI警员提供了“可乘之机”。FBI可以在此时抓住犯罪嫌疑人的“恐惧”不放,来发动连续反击或质疑,逼迫嫌疑人将隐藏的话都如实说出,进而达到破案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美国FBI在近几年总结出的心得,也许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大有助益。

心得一:隐藏自己的目标,不要让自己的“底牌”外露。

美国FBI前高级探长奥斯里克曾说:“一个人的底牌就是他的底气,是他在和别人博弈之时的一切力量的源头。如果他在博弈中没有底气,那么他肯定是个输家。”

FBI的警员从来不会将案情的进展程度透露给犯罪嫌疑人,也不会轻易将某些惊人的发现直接全部拿来质问犯罪嫌疑人。他们历来都相信“隐藏自己,观察对方”的力量。

心得二:每一个人都是情绪的奴隶,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一个人都是情绪的奴隶。”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被情绪所掌控着。所以反过来“控制情绪”就成了每一位FBI警员的必修课。试想,如果一个人的性格非常急躁,动不动就火冒三丈,极容易被很小的事情触动敏感的神经。那么,这样的人不仅不会隐藏自己,反而还很容易被他人操控。FBI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刑侦机构之一,FBI的每一位警员都是训练有素的“隐身”高手。他们不会轻易让犯罪嫌疑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即使偶尔表现出来一些,也是他们故意在犯罪嫌疑人面前做的秀。

心得三:假借第三人身份,让对方开口说真话。

有时候,当你干方百计去探知一些事情的真相时,对方很有可能会模棱两可地回应你,所以得到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变得十分困难。不轻易开口讲话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这类人在遇人遇事的时候,总是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用直接的方式询问,并不会得到什么满意的结果。如果你所提出的问题更加隐秘、深入,比如说涉及对方的隐私和切身利益时,对方基至会愤然离去,不做任何配合。而假借第三人身份,温和、迂回地讯问,就等于是向对方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发表了这种观点的当事人并不在场,或者你现在所说的话并不一定是你的观点,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的观点,所以你大可无所顾虑地说出来。这样对方就会卸下“承担责任”和“心理对峙”的压力,你也可以轻易地让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桃色新闻”震惊全球,女主角莱温斯基成为媒体竞相追逐报道的热点,一时间,莱温斯基“坏女人”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使莱温斯基失去了面对公众和媒体的勇气,整日待在家中,过起深居简出的生活。

为了调查取证,美国FBI找到了莱温斯基,并对她进行了审讯。作为FBI警员,他们非常想直接问出莱温斯基接触总统的目的,但如果在言谈和话语间提到了带有贬义性的字眼,就很有可能造成莱温斯基的反感,从而激起她的防御。于是,经验老到的FBI警员巧妙地借助了“第三人”之口,提出了看似平常的问题:“有些媒体说白宫的女实习生,都非常向往能够接近总统,对于这点你是怎么看的?”你瞧,FBI警员仅仅借用了“媒体”二字,就将问题的发出者,从警员抛向了某个不知名的媒体,也澄清了并不是FBI警员对莱温斯基带有贬义的看法,虽然这类似于一个托词,但是却让莱温斯基意识到,FBI警员并没有嘲笑或故意贬低她的意思,而是非常客观和中立地看待这件事情。因此,莱温斯基被FBI的善意所打动,最终主动说出了整个事件的真相。

第三节破案最忌“一根筋”

曾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把鸡和狗关在一道铁丝

网前,把食物放在铁丝网后面,然后观察鸡和狗会有什么反应。实验非常有趣,鸡一看到食物,立即径直向前冲,结果一下撞到了铁丝网。而狗的情况则不同,它先看了看食物,闻了闻,然后环视了一下铁丝网。当它发现食物被铁丝网阻隔后,它立刻沿着铁丝网走,没多久,它就绕过了铁丝网,吃掉了食物。

鸡直接扑向目标,这是直线思维的表现,狗通过转弯后达到目标,这

属于迂回思维。从这则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狗虽然走的是曲线,但是它却比走直线更快达到目的,这就是迂回思维里面隐藏的智慧。

文森特是FBI的警长,一次他和助手在海边散步,突然看到前方有人

在吵架,于是文森特跟他的助手说:“如果你能让前面那两个人不吵架,并且握手言和,那我就让你加入到正高级别的刑侦小组去。”助手听了很高兴,便上前劝说正在吵架的那两个人。可是文森特的助手没过多久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摇摇头说不行。

文森特把他的助手拉到正在吵架的两个人的跟前,开始狠狠地批评他

的助手,正在吵架的两个人,看到文森特正在批评他的助手,就不好意思再继续吵架了。因为文森特批评他的助手的语言是这样的:“你真没用啊,叫你劝这两位不要吵架,你竟然劝不好,你不如去死算了。”

文森特间接地从批评助手的语言里,巧妙地劝停了正在吵架的那两个

人。这就是迂回思维的具体应用。通常很多人在解决问题时,都习惯用一种思维,一种方式思考,有几分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味道,这种“一根筋”的思考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做许多的无用功,而迂回思维告诉我们在走进死胡同时,要立刻绕个弯换另一条路走,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换句话说就是学会转变思维,方可峰回路转。

在FBI的百年刑侦历史中,遇到过的高智商罪犯不计其数,在面对这

类罪犯时,传统的审问方式一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这时,警员就需要及时绕个弯儿,转变自己的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入手,或试探,或引诱,牢牢地牵制住罪犯的心理,才有破案的可能。

在FBI有这样一则经典案例,调查人员抓获了一个贩毒集团,集团大

毒枭的势力强大,而且缺少人证物证,所以很难将贩毒集团一网打尽。

在一次审讯当中,FBI调查人员打破惯例,改变单独问话的形式,让集团头目和他的几名得力部下还有一些普通的部下一起参与审讯。在审讯进行到一半时,调查人员突然说:“我看你一直这样坐着,小腿盘在膝盖上,然后双手放在大腿上,倒是很‘端庄’,我在想,你怎么坐起来跟个女人似的。”这句话令头目脸色突变,不自觉地将双腿和手挪动了位置,然后脸色阴沉地看向周围的部下们。此时部下们也都内心暗暗吃惊,听到FBI调查人员说这种话之后,开始特别留心观察自己的老大。这种诡异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审讯快结束,这时,调查人员又突然说:“其实你刚才那样坐挺好的,现在反而不自然,像是硬要装成男人,我看在眼里真是难受。”在这之后,“老大似乎有同性恋倾向”的传言就在贩毒集团内部流传,集团头目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人心开始松散,于是很快就被调查人员各个击破。

为什么贩毒集团的头目在受到这种微不足道的攻击时,就会立刻改变

自己的坐姿?为什么调查人员的话,会在头目和他的部下们之间,引起如此大的反应?

实际上,在审讯时,贩毒集团的所有人都严阵以待地等待各种严厉的

追问,但是被说到“坐姿像女人”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话,尤其话语的矛头直指“老大”时,虽然只是细小的个人习惯问题,但是在老大身上却被无限放大,影响到了他本身的威信和声望,使贩毒集团成员内心产生了动摇和不知所措。

反复攻击犯罪嫌疑人毫不设防的小问题,令他失去冷静,是FBI警员

在审讯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手段,这种方式比直接询问更加容易操控嫌疑人的内心,也更容易达到破案的目的。

第四节利用“错误”得到信息

FBI警员在审讯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自我保护意

识相当强烈,如此一来,如果提问的内容涉及可能损害他们自身利益的时候,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心理,他们多数都会选择三缄其口或是说谎。这个时候,直接、连续地追问,一方面对案件的侦破起不到一点作用,还有可能会使案情陷入僵局。但如果“婉转询问,避实击虚,以话套话”,就会更有利于案件的破解。

当事人故意说错话或做错事,然后等待对方纠正,用自己的话套出别

人的话,这样就能够知道对方是否知道或者做过某件事情。这种技巧就叫做“避实击虚”,也是迂回思维中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

在FBI审讯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如果直接向犯罪嫌疑人说明情况,然

后询问案情细节,老奸巨猾的犯罪分子自然会百般推脱自己的罪行,而且一旦采取这种直接询问的方式,也很容易打草惊蛇,不但原本的目的达不到,以后的审讯也可能变得更加困难。而如果使用故意说错话、做错事的“套话技巧”,在有些时候,会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在不经意间,说出重要的信息,FBI利用这一点,就能够从对方的口中探听到有价值的线索。

FBI曾经抓捕过一个连续犯案的强奸杀人犯,但是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而犯罪嫌疑人又矢口否认,所以整个案件陷入了僵局。经过调查发现,这名犯罪嫌疑人有轻微的顺序强迫症,对数字极为敏感。也就是说,这个犯罪嫌疑人难以容忍某些既定的顺序被打乱。于是FBI警员决定利用这一点逼嫌疑人露出破绽。

在审讯的时候,调查人员拿出所有死者死亡时的现场照片,并且按照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照片固定在展示板上,然后将其中三张抽出,打乱顺序插入到所有照片当中,而且故意将打乱的顺序标记在明显的位置,让犯罪嫌疑人能够一眼就发现。

在审讯过程中,FBI认真地询问案情的各种细节,故意忽视立在旁边贴有照片的展示板,此时的犯罪嫌疑人回答得心不在焉,否认的借口也时刻在变换,而且眼睛不时会扫过旁边的照片,显得坐立不安。调查人员装作视而不见,继续例行询问。然而过了一会,犯罪嫌疑人竞开始呼吸急促,要求喝水、抽烟,又过了一段时间,犯罪嫌疑人终于爆发,猛然从座位上跳起,然后站在展示板旁边,一边调整着照片的顺序,一边狂喊着:“你们这些白痴!废物!这个女人应该死在这个之前的!这个女人是应该放在这里!这种顺序怎么能够弄乱?”

警员看到这种状况,微笑着说:“哦,是吗?好像真的排错了,谢谢你

调整过来。不过,这里面有些案情是没有对外界公布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知道案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呢?”顿时,犯罪嫌疑人瘫坐在椅子上,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人们往往都会有纠正别人的明显错误来显示自己渊博多识的欲望,而

“以话套话”就是建立在人类这种心理特性的基础之上的。说出“错误”的话,或者做出“错误”的事情,然后让别人主动进行“纠正”,如此一来,对方不自觉地就透露出你想得到的重要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FBI破案课4:“发散思维”破案案例精选
莱温斯基近况,太值得一看了
视频:莱温斯基近况,她终于挺过来了!
?莱温斯基近况,太值得一看了
墨西哥毒贩太嚣张了!刚刚再次刷新下限,完全不把政府放眼里
第392期:周警官智擒爆炸嫌疑犯(智慧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