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ILoveRMB: 一本让散户看了绝望的书 2018

2018-02-13 ILoveRMB 自由引导RMB

高毅资产,金牌私募,高手中的高手, 新出的《投资中不简单的事》,不算倾囊相授,但也很有诚意,除了此前已广为流传的数篇好文,还新增内部的投研会议记录、反思,足以让读者管窥一下中国股市的聪明钱是怎么玩的。

散户看后一定会比较绝望,会发现投资太tm难了,更难的是对手都tm太强了,而且对手比你强几百倍还比你努力几百倍,自己手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劣势:

1、投资体系劣势。金牌私募基金经理,大多是资深研究员出身,科班毕业,专业训练,历经多年市场洗礼,熟练运用各种市场工具,还有不少是中外市场通吃。比如2015年股灾后,邓晓峰可以快速把仓位从9成降到2成以下,并辅以期指对冲。

2、行研劣势。机构有大量研究团队,跟踪重要数据,可以直接见公司老总,也可以一线蹲点数进出的货车数量 。高毅属于不爱浪费的,也有30多个研究员服务这几位大侠,每人还配了投资助理。

3、认知劣势。你天天见的什么人吹的什么牛,人家天天见的什么人聊的什么话题,投资境界能一样吗。

即使人家有这么多优势,还说投资不简单,散户们情何以堪?

但也不是说散户完全没机会。冯柳就是散户出身,现在也能列在高毅几大高手。而机构也会犯错,很多错也是屁股决定的脑袋,散户倒是可以努力努力不犯的。

比如业绩排名和心态问题。 公募里赚了最多钱的邓晓峰就说,早年跟市场认识不一致时,也不敢偏离指数太多,万一犯错就要排在很后面。

还比如等待和仓位问题。2015年四五月份邓晓峰就在5000点前一夜发了两只产品,高毅并不是不够良心、想高位圈钱,而是市场不可知的太多了,当时类似消费品、银行、保险的估值都还比较低,非要等牛市结束才开始募资或者建仓也不现实。

妖怪虽多,但唐僧如果好好听孙悟空的话每次躲在圈圈里应该不会被吃了。 投资里最大的难题不是能力圈的大小,而是守在能力圈里不乱动,散户如能做到这样,也能战胜大部分机构。

这本书也给了散户不少建议,我做了点笔记。

冯柳(茅台03):比较适合散户学。先认清自己的劣势,知道自己在大部分情况下不如机构和市场。

散户有天然的信息劣势,所以更适合在消费品、医药和零售等行业投资。消费品不像其他行业那样容易被订单、政策或上下游左右。(换言之,想在其他行业里从机构虎口夺食有多难。)

只做选择,不做研究。散户做研究往往靠碰运气,你以为研究对了,其实赚的是运气的钱,运气不好就很惨。散户研究大多很片面,容易陷入偏见。

市场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个人力量在复杂系统前微不足道,要弃智和谦卑,用常识、信仰及运气去面对。

下跌时候把所有看多的逻辑放一边,全面理解看空的逻辑。觉得看空的逻辑已经体现后,再去想看多的逻辑,过早思考容易出现偏见。

负面情绪下得出的乐观判断比正面情绪下得出的要更准确更谨慎。

估值像钟摆,任一张截图看不出下一步摆动方向,但如果是极限位置,就很容易判断。

策略——不择时、不做衍生品、不做期指对冲、不用杠杆、不回避系统性风险,始终高仓位进行集中逆向投资,中长期持有。做擅长领域里的投资,用好价格买入好企业,本身就是最好的风控。

市场的三种操作模式——情绪决定的短线波动交易;逻辑决定的中线估值交易;事实决定的长线翻盘交易。


邓晓峰:国内价投的顶尖高手,掌舵过200多亿的基金,业绩依然优秀。

公募十年,修炼对公司的观察力、增加行业覆盖、认识自己、修正投资方法,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市场其他参与者。社保基金有利于培养了基金经理的框架,也有利于打破规模的限制。

一二级市场差异——一级市场怕买不到;二级市场怕买错,不存在买不到的问题,只有真正觉得有空间,随时可以买。

看行业的时候,通常算一下整个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先看人力成本、企业税收,再看未来空间是否大。(行业壮大,但谁把钱拿走了?航空业——消费者;影视业——明星。)

猪也会飞的时代过去了,行业高度分化,未来要选择没有完全标准化、没有高度同质化、没有运输距离限制的行业。能实现差异化的行业,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会实现赢家通吃,份额和利润同时提升集中度。

对青岛海尔、国投电力、青岛啤酒、大族激光的案例。

邱国鹭:高毅掌舵人,大局观出众,详细的看他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选股——等战国七雄后再挑赢家,买最强的诸侯。行业格局清晰后再买龙头,风险收益比最佳。

孙庆瑞:成长股投资。出身于固收领域,宏观把握能力强,擅长资产配置和风格转换,连续7年排在前1/4。

看供需关系,未被满足的强需求都可能成为成长股诞生的沃土。

卓利伟:高毅的研究总监,研究能力比较强。

影响投资的N个变量降维到3个最重要的变量:企业价值,产业大趋势,系统性风险水平。

时间是每个人唯一稀缺的资产,要研究最重要问题:大问题、大方向、大概率。

人总是容易接受、强化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有人对抗自己时,大部分人会逃避或抵触,这对投资和研究问题是不利的。

从四个逻辑(宏观、产业、业务、财务 )去分析研究四个行业(消费品、服务业、制造业、TMT行业)。

王世宏:市场老司机,涉猎比较广,各种行业都说了些,但一遍看下来没有印象太深的东西。主张创新比护城河更重要,对新经济比较关注。

产品差异和行业差异——搜索引擎只有第一可以活,强者恒强,数据决定未来;新闻来源很容易迁移。区别是用户对两者的质量要求不同,搜东西希望最准确的,看新闻就无所谓。

A股有底没有顶,港股有顶没有底。




最后,我的观点:投资不简单,如果觉得自己没戏就趁早放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柳:散户有天然的信息劣势,所以更适合在消费品、医药和零售等行业投资 在网络论坛里有鼎鼎大名的“茅台...
荔慎投资梁军儒: 白酒不但是最优商业模式,还兼具地产的投资逻辑 如果说地产行业的最强逻辑是行业集中度... 看评论
元气森林/完美日记/奈雪的茶:新消费的高估值还能撑多久?
价值成长股的三大投资逻辑(研究框架)!
消费品赛道之辩:差赛道的好公司值不值得投资
大内容与大消费:寻找疫情之后的投资逻辑 | 价值年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