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刚:语文课堂应该同时具备“低度”和“高度”(《劝学》教学札记)

教学札记:荀子《劝学》

一、作为定篇的《劝学》,该教什么?

《劝学》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民国时期就被很多版本的教材选入。现在两岸三地的语文教材都将此篇选入,但删减保留的内容略有不同。

作为“定篇”,其主要的教学价值在于对学生文学和文化素养的培育,不应俯就任何学生(王荣生语),而不因其生活处境、阅读情趣不同而降低教学的标准。

在人教版《语文(必修3)》中,《劝学》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这个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借鉴古人议论的艺术,学会清晰有力地表达思想和见解。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

学生在经过必修1和必修2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劝学》的教学目的,我设为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二是对《劝学》论证方式和论证结构的分析;三是对荀子思想的探讨,这是必修教材中唯一一篇荀子的文章,有必要对其思想进行相关探讨。

二、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01
导入——激发兴趣,拉近距离。

我设计了三种导入方式:

第一种:“今天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高三的同学们,此刻正在向自己理想的大学发起冲刺。作为高二的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压力和紧张呢?你们的父母在鼓励你们学习时会说怎样的话呢?现在,老师邀请大家帮我一个忙,老师有一个外甥,今年高一,是大家的学弟,学习成绩不太好,家长很头疼,这个外甥最近告诉我不想学了,老师来请你帮我劝劝他,你会怎么劝呢?”

第二种:“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完成一个填空题'我们生活在   之中。’”请学生填了以后,再简单询问其为什么。老师然后给出自己的答案,“我们生活在文化之中”。我们身处文化之中,却总是缺乏对文化的思考。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尤其是枢纽时期那些对人类文化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家。我们生活在文化中,先秦诸子所确立的思维方式、文化结构到现在依然深深地影响着炎黄子孙。其优点和缺点,都习焉不察。

第三种:“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曾说,'一位杰出的儒家哲人,即便不在生前,至少在他死后,是无冕之王,或者是一位无任所大臣,因为是他陶铸了时代精神,使社会生活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维系。’” 谭嗣同曾说,“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可见荀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影响力。

我将介绍作者也放到导入环节中,在以上三种导入结束后,就着营造的氛围,让学生介绍作者。教师补充: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墨道法的名气最大。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儒家代表人物有三个,孔子、孟子、荀子。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其著作《荀子》,作者是荀子和他的弟子。

导入的作用非常关键,尤其是公开课上,好的导入除了引出上课的主要内容,还要能激发兴趣、拉近距离、活跃气氛的作用,以此为整节课奠定基础。

以上三种方案都侧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对上课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学习”或“荀子思想”有所思考,第二方面是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精神氛围。在本次公开课上采用的是第三种,侧重对荀子思想的探究。

02
导读——因声求气,吟咏体悟。

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桐城派文人刘大魁指出"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认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论文偶记》),世称为"因声求气"说。

这不仅强调诵读的重要,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对诵读多加指导,让学生读得得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读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知文中的气韵、思路和情感,这就是“因声求气”。

在文言文中,不同的断句、不同的重音、不同的语气都会造成对文本理解的不同。因而“”不是一次性的,也没有唯一的标准进行衡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通过“读”去领悟。“读”是一个动态的循环上升的过程,一边读一边理解,一边理解一边更好地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吟咏体悟”,“因声求气”。

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对文言文“串讲”的教学方式,淡化记忆性知识,强化分析理解和感受体悟,培养学生根据注释自学文言文的能力,也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我在教学中,把“读”分为三个环节:

一读,读准字音。

先由学生小声读,根据课本下的注释和工具书,梳理大意,能够把文言文通读下来。

然后请一个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生读时的情况,重点强调通假字、易错字、生僻字、多音字等文字知识。

二读,读准节奏。

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带着感情去读。试着把文中想传达的理或情读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点评。讲解重点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等文言知识。

三读,读出语势。

语言是有“势”的,是指根据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有声语言中语句发展或行进的趋向和态势。“语势”由作者内在的“气韵”决定,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同时也会受到写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影响,“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礼记·乐记》)

“读出语势”,要求诵读者将对文本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体悟,同时在文本的思想、情感方面同作者有一种微妙的共鸣。因此在读时,要把“语势”读出来,除了朗读技巧上的要求之外,更多的还是源自对文本的体悟。

在这个环节可以请学生朗读,同时对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读进行阐释,教师进行指导和示范。然后要求其他同学也试着按照这样的读法去读,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进。

如果老师朗读得很好,可以范读。

03
导思——删繁就简,梳理要点。
1、删繁就简,提取框架

荀子的散文具有论题明确、结构严密、说理透彻、逻辑较严谨的特点。此外还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深奥的理论浅显易懂。

因此,为让学生迅速掌握《劝学》的结构,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环节“删繁就简,梳理要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思维工具,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文本的要点。即把每段最重要的信息勾划出来,然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借此也锻炼学生的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请学生说保留这些信息的原因。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为什么“学不可以已”?因为学习能改变和完善自己,知明而行无过矣。如何去做到“学不可以已”呢?从方法上,是学思结合,善假外物,不断积累;从态度上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

2、填充筋肉,分析手法:

我展示了提取框架后“精简版”的《劝学》,让学生试着添加上原有的东西,并且思考原文作者为什么要添加上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所采取的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手法,分别从不同侧面就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这样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论证清楚。

3、比较删减,分析优劣

在这个环节展示了不同版本教材的删减,在有的版本的教材中保留着这一段:“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毛发),系之苇苕( tiáo )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è)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土),与之俱黑。”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两个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一段不应该删掉,你会给出什么理由呢?请你站在教材编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删掉这一节?

04
导研——对比分析,洞察思想。

《劝学》作为《荀子》的第一篇,是洞悉荀子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窗口。但在语文课堂上,单纯对思想的分析容易成为老师的“一言堂”,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在不同思想的对比中,反而能够了解这个思想家思想的特殊之处。为此,我设计了不同思想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与孟子思想的对比: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和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对比。在这里主要是和先秦儒家中的孟子的思想进行对比。

孟子认为人性中本来就是“善”的,通过教育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尊老爱幼,和谐人际关系。

而荀子认为“人性恶”,他的教育思想侧重对人性的改变和完善。

冯友兰指出,“儒家之中,荀子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决定着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孟子在不断张扬“大丈夫”人格,号召人要培育“浩然之气”;而荀子则要用“礼”“法”对人的行为方式进行调节和制约,到晚年时,对人性更加没有信心,不再注重“礼”,而更多地强调“法”的作用了。

2、与法家思想的对比

看一个老师怎么样,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去看他教出什么样学生了,尤其是那些能够继承和发扬老师思想的人。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却教出了两个法家的学生,值得深思。韩非和李斯通过对荀子思想的扬弃,帮助秦国实现了大一统。但他们所主张的严刑峻法,也是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荀子和韩非他们认识到,人性中的“善”是靠不住的,道德教化的作用也很有限的,而且劳神费力、时间漫长;且总有那些不服管教的人,怎么办呢?儒家的孟子除了骂这样的人是“妄人”“禽兽”,然后置之不理之外没有什么办法了。

韩非指出,对这样的人“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

诉诸严刑峻法带来的恐惧,使人一下子就改变了,比温情脉脉的说教,比程序繁琐的礼仪要简单快捷多了。荀子虽然主张“人性恶”,但毕竟还是相信人性中有善的一面,“蓝”有“青”的要素,“水”有“冰”的潜质,“金”有“利”的前提,这样才能通过教化改变和完善。而韩非则认为人性是彻底的自私自利的“恶”。韩非的目的是要抑制人性中的“恶”,甚至改变不改变不重要,只要不敢做坏事,那么“法”的目的就达到了。对于统治着来说,“法”比“学”更好用,更实惠。

3、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对比:

荀子的教育思想并没有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人格,“青”“蓝”“冰”“水”“木”“金”等等事物,不具有内在的人格和情感,而是被人利用的外物。人不同于物,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应该是目的,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手段和工具。(康德语)

荀子暴露出中国知识分子内在结构的缺陷——媚俗,缺乏独立的人格,同时对强大的权力充满崇拜和渴望。他和他的学生的理论为中国历史上长期极权统治,对百姓的奴役和压榨提供了思想基础。

人性是复杂的,善与恶是人性的两面。教育不是要改变人性的恶,而应是培育人性中的善,人应对自己和他人的人性充满肯定希望,这样善才会被放大和延续。

卡尔维诺在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中就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这样的探讨。很有参考价值。在历史上,凡是妄图改变人性的,通过严酷手段改造人性的,非但没能改造人性,还释放了一少部分人性中的恶,把人间变成地狱。

法国大革命期间,罗伯斯庇尔对法国人人性的改造就是例证。

三、拓展延伸,课后探究

课堂是学习的起点,而不应该是终点。

课堂教学要有“低度”,指向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更要有“高度”,应指向学生的思维提升和知识建构,相对于呈现一些现成的知识,更应提出一些探究的问题。只有“高度”没有“低度”的课堂,就是空中楼阁;但只有“低度”没有“高度”的课堂,就是买椟还珠。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利用课堂和学生一起去探究文本的隐秘之处、矛盾之处、深刻之处、新颖之处,由窄小的课堂指向广袤的思想的原野,让他们去驰骋纵横,找到精神提升的养料。

荀子的思想长期不被重视,从西汉刘向校订后的一千多年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唐代才由杨倞重新编订。历来对荀子的批评也很厉害,宋代的苏轼在《荀卿论》中对荀子大加挞伐,晚清的著名的思想家、维新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的谭嗣同更是斥“荀学”为“乡愿”,“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但也有一些学者对荀子的思想进行肯定,如余英时在《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阐释》中指出,方荀之时,学废久矣!世之小有才者,率恃聪慧,低视圣法,议论武统,百家鼎沸。故荀卿作书,首劝学也。

请同学们思考,荀子思想对于现代人有什么借鉴和警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转载]魏志军、高健老师公开课教案
荀子劝学原文及翻译
教师节特辑 | 圣贤师道,古来有矣
第十课 《孟子》《荀子》文化思想精华
2017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重点知识之萌芽中的教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