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交部原部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拿走上千亿
userphoto

2022.07.13 河北

关注
  • 【前言】

1997年香港回归,无数国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这座自古以来便是属于中国的城市,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但其实,香港顺利回归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的波折。

香港一直都是英国方面牟利的天堂,他们自然是舍不得放弃这块肥肉,但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高尚一些,他们嘴上喊着:“英国有什么利益?英国在香港毫无利益。

甚至就连撒切尔夫人都声称:“英国从来没有从香港拿走一个便士,我们完全是在为香港人谋福利。”这幅论调,简直就像是香港人的救世主。

可真相果真如此吗?英国当真有如此好心?就在大家想要扯下英国虚伪的面纱时,外交部原部副部长周南先生的一句话,起了大作用:“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拿走上千亿。


  • 【耻辱的开端,痛失香港】

1840年,由英国发动的一场鸦片战争,彻底摧毁了大清闭关锁国的现状。

以谋求积累巨额资本的大英帝国,不仅用鸦片榨取着国人的精神与财富,甚至还逼迫着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就是在这一条约中,英国将香港岛收入囊中。

轻易尝到甜头的英国,又迅速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强行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至此,整个香港岛都成为了英国的囊中之物。

看着英国侵略中国之后,得到的巨额“利润”,其他西方列强都起了到中国分一杯羹的心思。由此,往后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阵瓜分狂潮。

那些侵略者高高在上,将中国人当作奴隶一般使唤。尤其是身为罪魁祸首的英国,或许是看出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居然再次狮子大开口,要求将包括深圳以南地区在内的附近200多个岛屿,全部租给英国,还定下了99年的期限。

彼时的清政府在英国的实力下低了头,乖乖地将所有岛屿全部奉上。

在这场屈辱的交战中,英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而作为“牺牲品”的香港,成为了英国攫取益的最好去处。

他们不仅在一战爆发时,将香港作为在远东地区的唯一一处海军基地,甚至还贪婪地将长江流域划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全然不顾世界的规则以及我国的主权。

在这种大环境的驱使下,一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也逐渐在世界舞台上走起了下坡路,英国不得不收敛了一些锋芒,在1927年时,同意修改不平等条约,将镇江等地的租界交还给中国。

但对于香港这块区域来说,哪怕直到二战爆发,甚至是抗战结束,英国也都坚决不松口。

对于英国来说,只要香港在,那远东的利益就在,就连本国的经济也能甚嚣尘上,独享现代化的种种收益。为此,英国也让香港变得“充满运气”,不仅让其成为了最自由的经济体,还大搞“福利制度”,奉行“古典的、保守的”财政政策。


  • 【“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拿走上千亿”】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大批借助实业发家的华人资本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逐步发展,挑战着英国在香港的垄断地位。

彼时,经济逐渐发展的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不可小觑的经济体。对于香港回归的问题,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领导人,一直都在以强硬的姿态推进。

英国对这些这些心知肚明,当租用香港的日期愈发临近时,我国推出了一国两制的设想,这让英国方面不得不开始为自己找一条后路,毕竟香港早晚都是要回归中国的。

话虽如此,但一直都在香港地界为所欲为、榨取利益的英国,哪里有那么容易就放手?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明里暗里地表示不愿意将香港交还,甚至还想着搞国际共管,搞全民公决,搞第二个新加坡。

英国的态度,我国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从1982年9月的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第一次谈判,到1984年9月双方达成协议,12月撒切尔夫人正式签字,耗时整整两年。两年间,我国与英国之间屡屡进行谈判,但很多次都谈不拢。

我国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时,英国方面仍旧在唱高调,声称:“英国有什么利益?英国在香港毫无利益。”对此,撒切尔夫人也在斩钉截铁地说:“英国从来都没有从香港拿走一个便士。我们完全是在为香港人谋福利。”

这番论调让人听了实在是难以信服。

一方面,其殖民地侵略者的本质,早就已经被世人看得清楚;另一方面,面对已经保全英国大部分利益的一国两制方针,英国却还是秉持着不屑的态度。要说什么都不图,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怎么就在租借期到,仍旧还是要在暗地里搞着小把戏呢。

其实香港租借期即将期满的时候,英国方面也是紧张得很,他们实在是不想放弃香港,于是开始想办法进行筹划。

刚开始,他们还打着将香港永久租借的名义,但是时间久了便发现这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国追他们追得实在是太紧了,那番强硬的态度,明眼人看了就知道,主权问题不可能妥协。

于是,英国马上就耍起了其他把戏。

当时很多英国官员都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使香港独立。

为了实施这种以实现香港独立为目的,将发展民主框架为手段的计划,撒切尔夫人不仅进行了经济以及政治上的手,还动用了法律和军事方面的力量。

但在我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下,撒切尔夫人的这种软刀子,根本发挥不出过大的威力。毕竟当时英国也很清楚,面对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的脚步,一旦在香港问题上折了腰,那接下来的中国市场,很有可能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在多方考虑之下,撒切尔夫人这才不得不签下协议,毕竟这条路才是将英国利益发挥到极致的一条路。即便即将撤离,也要最后博取一把利益,这就是国家之间真正的博弈。

可即便是博弈,英国方面还是坚持着从未在香港方面牟利的说法,但很显然,这种自欺欺人的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对此,英国在几年后不得不讲出了真话:“英国在香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其直接投资在900亿至1000亿英镑之间。

这究竟有多少钱呢?

外交部原部副部长周南先生,为我们揭晓了答案:“仅从投资这一项,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都可以拿走上千亿人民币。


  • 【不知足的英国】

就香港问题谈判时,撒切尔夫人等人还在信誓旦旦地宣称,从未拿走香港一个便士。直至1995年,梅杰首相才讲出了真话,这真相,就连外交部原部副部长周南先生都惊诧不已,就更别提我们这些普通人了。

那些在香港土地上创造的财富,就以这样的形式流向了英国的腰包,为其再次创造财富提供了资金。可就是这样的一个英国统治者,在其背后真的有那么干净吗?或者说真的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筹谋吗?

在周南先生口中所说的,那每年在贸易上的上千亿进账,自然是没办法让其满足的。香港既然已经被英国强租,那就自然摆脱不了被英国“统治”的命运。

自从1841年开始,英国女王便任命了集行政、立法、军事大权于一身的港督,由其代替执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颇有几分专制主义色彩。有了此种集多种大权于一身的大臣,想必香港本土民众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至少在政治上尤为突出。

据数据显示,当时至少有占香港人数的98%华人,都没有享有平等公民权和参政权的权力。

站在英国方面来说,他们要的就是在香港方面独一份的绝对统治,因此那些在香港的最高行政长官,也都是由英国方面一手委派,基本上就没有港人什么事。

这种一度将华人排斥在外的政治管理决策,让英国一直都在把持大权。尽管后来,英国方面在1918年出台了第一部《国民参政法》,1928年又出台了第二部《国民参政法》,以求保证所有拥有住所条件的人,都能实现男女平等的选举,但这也只是面子工程,花架子而已。

除了在政治上的不平等,就连在教育方面也仍旧如此。

就英国方面来说,他们推行小学义务的时间,大概是在19世纪80年代。但在香港,他们直接将这个时间拖到了1971年,而且直到1978年才算是推广了9年义务教育,比内陆地区推行此等教育晚了几十年。

因为教育方面的断层,在香港自然是不会出现大批量的科技人才。到1981年,香港地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华人比例,居然只有2.7%,而这和英国国内的15%的比例,简直就是没法比。要知道无论在什么年代,只有科技和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就连在住房和医疗方面,香港华人在之前也都是被排在了最末等,早年间的港英政府医官的职责,就是为了保障那些殖民政府官员,以及警察和士兵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华人基本上就是不闻不问。

甚至就连那些本应该合格的卫生设施,也从未真正得到修缮。在这种情况下的香港,很快便爆发了一场鼠疫,致使2000多人丧生

而这些丧生地里面,有多少华人,有多少殖民者,可想而知。

1906年明信片上的香港警察部队,印度裔警察可以拿枪,华人警察不许拿枪。

此外,英国殖民者霸占了那些富庶地带的位置,香港华人只能落脚在那些偏僻贫瘠的地方。

提起当地的建筑样式,也是别有一番说法,一般的华人想要住的华丽有面子,也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一是因为身份,另一个就是因为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经济实力。

在早年间的残酷制度下生活的香港华人,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根本就得不到任何救助,就连找到的工作也都是充满了资本主义的剥削。

为了活着,只能忍气吞声,等着“幸福”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变迁,香港的经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出现了不一样的因素。百姓的生活相较于之前的困苦得到了质的提升,经济的发展变得十分迅速,想要赚大钱住好房子,享受好的医疗,也早就已经不是梦。

在政治上,英国也直接亮出了自由的口号,鼓动着大家参与到政治自由上来。可是,英国的转变真的仅仅是为了香港华人好吗?他们就真的没有自己内心的小九九吗?

在当今这个时代,尤其香港在1997年成功回归之后,英国方面的狼子野心也未必完全消逝。在崇尚国家主权为岿然不动的今天,在和平的表象之下,仍旧还有各种暗流涌动。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甘心做一个躺平的普通人,而是要尽力做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擦亮双眼,勇于与一切有损国家利益的手段作斗争。没有国,何来家。 壮大中华实力,不要再因落后挨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小平交锋铁娘子,撒切尔一开始强调首相身份,却被邓一句话破解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人每年能从香港拿走上千亿元|撒切尔夫人|殖民地|中国
张幼云:香港回归前的中英谈判,一名来自十堰的年轻人,成谈判成功的关键
外交部原副部长:香港回归前英国每年拿走上千亿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对香港的险恶用心,真的是忍不了
中英香港谈判陷入僵局,铁娘子武力威胁,邓小平:毛主席早已料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