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稻盛和夫:优秀的人才,是培养出来的
userphoto

2022.08.30 河北

关注

看着劲头十足、干活麻利的社长的背影,学习模仿,潜移默化,同社长一样能干的人,在公司里一个个成长起来,企业必须营造这样的氛围。

——稻盛和夫

本文精选了《培育人才——2016 年盛和塾 24 届世界大会塾长讲话》中的精彩片段,希望本文能对您的人生事业有所启迪。

一、要冲在最前头,以身作则培养人才

许多经营者都有过人才的烦恼。我认为,这类建议,都是自己没有经营过企业的人说的。有实际经营经验的人,决不会说这些轻松漂亮的话。

如果领导是一个懒惰的人,“自己不想干活,尽量让部下干,自己想玩”,如果社长是这样的人,那是另当别论。“要把公司搞好”“要提升业绩”,如果真是这么想,那么,首先,经营者自己必须站在最前头,以身作则,拼命工作。

有人称这样的领导是“独断”。“因为社长这也干那也干,所以培养不出人才”,有人这样批判。但是,没有必要在意这种批判,不要因为这种批判而迷惑,犹豫不决。

看着劲头十足、干活麻利的领导的背影,学习模仿,潜移默化,同社长一样能干的人,在公司里一个个成长起来,企业必须营造这样的氛围。实际上,在经营京瓷的时候,无论是进军海外,还是开拓新事业,为了打开销路,我总是冲在前面,开辟前进的道路。

但是,另一方面,因为领导级别的人才派了出去,大本营的力量削弱了,那也不行。特别是在公司还小的时候,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值得依靠的干部非常有限,冷静观察的话,也只有一两个人,如果身边失去这种左膀右臂式的人物,事业就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就我而言,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培养人才,为了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我考虑的办法是:把第二、第三把手留在大本营,拜托他们管好家里的工作。由我亲自出征,奔赴海外,去开辟新的据点。

因此,我出征所带的兵卒,就选择那些能力较差的、不够成熟的人。当然,我也不是出征去第一线以后,一直留在那里,必要时我会回到大本营,关照那里的工作,然后再去前线打仗。在这过程中,原本那些在本公司被埋没的人,不够活跃的人,被我带到前线,与我同甘共苦、一起战斗,从中受到锤炼。

实际上,采用这种战术,第一把手要承受极大的辛劳,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但是,这样做,对培养人才有很大的好处。过去在公司里默默无闻的人,一下子精神焕发,干劲倍增,干出成果。

二、让不成熟的员工在前线有锤炼的机会,直到他们能够顽强战斗

通过艰苦奋斗,进军海外、开拓新事业获得成功,又培育了人才。之所以能这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公司持续维持着高收益。正因为如此,在设立新的据点、展开进攻的时候,能从大本营获得充分的补给,能让不成熟的员工在前线有锤炼的机会,直到他们能够顽强战斗。

就是说,正因为公司确保了充分的收益,才能给很多员工提供表演的舞台,让他们通过严酷的修炼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干部;同时,也能让我这个领导人具备信心,在事业成功之前决不放弃,与员工们一起,在严酷的战场上战斗到底。

这种严格要求的姿态,不仅是进军海外或开展新事业,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也是一样。每天都是真刀真枪决胜负,这样来培养京瓷的干部,让他们茁壮成长。

例如,在我出席的每个月的例会上,我会对有关问题进行严厉的追究。某个事业部或子公司做得不好,或出现赤字,我会板着面孔,对该事业部长或子公司社长进行激烈的批评训斥,以至在场的其他人也感到尴尬,如坐针毡。

我自己是这么想的:新事业也好,现有的事业也好,子公司也好,本来就不应该做不好。之所以没做好,是因为让事情没做好的那些头头有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软弱的、逃避责任的头头,我会这么说:“你害怕敌人打来的枪弹,所以企图向后逃跑。但你逃逃试试看,我这里正端着机关枪,要从后面打你。反正后退也是死路一条,你就抱着必死的勇气向前冲锋吧!”

丢给部下的是如此残酷无情的命令。但是,如果不在工作中将自己逼入绝境,就不可能打开困难的局面,也不可能让自己破茧重生,进一步成长。只有被逼入后无退路的悬崖绝壁,人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三、光靠内部培养不够,从外部得到的人才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为了让公司获得飞跃性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优秀人才。这样的人才光靠公司内部培养是不够的,还是要从外部招聘录用具备才华的人物。另外,在开展新的事业时,无论如何需要在该事业领域内具备实力的人才。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通过猎头公司或者并购从外部得到人才,如何用好,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对企业领导人能力的一种考验。

这时候,最初的关口就是企业老员工的抵制。在京瓷成长的过程中,因为接二连三开展新事业,所以会在中途引进优秀人才,并委托他们经营事业。站在老员工的角度上看,这些新来后到的人的位置突然放到自己之上。这种事情多了,就会成为公司内部纠纷的种子。这时候,我会经常给老员工们讲这样一番话:“我想要让京瓷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此,必须开展新的事业。只依靠我们搞陶瓷的人,新事业无法展开,因此我要从外部引进专家。进来的年轻专家,有时候他们的地位必须放到诸位老员工上面。”

当我这样说明后,老员工们接受了,他们说:“好的。今后如要开展新事业,引进比我们更加优秀的专家是必须的,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不发任何牢骚。”因此,在取得同甘共苦的老员工们认可和理解的基础上,从外部吸收新鲜血液。

四、人格要大于才能,营造谦逊和谐的氛围

越是有才能的人,专业知识越是丰富的人,越是以这种才能、知识为傲,看不起别人。他们在投手举足之间,无意识中就常常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另外,为了使用这种人才的特殊才能,不是我们录用他,而是我们主动请求他进公司。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有“自己是接受邀请才进公司的,入职是给公司面子”这种意识。同公司的关系,好像他们是居高临下。抱着这种意识做事,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哪怕社长提醒他们,他们也未必能认真听进去。

这样的话,公司内部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常言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不与周围的人协调行事,一意孤行,这就可能最后造成重大失误,不仅自己身败名裂,而且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就我而言,不管他多么重要,多么必不可缺,不管他的才能多高,似乎缺了他事情就不好办,只要发现他的人格有问题,我就会毫不留情,严厉批评他、矫正他。

特别是京瓷在高速发展时期,经常要从外部引进人才,这些人当中,当我发现“此人思维方式不对”时,我会抓住他,和他深入的谈话交流。

“为了经营企业,为了度过人生,应该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在投入研究开发时,还是在奔走于推销产品时,我都会对他们讲这样的话。

五、让具备才能的人,提升自己的心性

那些中途进公司的人,其中大多数人,通过过去的工作和人生经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另外,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持有某种固定观念。所以只是轻描淡写说几句,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为此,我要求几位与我的思维方式一致的人配合我,我对他们说:“这样下去可不行。要想办法改变那些人的思维方式,而方法只有'拔除’,要剥除他们的固定观念。”

好像冬天穿的衣服,从外套、上衣到内衣,要一件一件全部脱光。对方会拼命抵抗,他们不肯脱衣,就是不想剥离他们的固定观念。尽管如此,还是要将萦绕在他们头脑里的固定观念统统剥去。

到这一步,在真正的自己如实暴露出来以后,我一贯提倡的思维方式才能装入他们的身体,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就是说,在“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判断基准之下,“要谦虚不要骄傲”“拥有坦诚之心”“怀有感谢之心”,通过掌握这些做人的基本的价值观,让这些具备才能的人提升自己的心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想与深度丨稻盛塾长在盛和塾第24届世界大会上的演讲
日本“经营之父”稻盛和夫:怎么培育人才
稻盛和夫:企业统治的要诀!
关于培育人才,稻盛和夫叮嘱你的8件事!
稻盛和夫讲演全文: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铂程斋--稻盛和夫:经营为何需要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