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到营收或超2亿?今天我们聊聊罗振宇“得到”背后的套路

导语: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说,内容创业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各个垂直领域的缺口依然存在。在内容创业领域,还有很多垂直细分的市场有待挖掘,这个仗还没有完全打完。我相信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在未来肯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编辑:马雪艳

来源:网络综合

2016年11月,罗振宇宣布退出Papi酱项目,专心打造知识分享平台“得到”。“得到”App是罗辑思维旗下付费阅读产品,每天为用户提供6条免费的语音,每条时长2分钟左右,大多是知名大佬的商业观点或科学理论,另外还提供干货图书(精简版的电子图书)和音频演讲资料。

“得到”是针对内容付费的试水项目,除罗振宇本人之外,还吸引了李笑来、李翔、刘雪枫、万维钢等内容大咖入驻,并推出了《李翔商业内参》、《5分钟商学院》等按年付费产品。

2017年2月21日晚间,“得到”通过直播向外界公布了其运营数据:总用户 529 万,日活 42 万,订阅总数 130 万,总人数超过 79 万,营收或超2亿。“得到”凭什么拥有如此优秀的成绩单?

一、说书人:强IP的张力延伸

说起“得到”,不得不提起那个胖胖的中年男人,“罗胖”——罗振宇,作为一位中国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老罗的口才和学识无疑是极强的。

罗辑思维从创立初就定位为“一个说书人”,2年的探索,罗胖惊奇的发现在书和听众之间是存在消费场景的,人们愿意为这样中间的加工环节付费。于是他建立了第一个互联网知识型社群,成为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

罗振宇:“未来的传媒将不再以信息为核心,而代之的是“人格”。魅力人格体将是新媒体时代最关键的传播节点。受众在被细分之后,会基于兴趣和对不同自媒体人的喜爱,发生分化与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个高粘度、高聚合力的社群组织。”

罗振宇的这个理解和判断,给媒体业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从“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每天的60秒语音发送,到打造“得到”APP,他恰如其分的释放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并且发挥自身强大的号召力,为打造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当然,有了好的内容,好的运营和推广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听众:治其病痛,投其所好

“免费的信息真的不消耗资源吗?其实被消耗最多的是人的注意力。因而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是人的注意力。“——凯文·凯利。

1、快时尚 短文字

在人人都追求快节奏的时代里,连对知识的获取都需要进行“快餐”式的汲取,罗胖正是抓准了这一需求。而且,现在人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和泛滥的时代,时间极其珍贵,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也变得格外困难。一方面人们需要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多渠道和多信息的充斥,导致我们需要过滤掉大量的无用信息,快速提炼有效信息,比如公关文和软文。

极大富余的信息量让筛选的成本远远高于获取成本。“得到”作为一个知识贩卖的平台,挑选了那些符合趋势的书,并把这些书加工成更简单容易消费的内容(比如音频解说),用更碎片的启发性片段,作为消费内容,贩卖轻知识。

“得到”着力在筛选上下了一番工夫,例如《李翔商业内参》。

李翔本身以写人物专访见长,但是在碎片化阅读和讲求快速高效的社会环境下,多数用户根本没有耐心去看完大段的文字。《李翔商业内参》也正是找到了这个痛点。每周推送六次,每次10个段落,阅读完10个段落大概在8分钟个左右,每个段落都在标题下标注了“可作为谈资”“可开会引用”等实用模块,并且附有李翔的评论。这样贴心的产品无疑是一种精神粮食—“饼干”。

2、抱大腿 赚小钱

罗辑思维可谓中国内容创业的领跑者,长期的氛围营造和口碑效应,积累了大批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用户。李翔商业内参相当于是在罗辑思维本身的用户群体之上再度进行筛选,目的是为了留存一批一线的创业者或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业内人士。他们拥有相同需求并且愿意付费,这样一群人聚集到了一起,便可助力UGC平台的思维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优质的内容。所以当李翔商业内参这款明星产品在得到上一经出现,立马成功吸引、留存到最精准的用户群体。

对于用户而言,他们都有迎合创业者猎奇心理,所谓的商业“内”参,本身是专门为一些大公司的CEO们私家定制,这就意味着普通创业者们根本无法接触,但是,现在突然有人说:“每天只要6毛钱,你也可以看到那些只有商业大佬们才能看到的独家信息,自然会有很多人出于好奇心理而订阅。

很多订阅的人冲着马云的金字招牌而来,雷军等人也出来为其站台,凭借着行业大佬的背书,罗辑思维成功导入了一批又一批流量,挖掘了早期的种子用户。当然,作为一个UGC的平台,罗辑思维显然拥有相当优渥的人脉资源。

三、打赏:做一笔让用户认为划算的买卖

《李翔商业内参》年收费199元,分摊至每一天,也就6毛钱的事儿。每天只要6毛钱,足以让用户卸载相当一部分APP,或者少关注几个新闻网站,每天至少可以节约半个小时的时间。时间是最昂贵的资源,几毛钱就能买回来半小时,如此划算的买卖,何乐而不为呢?

在设计付费这点上,李翔商业内参也是采用的是一次性付全年费用。先不谈内容怎样,只要噱头足,并能吸引用户的注意,产生购买欲望,发生交易行为,这件事儿就成了。

至于内容是否能达到用户之前的心理预期,以及用户使用后的实际提升,是否真的物有所值……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毕竟,要走下去,能走的更远的绝对不是一锤子的买卖。但至少,得到如今的收益,足以让创造它的人们赚得盆满钵满。

说书、打赏,得到的未来就仅只如此吗? “付费“到底能够走多远?

四、散场:而后,路向何方?

内容付费已起风,内容是链接交易的桥梁无疑,付费也是内容创业者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内容付费是需要有基础的。

笔者建议,普通的自媒体与内容创业者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付费模式。罗辑思维、徐泸生、李翔、和菜头、吴晓波等付费内容,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海量粉丝的圈占,同时打造了一个以自身品牌与内容输出为核心的粉丝圈子,所以,他们是有可能在海量粉丝中进行分层,然后针对性构建稀缺性的内容属性,这些高价值的稀缺内容才是用户付费的主要原因,而普通的自媒体并没有这样强粘性的大批量粉丝来做支撑。

付费内容对应的是用户的“心理阈值”,用户希望用合理价格买来的用来提高效率的内容和服务,客户对付费内容的心理预期非常高,如果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内,没法做到高强度刺激性的洗脑并圈占他们的心智,他们停止付费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即便在当前许多内容付费成功者身上,面对的是大量喜新厌旧的粉丝,对于套路化的商业内容也容易产生疲态,粉丝在不断成长,粉丝付费是一时兴起还是能够在未来几年持续下去,也是一个疑问。

2017年,:内容创业注定会爆发,知识付费被吹上了风口浪尖。内容创业也是鱼龙混杂,未来如何且待大浪淘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翔商业内参》免费了,内容付费能证明是伪命题了么?
李翔商业内参为啥可以火?
沸腾新十年 | 吴晓波向左 罗振宇向右4
《李翔商业内参》都免费了,内容付费需要先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 小而美100+
打造属于自己的自媒体社群
知识付费时代的?局与破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