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犀牛睡不着(初夏)

——躺了半个小时就觉得有动静,心里烦……墙真堵,头也疼……难受,说不出来……

——职业?

——画画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小学六年级开始画,有二十几年了吧……中间断过几次,今年画得少了……我画犀牛七年多,你说犀牛是不是不爱睡觉?

——我是问,从什么时候开始睡不着的?

——正经躺床上,就睡不着。

小特乔迁新居,喜。大厦临街而望,下面就是偌大个广场,绿化规整、视野开阔。喜悦只持续了半天,入夜,大喇叭直通脑仁:“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小特一个箭步窜到窗口,一群大妈随风翩翩起舞,红衣绿袖,像个吵吵嚷嚷的荷花池。噔噔噔跑下阁楼,媳妇儿小姜正教学生画画,假装没看见。这人真够特的。

“我也没觉得自己是个阿提斯特(Artist)”,小特操着东北口音接受某艺术类公众号专访,摄像机怼脸一下子忘词了,紧张得说出一连串不该说的话,效果奇好,浏览量139,都是熟人,“小特小特”越喊越顺。

小特早起画画,傍晚小姜美术班的孩子们背着画夹进门,家里就那么大地方,他得上阁楼去。想躺,广场舞音乐呜里哇啦直接把他从床上掀起来。一波跳完又来一波,僵巴巴熬过两三个小时,沾枕头就冒汗,漫长地翻烧饼,直到听见鸟叫,一天的工作又得开始。画画犯迷糊,小特撂下油画刀,开始布局。

先打电话给物业,答曰:“不归我管。”城管说“那也不归我”。打12345热线,答曰:“小伙子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可人家跳舞自由,我们也没办法哎。你百度一下,如果没超过60分贝,不算扰民,你得精确测量,拿出证据。”小特哈欠连天,迷迷糊糊转了三个小时,扔了一地烟头,换了两套差不多的帽衫,左腿带着右腿奔到广场,从“人居环境、邻里和谐”,到“生物钟、艺术民工、个体权益”都想好了,与大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广场太吵了,就像一片中老年的汪洋大海,哗啦哗啦,音乐声盖过小特脑子里排练的每一个大词儿。小特一时呆住,大妈只顾沉醉舞姿和对面能做30个引体向上的帅大爷。证据,人家12345热线讲证据——小特掏出昂贵的仪器测了测分贝,仪器立马爆表了。

“哎,小伙子!”她们注意到我了,从哪说起来着?60分贝?还是邻里关系?或者生活不易?“过来跟我们合个影来。”红丝巾大妈伸手招呼,好像是舞蹈队队长。一米七八的小特像个移动的柱子,僵硬地接过手机,咔嚓、咔嚓。“哎,小伙子,你倒是喊一声'三二一呀,我们都没摆好表情呢!”红丝巾把手机屏幕贴到脸上一张张翻看,小特嘴边的大道理小商量全卡在喉咙。回来跟小姜吐槽,小姜正带学生画猫,随口飘一句:“以前不是睡得挺好吗?那会儿周围也挺闹的,对吧?”

——有什么是你入睡前最烦恼的事情?

——就是入睡本身。

——你和谁一起睡?

——什么?

——我的意思是,你的睡眠环境。你和你伴侣的关系怎么样?

——嗯,这个……能开药吗?

——药只能缓解症状。睡前思虑过多、环境不合适,都会影响你睡眠质量……睡不着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睡眠门诊的女医生口罩之上有一双眨巴眨巴毛茸茸的大眼睛,像是家里来碰瓷就一直住下的大白猫。

白猫横在小特和小姜中间。以前住江心洲,租的房子隔壁是麻将档,越近夜晚越是哗啦啦洗牌、哇啦啦乱韶,茶杯子丁零咣啷,朗笑声隔墙传导。这边小特弹吉他、随性涂鸦,有时候会跟小姜猜今晚哪个大爷赢钱多。那会儿疯狂给人画肖像画攒钱,就想着有个自己的房子。从没想过世界上有睡不着这回事。再往前,学校宿舍卧侃到午夜,两个室友鼾声如雷,照睡不误……

搬过几次家。席梦思、乳胶枕头,睡觉怎么就成了一本正经的公务。小特眉毛拧得像团黑毛线,昏头昏脑,夜晚又来了。在床上“翻烧饼”,小姜直接卷着铺盖作势要起床,小特抢先摸手机、一骨碌腾起来。贼亮的屏幕上,4点12分,照例上知乎,几十个关于广场舞的帖子,几百个关于睡不着的帖子……小特开垦了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地,关于犀牛。一开始为画画收集素材,慢慢就成了小特的树洞。有只犀牛爱抽烟,有只犀牛爱吃肉,有只犀牛怕坐飞机……偶尔发点随手勾的线稿,零零星星有几个赞。

白猫拱过来占领了小特皱成一团的位子,不一会儿便咕噜咕噜起来。没心没肺真好。买的时候说是LOFT公寓,卧室其实在阁楼。钟表咔嗒如烤箱倒计时,俩人焦灼成夫妻肺片。那些日子小姜刚好相反,不爱起床。午饭后一人一猫能赖到学生快来才起。全家的睡眠都迁移到小姜身上。

小姜也画画,多是给小孩子的范画,上头有暗红色幕布和闭眼睛跳舞的人儿,偶尔落些雪花和偷吃雪花的白猫,像是演出后进入沉睡的舞台。“这画面温掉了,没个性。小特你给你媳妇出出主意,夫妻档一起捧红,你可正经当个事做哈!马上我们要筹备一个画家综艺,就拍你们怎么同吃同住同钉画框,最好能battle起来,观众就要看这个。”那些策展人在看过小特眼神锋利的犀牛之后,也掃一眼那些暗红色幕布和闭眼睛跳舞的人。小特在小姜画画时逡巡了好几圈,紧张和自信都容易让人直抒胸臆,小特此刻两点都占了:第一,把白猫放大25倍;第二,暗红色舞台挪到什么意想不到的地方,既然有雪花,不如就在冰河,就像老家那样;第三,小人儿继续跳舞,跳到宇宙的老年,《太阳黑子爆炸以后》,题目就叫这个。“阿提斯特嘛,超现实、莫名其妙、神秘主义,他们都说这样容易红。红也不重要,但红不好吗?!”除了第三条,小姜都采纳了。

那天晚上的炸酱面,小特感觉比以往咸。反正不用我烧饭就行了,小特把碗一推。

满嘴齁咸地研究干扰器,这是小特新想出来的绝招。知心的淘宝开始推送“广场舞反击神器便携式户外音响防噪红外遥控无须设置直接使用大妈的噩梦”,价格从168元到1688元不等。动动手指下单,显示已购887元,目前缺货,预计7到10天补货。在等待补货的日子里,抖音不断推送模拟干扰器的使用场景,小特得意地向小姜炫耀——两人终于能联手打败伏地魔,那魔杖还有10天就能到家了。“嗯,挺好的。就是音乐一会儿断一会儿有,跳舞的人难受、听的人更受罪,缺了一个音符,你都能给补齐了……就像你画我猜……”小姜语气淡淡的,每个字都刺在点上。小特顿时瘪了气。

晴天广场舞起劲,雨天总出不来吧?这个城市吧嗒吧嗒一年200个阴雨天,小特在湿漉漉的画布上乱涂,马上进梅雨季了,生活有了盼头。点看墨迹天气,几个大字赫然在眼——江城喜迎“干梅”。天阴得哥斯拉要出场一样,跟那些10万加的艺术公众号一样虚张声势:稀稀拉拉掉几个点儿开头,接着是哗啦啦塑料袋声,往下一看,像是游乐场迎风招展的气球人——几十个人套着塑料雨衣照跳不误。

正好去上海跟画廊谈展览,换个地方躲清静。小特这种打电话都要写大纲的人,早在备忘录里写好了今天的要点。一是谈自己的宇宙观,为什么画犀牛,为什么犀牛要在不可能空间出现,为什么不可能空间要用偏蓝的色调——最好的境界是说了又没说,撩拨受众的好奇心。这些字儿已经占了第一页,小特考虑是不是把字号缩小一些,反正新配的眼镜,看字儿应该比以前清楚。二是新材料的运用。三是价格区间,对,之前听前辈大哥指点:绝对要谈区间,不能说出准确的数字……到时候就偷瞄手機,一个话题接着另一个话题,赶紧说完得了,对,不给对方反应时间,赶紧说完。第一天迷迷糊糊见了三个策展人:一个在仓库门口的河边蹲着抽烟,一个在人民广场地铁站人声嘈杂里买了杯白兰地口味的奶茶自己喝,一个约着看地下乐队演出,在震天响的Livehouse里小特就光看见他嘴皮子上下干动,出来耳朵嗡嗡了半小时。总结下来,小特画的犀牛与黑洞又超前又落后,就是不当下,一句话,不好卖。小特跟这三位接头之后,感觉自己像个地下工作者,也没错——从地下艺术家转正之中。明天还有三个,每天三个,不谈好不回去。要是小姜在身边就好了,她也沉默,就有人陪我一起沉默了。沉默也是前几年喽,现在小姜得跟培训班的孩子家长拉家常,给孩子们讲小王子、狐狸和猴面包树,还得回两边爸妈的视频电话。小特坐在半米之内上知乎——广场舞扰民投诉和快速入睡的八种方式,再到犀牛帖上敲上一段。

回到酒店就想躺。嗨,小姜这订的是什么房间啊,楼下还是广场。小特瞪着满是血丝的小眼,开始抽烟,把烦躁稀释一点。太阳一斜,墙在跳舞。窗户外头,一群穿着黑色舞蹈服的中年女人正在随风起舞,上边,下边,劈叉,转圈,前进,后退,好像有哪里不对。小特把窗户推开,伸长耳朵仔细听,更不对了。远远看像被按了静音键。擦擦眼镜盯着,拿手机拍了一张,放大放大,每个人都戴着耳机。对了——她们跳的是“静音广场舞”,现在提倡这个。可为什么还睡不着呢?“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小特发现自己在随着她们的舞蹈哼歌。接着是《小苹果》《爱情买卖》《伤不起》……还没我唱得好听呢!刚认识小姜那会儿,她爱听小特抱着吉他唱歌。傍晚上岛,一直唱到天亮。隔壁吵?我们比他还吵。江风吹着葡萄藤,出租屋杂乱的后院就是家。俩人头发披下来一般长,女孩带点自来卷,男孩头发又粗又硬,有人夸他像年轻时的山本耀司。现在脸宽出来一块儿,就理了寸头,三十五六依旧寸头寸脑——某艺术类公众号赠送的描述。不少公众号顺带着推过小特和他的犀牛了,诸如“神秘、超现实、沉默又一身反骨”之类的词,也不知道是描述犀牛还是小特,都是文章定稿了才发过来:“特老师你看行吗,能不能把你名字加上去?什么,采访要改?我们老板审过了,如果没有知识错误,不好改的!再说我们要推送一组艺术家,一个个问过去,我们的工作量很大的……这几个词可是流量密码,给谁都能用……对对对,10万加是我们的目标……感谢理解!祝犀牛图大卖!”

他们根本不懂犀牛!犀牛至少能发出10种不同的声音,包括“喇叭声”“咩咩声”,跟犀鸟在一起的时候发出满足的低音——犀牛和犀鸟的共生关系,一度是小特爱跟小姜炫耀的。知乎上那个犀牛科普帖,竟然有人更新:传统观点认为,它们以在犀牛皮肤上爬行的虫子和蜱虫为食。2004年一项对圈养的没有虫的犀牛研究发现,养犀鸟非但没有帮助,反而大部分时间都在挖犀牛的伤口……

进了著名的甜城脑科医院睡眠门诊,前头有300个等位。小特等着叫号。人人低头看手机,蓝荧荧的光。两个穿着舞蹈服的中年女人结伴等号。边等边讨论等会儿买什么菜,回家烧什么好吃的。还有下个礼拜的Disco大赛,有空再报个模特班,一空下来就发慌。现在全天下都睡不好,难怪哪哪都叫不夜城呢。

——我们可以拿一些卡纸,把自己今天没有完成的、有心理负担的事情记下来,你可以画下来……放进小盒子里,上锁。然后对自己说,今天的烦心事先锁在盒子里,明早醒来再去处理。

——万一明早我找不着钥匙怎么办?

“楼下广场舞太吵”“五个策展人不回微信”“小姜最近不肯跟我一起沉默”“脑子里莫名其妙的声音”……偌大个甜城,医院到酒店地铁一小时,小特心急,一口气塞进去10张卡片纸,精致的小盒子卡住了。推推推,越推越卡。这甜城睡眠门诊开的烦恼盒子,质量不太行,卡片撒了地铁一地。地铁晃晃悠悠,人的气味蒸腾起来,有种熟悉的发酵感,广场舞、策展人、小姜,人声嘈杂……一片云托着小特往上升,原来不用上锁也灵……

厚厚的冰面。穿棉猴儿从堤坝蹲坐着慢慢蹭下河,小心翼翼又装着胆儿大。顾不得北风削耳朵、雪粒眯眼睛,也不敢看脚下有没有冰开裂,跌跌撞撞往前走。此岸在身后,对岸还有好远,被雪覆盖的巨大白色中,人茫茫然……

恋爱那几年两人一有空就回东北,学着小时候,在冰河上坐冰车,或者沉默。小姜五六岁学过舞蹈,像模像样压腿下腰,后来转学美术,人圆了不少。现在有时候也跟着音乐节拍动动,大多是刷洗颜料盘或者洗菜的时候,好像没画出来的感情就要舞出来。当然家里不能放任何流行音乐,小特只听贝多芬和莫扎特。

第一次见家长是到小姜老家冰城考编。小特家在冰城以南100公里的县城,两家筹划着往一起凑。晚上姜家几个堂兄弟轮流敬酒,伏特加配饺子,小特满脸通红,倒了。准岳母很满意,说小伙子话少、实在,喝多了就知道睡觉,好!那一觉睡得真好啊,外头大雪、炕上暖和,堂兄弟吞云吐雾,说得是大东北都懂的家乡话。醒了还有姜妈妈端来的大白梨饮料。咕咚咕咚,七八年就过去了。现在老妈和岳母总打电话来催生,小特躲着,小姜推说,等攒够钱买个大点的房子再生。两个妈妈来帮着带,好住一些。白猫拱过来,喵呜喵呜。白猫有点像以前的小姜,小姜以前憋着半天不说一句话,乐呵呵满脸通红。小特就喜欢那个姑娘眨巴眨巴眼睛欲说还休的样子,现在怎么了?

猛然被地铁执勤人员推醒:“小伙子,地铁不能乱丢垃圾,罚款100元,下不为例!不是垃圾,还有字?车厢派发小广告,罚款200元!”

犀牛帖子又更新了:2010年的一项实验发现,如果没有犀鸟,黑犀牛在23%的时间里能够察觉到一个人走向犀牛。随着犀鸟的出现,这一数字上升到97%。

近来跟帖不少,小特一一划过去,犀牛迷真不少。最新一条来自匿名ID:犀牛睡觉的姿势很特殊,它们有时卧倒,也有时站着入睡……你见过人站着睡着吗?

回到家就被显眼的红丝巾吓住了。这不是楼下那个舞蹈队领队大妈吗?怎么会在我家?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小特刚想退出门去看是否走错了,小姜若无其事地过来倒茶,热络地夸丝巾好看。大妈竟然把红丝巾往小姜脖子上一围,小特仿佛看见了30年后的媳妇。直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小毛头追着白猫满屋子跑,对红丝巾喊奶奶,小特才注意到他是小姜新招的学生。小毛头在柜子上乱翻,翻出一个长方形小盒子,正要打开。

别,千万别。小特暗自捏把汗,是干扰器。干扰他奶奶跳广场舞的干扰器,说明书背得滚瓜烂熟,一次也没用过。小毛头一把掏出来,闻了闻,白猫适时拱过来,小毛头撂下就摸猫去了。“洗手,赶紧洗手!”红丝巾跟在后头喊。

“姜老师,你多会带孩子啊,趁年轻多生几个,你爱人也是画家呀,两个有艺术细胞的人肯定有说不完的话,真让人羡慕……我儿子媳妇一回家就谈钱……还有我家老头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吹那破笛子,也不跟我说说话……全家就我孙子黏我,幼儿园发的巧克力都知道带回来半块给我吃,再过几年就没这样的日子喽……”红丝巾开始絮叨。小姜不语,往自己的画上画了一块暗红色幕布、一片冰河、一只蓝色眼睛的白猫……

“小伙子来给我们娘儿仨拍个照,我回去给儿子交差。”红丝巾主人热情地招呼。“三二一,注意表情,三二一!”“哎,我得往后点,脸大,老了。”“不满意我给您重拍。”“到点儿了,我要下楼跳舞去。”领队蹬蹬蹬出门去。红丝巾还留在小姜颈子上,流苏垂下来几乎沾到颜料盘。旁边的手机忘记锁屏,上头知乎页面正开着……

小特拿上丝巾跟出去,电梯已经下去了。追到广场上,所有人都穿得一模一样,不见领队踪影。“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声音还在,此刻混成一股,像打翻了颜料一样灌进身体。

小特急切地要把这讨厌的红丝巾还回去,越走人越少,不觉间越过小区后头一片围挡,别有洞天……好像走进小姜温暾的画里……冰河上,人人都眯着眼睛没睡醒的样子。小姜头发花白,加了30岁不止。“睡着的感觉就是这样,只跟小姜两个人。破椅子做个冰车,或者看人刨冰窟窿炸鱼,一看一下午,话特别少,天特别短,一会儿太阳就躲到冰河底下了……”

雪花飘落,小姜跳着舞从身边过去,她闭着眼睛,多危险呐。小特赶紧追过去……哪来一个小老头?冰上滑呢,天又冷脚不听使唤,碎冰碴疙疙瘩瘩,啪嚓,不留神摔个前仰叉。嘴里疼,流血,门牙……一抬头,那老头正咧嘴笑,也缺了一颗门牙……

远处什么又大又白的东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此处奔来,像只北极熊。“我在小姜的画里呀!把猫放大25倍,谁提的二百五意见?!”脚下冰面开裂,四只硕大毛绒的爪子还在不断靠近……

作者简介

初夏,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编剧,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硕士研究生,南京市第三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作家。有话剧《天使不在家》、昆曲《瑞鹤何处》等十余部作品,并于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上海国际艺术节、乌镇戏剧节等演出。作品曾两度获得江苏戏剧文学剧本评选二等奖,多次入选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

责任編辑 王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起来!大妈教你怎么扎丝巾,只需三步简单又好看
中年女人也能魅力四射,教你如何逃离千篇一律大妈照!
两猫鼬在犀鸟面前打闹,考虑过犀鸟被吓懵的感受么?
部分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网络交易俗称和暗语
揭秘沈阳文玩黑市:象牙犀角虎骨均有售卖
搞笑GIF:一只内急的胖狸花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