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和老板沟通有3个禁区,聪明的话就不要去碰
  • 原创职场干货分享,点右上角蓝色关注

把握住和老板沟通的机会,通过直接沟通树立良好形象,是我们在职场上得到领导认可的一个捷径。如何和老板沟通,我们可以从管理大师查理-芒格的思考方法学起。

他善于逆向思维。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查理首先会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他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关心如何投资成功,查理最关心的却是那些失败的人。他的这种思考方法其实来源于特别朴素的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老板如果直接找你沟通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展现你职业素养,和老板深度合作的一个机会。在和老板沟通时,我们首先要避开老板特别敏感的三个禁区:

禁区1:我不会。

老板最怕听到这样的话语。

职场上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有很多很多,在某一方面不是很了解,老板也不会苛求员工是超人。

不会没关系,最怕的是把这个当作心安理得的理由,沉迷在自己的舒适区而放弃学习和成长。就象有句话说的:你三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我不会。”简单的一句话,后面是固步自封、不愿进取的心理,对于这样的员工,老板又会怎么寄予希望呢?只是一句话,就让老板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正确的姿势是诚实地告诉老板自己不是很了解,不过可以去学习,并愿意尝试这件事情。这样的态度,即使最后交的成果与熟手有很大差距,仍然会因为态度积极、主动进取而在老板那里加分;而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给老板一个漂亮的成果,那更能让老板看到你的潜力,获得提拨的机会。

侄女就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导师找她谈话,让她参加一饮料品牌举办的学生创业大赛,她第一反应就是“我不会。”,就婉拒了。晚上在微信上给我说了这事,’大家都是同样的起点,谁也没有经验,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呀,干嘛放弃这个机会。“第二天,她就又找了老师,同意参加比赛。她是第一个明确表示参赛的,因此得到了老师的很多指导,最后她发起组织的团队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

禁区2:我不知道

老板问你相关的话题时,他关心的是事情的真相或者结果,关注事情本身,并不在意到底是谁知道或谁告诉他这个情况。本来这是一个与老板“亲密”接触的机会,你的一句“我不知道”就将老板拒于千里之外,给人的潜台词就是“我不知道,不要问我,你找别人去。”硬生生把难得的在老板面前表现的机会拱手让给他人。而老板对于这样的员工又是怎么看的呢?“不知道不能去了解吗?什么都不知道,我还要你做什么。”

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呢?可以说:我对于情况不是很清楚,我去了解一下,稍后给你汇报。”这样说,就把机会牢牢地把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不管你是后来找谁了解情况,最终领导记住的是你解决了他的疑问。自然会对你高看一等。

禁区3:不是我的错

遇到问题,老板抓住员工问责时,很多人下意识的回答就是“不是我的错。”。但老板的目的真是要抓一个“罪人”出来,杀鸡骇猴吗?当然不是,即使他当时在气头上,但给出一个事情发生的原因说明及整改方案也远远比揪出一个责任人让他的愤怒更快地平息。“不是我的错。”只会火上加油,让他的怒气越来越旺,根本不会反省自己是不是冤枉了别人。而说这话的人更让他觉得就是在推卸责任。

这时候真正有效地是向他客观地阐述事实而不加任何评判,这样他反而能够从事实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朋友小栗就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最后她巧妙解决,不仅化解了老板的误会,也让老板对她的大局观和异常处理能力刮目相看。

公司的一个产品升级时版本出错,不是最新的版本,领导的第一反映是她的工作出了错。但按照公司的流程,最终上线的版本是以技术确认的结果为准,实际是技术给的版本出了问题。

她没有第一时间解释,而是邮件说明了此次上线所执行的流程,指出公司现有流程存在漏洞导致问题发生,并提出为避免以后发生同样的问题,应该如何优化流程。整封邮件,她没有把责任推给任何人,而是聚集于问题本身及事后的优化方案。但大家一看,就明白是技术人员的工作环节出了问题。这样的态度,不仅赢得了领导的赞赏,也让技术人员心存感激。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不就好了,干嘛非得讨老板欢心呀。为什么呢?如果老板能够欣赏你,你被提拨的概率是不是大大上升,再说了,你又怎么知道这个领导不是你的职场贵人呢?

还有的说:老板对员工又不怎么样,干嘛非得那么卖命?也许在想着帮老板做事时,你忘记了这也是你自己成长的历程,与领导沟通,管理好你的上级领导是职场上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想往管理层晋升。

还有的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一点细节吗?我虽然平时沟通时大大咧咧,但我干活是很认真很负责的,领导不会这么以偏概全吧。事实上,我们在一个人心里印象好坏往往由廖廖数次的交往而决定。如果你和一个人交往了两三次,对他印象都不错,你就会给他一个大大的好评。而如果你对一个人第一印象不好,他要再扭转在你心中的评价,往往很难很难。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关注细节,从细节打动人心,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避免职场触雷的悲剧。

18年摸爬滚打,原创职场干货和个人成长分享。红尘笑笑生,助你笑傲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场上谁是最可怕的人?
什么领导值得跟随?记住这三点对你有好处
职场潜规则:领导提拔最快的3类员工,不是拼命干活多的
领导值不值得追随,看这3点就够了
当代职场胜利属于没家的人
老板母亲过生日,让员工转发他写的祝福到朋友圈,网友评论炸锅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