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水》:看完电影看小说
《香水》:看完电影看小说    
    发表于:2007-01-23
#

  一、关于电影
  如果不是达斯汀·霍夫曼说他演这部电影觉得很过瘾,我是绝不会去买《香水》来看的,主要是它的那个副题把我吓着了——“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我不是很喜欢凶杀、悬疑、闹鬼的电影,能不看尽量不看,虽然这样可能漏看很多好片子,但是,电影拍了一百多年,有那么多好片子,尽我一生也看不完,漏看个百八十部的,其实也没什么,毕竟生活中还有很多比电影更重要的东西。
  老实说,我看《香水》是冲着达斯汀·霍夫曼去的。虽然之前已经知道《香水》是一部很棒的小说,但是我对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向不太感兴趣,总觉得改编会毁掉小说里面的很多东西,而且越是优秀的小说越是如此;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但人非圣贤,孰能无偏见?达斯汀·霍夫曼是我最喜欢的好莱坞三个“老戏骨”之一,另外两位是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帕西诺,这老三位在我这儿不分伯仲,都是“最”字辈儿的,这或许也是一种偏见。茄子萝卜,各有所爱,没办法。
  应当承认,电影相当不错,属于看了不会后悔的那种,当然这里有个前提——看电影之前最好别看小说。这样,情节的发展就不会在你的意料之中,于是你的心就会揪着,直到最后,所谓引人入胜。这样的观影经验,远比看《 满城尽带黄金甲 》来劲,至少你不必看了一刻钟就知道全部情节会如何发展,而且绝对不会出乎你的意料之内外,从而让人索然寡味。
  《香水》的故事很简单,电影的副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只是这个谋杀犯是个天才,一个感知气味的天才,一个制造香水的天才,为了世界上最让他心仪的香味,为了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香水,不停地杀人,收集气味以制造香水。然而,简单的故事在这部影片里情节跌宕起伏,带着一股阴郁的味道,还有一点黑色的浪漫。这是一个只需要欣赏、只需要沉浸其中的奇妙故事,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小说的原作者聚斯金德是个天才;当一个天才给你讲述一个天才的故事的时候,你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只需要跟着走,然后发出深深的感叹,虽然你知道这故事荒诞不经、完全不可能是真的,但是你还是相信它告诉你的一切。
  《香水》,其实是一种另类的 皮格马利翁 故事,一个关于艺术家的另类隐喻。人,在这里变成了自己创造物或者说作品的奴隶,这其中纠缠着得与失、颤栗与迷醉、痛苦与幸福,到最后,人为了实现终极的目标无法控制自己,无法自拔,只有自我毁灭一途,而杀人也好,自杀也罢,其实都无关道德,无关秩序,只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出自灵魂的“我需要”。这样的痛苦、这样的激情、这样的迷失、这样的自我毁灭,非身在其中绝不能体会。
  这是一部关于气味的电影,可惜电影无法表现气味。虽然本·维萧扮演的天才格雷诺耶和达斯汀·霍夫曼扮演的香水大师巴尔迪尼演技出众,虽然整部电影扣人心弦,但是我依然觉得不过瘾,感到这里面缺失了什么。如同你在餐馆里叫了一道你常吃的菜,等端上桌来,色香味形什么都对,但你依然感到它不是你心目中的那道菜。然后,我发现,其实《香水》是一部需要观者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参与的电影,否则你无法感知十八世纪巴黎的臭,也无法感知香水的香,更无法感知那些气味在格雷诺耶心中所起的作用。所以,我的建议是,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最好先预备好自己的想象力,还有,鼻子。
  二、关于小说
  我的鼻子,虽然远远赶不上格雷诺耶,不能像他那样把成千上万种气味收集在自己的记忆中,想用的时候随时可以调用,但是,完全可以和《闻香识女人》中的那位瞎眼的弗兰克中校有一拼,——顺便提一句,弗兰克中校的扮演者是我喜欢的另一位“老戏骨”,艾尔·帕西诺。在看过《闻香识女人》这部片子之后,我曾经想,万一哪一天老天爷废了我的眼,我仍然可以凭借我的嗅觉和听觉很好地活下去,因为我的这两种“觉”貌似十分灵光。
  我喜欢香水,而且经年累月地用,这一点,我的属下们可以证明,因为据说他们可以只凭味道分辨我是否在办公室里、是否进出过编辑部。我最常用的香水是CK的Polo(马球),间或使用的是 HUGO BOSS的Boss Bottle(自信)和Elements Aqua(自然力之水),最近开始用CK的淡香水Be(莱比),这些香水各各不同,可以配搭心情、场合,甚至不同的衣服。使用香水,让我显得有些臭拽,也招来包括我妈在内的很多人的非议,但是,没办法,我喜欢,因为我实在无法抵挡香水的魅力,因为香水是有生命的,这一点可以在一天之内明显地感觉到。
  看《香水》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充分地调动了我的经验和想象力,但是,不够。因为在具象的画面之前,经验和想象力会受到画面的影响,大打折扣,因此,我需要读一下这本听说已久的小说,根据我过往的经验,文字所激发的想象力和通感远比画面来的强烈和刺激,而且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原小说势必损失相当一部分东西。
  果然。夜里12点半,我打开这本只有235页的小说,三个半小时之后,我一气呵成地读完了它。老实说,从小说的第一段开始,我就被吸引住了,非一口气读完不能放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几乎忘掉了电影,完全沉浸在流畅的文笔、细致的描写、错落的节奏和循循善诱的叙述语调所带来的快感里,气味随着小说的场景变换在我的四周飘荡,经验和想象力在文字的刺激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掩卷长叹,恨不能把这小说从头再读一遍,然后,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读它一读。
  这是聚斯金德1984年写就的小说,距今已20 多年了,这是一本名声显赫的小说,至今畅销不衰。和现代小说不一样的是,聚斯金德并没有使用现代派的创作手法,甚至不使用内心独白和倒叙,他所采用的完全是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直接了当,没有一点花架子。这一点,显示出现实主义手法久经考验的魅力;在《香水》这部小说里,现实主义手法显示出它同样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甫一开篇,聚斯金德就这样写道:“十八世纪,在法国曾出现过一个人。那时代人才辈出,不乏天才和残暴的人物,他便是最有天才和最残暴的人物之一。这儿要讲的就是这个人的故事。”这句话读完,我就无法再放下这本小说,因为这样的叙述方式是我所喜欢并且一直在实践的,遂引聚斯金德为知己,恨自己二十年前不读这本小说。翻看了一下版权页,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5月的第一版,之前有没有人翻译过,不得而知;如果真的是2005年才翻译过来,那真的不能怪我不早一点读它,因为毕竟除了Guten Tag(你好)、Guten Morgen(早上好)之外,我不懂任何德语。
  读罢小说之后,感到电影的改编对小说本身的确是有一些损失。私以为,小说最重要的部分应该是格雷诺耶离开巴黎之后在山洞中度过的那些年,但是电影中草草带过,没有铺排。格雷诺耶在山洞中的那些年之所以重要,在于他作为一个生来就没有体味的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天生的缺憾,从而希望通过获得某种人的气味让自己和别人相同。“散发香味的一个人”,书在这里用了黑体字,以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明白了这一点,后来格雷诺耶的杀人、刑场上的那一幕万众迷醉,以及最后格雷诺耶用香水喷洒全身招来杀身之祸,就顺理成章了,也有了合理的原因。电影中缺失的恰恰是这一点。
  私以为,电影比之小说,有点儿俗,其关键正在对于格雷诺耶山洞生活的取舍之上。电影里的格雷诺耶有点儿像个征服世界的野心家;尤其是在刑场上那一幕,本·维萧那一段略显戏剧化的表演,让这种野心家的感觉暴露无遗,而在小说中除了走下马车、走上刑台、站立和微笑之外,并没有什么挥舞手帕的动作。在成为一个“人”和征服世界之间,小说和电影的不同取向,立分高下。至此,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聚斯金德当年在改编和导演人选上非库布里克不做二人想的原因,虽然导演过名片《劳拉快跑》的汤姆·提克威也是不错的导演,但是与库布里克相比,毕竟还差很多。现在的电影《香水》是部不错的片子,但不会像小说那样成为经典,只可惜库布里克英年早逝,否则改编出来的电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先看电影,后看小说,这是我的建议。这样你会渐入佳境,如果次序颠倒过来,可能会败了胃口,甚至失望。
  三、关于小说及作者名字的翻译及其他
  近年来,很少看翻译小说,原因在于现下翻译质量的下降。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在早年间阅读了大量水平极佳的翻译小说之后,现在的翻译小说基本上已经让我无法卒读。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过去的那些老翻译家,例如傅雷先生、汝龙先生、卞之琳先生、杨绛先生等等,不仅精通所翻译的语种,而且汉语言文学的功底都极为深厚。西谚有云,翻译是叛徒。此话固然有理,读洋书,最好读原文,但是我等区区不才,实在无法精通数国语文,只好读译本,而译本这叛徒其实也是有格调之分的,好的“信达雅”,差的如垃圾,硬硬的翻译体总是让人难受,如同穿着棉衣棉裤下海游泳,不是享受,却是遭罪。
  《香水》之所以读得顺畅,在于翻译的好。译者是李清华先生,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教授,1957年南大外语系德文专业的毕业生;德语肯定是精通的,汉语也好得要命,完全符合我对文字的要求——明白晓畅,并且美。严重推荐大家读一读。
  小说的作者Patrick Süskind,李清华先生译为“帕特里克·聚斯金德”,这是很标准的大陆普通话音译。台湾那边翻译成“徐西金”,已经有点儿像中国人的名字了。我承认,之前我知道《香水》这本小说的名字,却不知道作者为谁。看碟的时候,碟片上的内容简介里说这是根据“徐四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我就很纳闷儿,以为这作者是个华裔德国作家,而且似乎应该是上海籍,因为“徐四金”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让我联想起民国时代的上海亭子间;后来,又怀疑这是不是那个韩籍华人干的,因为又想起了前段时间很火的那部韩剧——金三顺。一笑。由此可见,翻译名字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也需要信达雅。
  我承认,《香水》我看的是盗版碟。电影的 官方网站 上说,这片子要到2006年12月27日才会“in theaters”。我很奇怪,只想知道盗版碟是怎么提前出来的,后来听说这电影10月份已经在德国上映了,仔细想想,盗版商真的是很厉害,不服不行。不过,私底下说一句,有些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些盗版商,没有他们,我们怎么会看到这么多从正版渠道根本无法买到的电影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邪恶的故事,一本全世界追捧的畅销书
寻找爱的罪恶之路--《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
《香水》|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香水.2006(经典高分,视、嗅觉盛宴)
《香水》:嗅觉天才26场“香艳”谋杀,撕开资本背后人性的遮羞布
帕·聚斯金德| 他沉默地活着,等待着美好的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