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弗洛伊德的中国古董收藏:“我读过的考古学多于心理学”
1938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以下简称弗洛伊德)带着家人逃离了纳粹占领的维也纳,举家来到英国伦敦,并定居在了曼斯菲尔德花园20号。
与弗洛伊德一起抵达伦敦的,还有他收藏的两千多件古董一千六百多本书籍。这些古董收藏大部分来自埃及、希腊、罗马以及中国。
这座位于伦敦北部汉姆斯特德区的红砖小楼不仅是弗洛伊德晚年最后的家,也是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所在地。

弗洛伊德博物馆(弗洛伊德故居)


在弗洛伊德一家人从维也纳逃离过程中,家中精美的彼德麦样式柜子、厨子以及一系列奥地利彩绘风格的家具也被顺利转移到了伦敦住所。如今,这些家具完美放置在弗洛伊德博物馆内,再现了弗洛伊德生前居住的陈设原貌。

弗洛伊德博物馆(弗洛伊德故居)


2022年2月12日—2022年6月26日,弗洛伊德博物馆将举办“弗洛伊德与中国”展览本次展览将展出弗洛伊德收藏的中国古董和书籍,沿着这些藏品还可以看到他与中国艺术、历史及文化的关系。
 
本次展览由牛津大学艺术史名誉教授克雷格·克鲁纳斯策划。届时,展览还将得到何鸿燊家族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弗洛伊德博物馆(弗洛伊德故居)

弗洛伊德作为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鼻祖,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900年出版了影响世界的心理学著作《梦的解析》虽然弗洛伊德一生从未来过中国,但他的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却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各个领域。

弗洛伊德是何时开始中国古董收藏的?他的中国古董收藏又有哪些偏好?通过这一展览,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位心理学界的“古董收藏家”不为人知的一面。

心理学之外
一位考古及收藏的狂热爱好者

1873年,德国著名商人、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出版了他对特洛伊考古发掘的专著《特洛伊的古物》。

而当时,17岁的弗洛伊德已将这本考古著录作为案头卷时常拿来翻读阅览。之后,英国人伊文思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了传说中的米诺斯迷宫。这些伴随弗洛伊德成长的考古大潮,不断激起了他对考古和古物收藏的热爱及兴趣。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896年,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各布去世。或许是为了将父亲离世的悲悯思绪转移,那时起,弗洛伊德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古董收藏生涯。之后,他书桌上经常堆满了来自埃及、希腊小雕塑,还有许多古代玻璃器皿和碎片。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古董收藏(局部)


俄罗斯贵族塞尔盖·潘克杰夫第一次来到弗洛伊德家时感叹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古董收藏家的书房,而非一个医生的诊所。


弗洛伊德早期特别关注埃及艺术,他收藏的埃及艺术品占据了他几乎一半的收藏,其次是希腊、罗马的艺术品收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古董收藏(局部)


而弗洛伊德开始收藏中国古董,是在他晚年的时候。

1928年,对弗洛伊德慕名已久的章士钊在与家人旅居欧洲期间,与弗洛伊德建立书信交往

章士钊回国后,完成了《茀罗乙德叙传》的翻译工作,《茀罗乙德叙传》是中国第一部汉译弗洛伊德的著作,章士钊也被称为中国近代翻译弗洛伊德著述的第一人。这本书中还影印了弗洛伊德写给章士钊的亲笔信
信中这样说道:“尊敬的教授先生,无论您采用什么方式完成您的设想,无论是在您的祖国——中国开辟心理分析这门学问,还是为我们的《意象》杂志撰文,以贵国语言的材料来衡量我们关于古代表达方式的推测,我都非常满意。”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写给章士钊的书信


虽然章士钊是唯一与弗洛伊德有书信往来的人,但从弗洛伊德写给章士钊书信内容上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国及中国文化艺术的尊重,而这似乎也为他晚年收藏中国古董和书籍铺下良好的开端。

目前在弗洛伊德博物馆中还有不少关于中国艺术和文学藏书,例如英国作家Una Pope-Hennessy撰写的《中国早期玉器》,以及美国汉学家顾立雅发表的《中国之诞生》等书刊。

纵览弗洛伊德的中国古董收藏,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弗洛伊德拥有的最珍贵的藏品。

中国古董收藏
弗洛伊德书桌前
沉思与冥想的陪伴

在弗洛伊德的书桌中间最醒目位置,常常摆放着两件中国屏风。其中一件是翡翠玉屏,另一件是清代的红木镂雕桌屏

翡翠玉屏 中国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这件小小的翡翠玉屏深受弗洛伊德喜爱,无论在维也纳还是伦敦,这块翡翠玉屏都被他放在书桌上,这块玉屏也是他最爱的中国藏品之一。


此玉屏中间的图案是中国的“寿”字纹样,寓意长寿,“寿”字两边及四周雕刻着龙纹。弗洛伊德出生于1856年,恰是中国的龙年。所以,他也很可能知道“龙”与他出生年份之间的关系,这或许也是他格外喜爱这件藏品的原因。

1899年,弗洛伊德曾提出“屏障记忆”理论,这个理论指的是人的心灵被一层层地笼罩和遮掩起来,导致记忆被扭曲与编造。这不禁让人联想,“屏障记忆”理论是否受到这件翡翠玉屏的影响和启迪。

桌屏 中国清朝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这是另一件桌屏,这件桌屏以红木镂雕而成,精雕细琢着卷草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景观总会跟道家主张的“超脱”思想联系在一起。据说,弗洛伊德时常坐在书桌旁凝视它,陷入冥想与沉思。


这两件唐代女性陶俑,为墓葬中出土的冥器。她们有的拱手,有的持物,嘴唇、手臂、衣褶上还能隐约看到保留下来的赭色釉痕。弗洛伊德曾在日记中提到的“彩色的中国女人”应该就是她们。

女性小雕像 中国唐朝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女性小雕像 中国唐朝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这枚玉金胸针以翡翠和黄金制成,一大一小两个翡翠圆环上攀附着金龙,相互间以金针连接。


在中国,翡翠一直都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其质地坚固,雕刻不易。中国人往往赋予玉石许多象征意味,通过这枚胸针的收藏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玉金胸针 中国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这枚胸针是弗洛伊德赠送给女儿安娜的生日礼物,但这不仅仅只是父亲送给女儿的礼品,更像是弗洛伊德对于她在学术方面所做努力的一种赞誉,是对她勤勉工作的一种认可。

菩萨首领 中国明朝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道教圣人漆像 中国 弗洛伊德博物馆藏

弗洛伊德的中国古董收藏大多依据自己的喜好,而非价值的高低;虽不算顶级艺术瑰宝,但却映射出了当时欧洲古董市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收藏阵地,中国古董收藏在国外已极受推崇。

用古董收藏及考古学语言
构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概念

对于弗洛伊德来说,考古及古董收藏和精神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弗洛伊德曾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提到:“那些古老而污渍斑斑的神像在帮助我”。而弗洛伊德的古董收藏,对启发他的学术思想和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执着的古董收藏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宏观角度,对古董收藏这一行为做出了一番解析,并通过掌控过去的行为来梳理当下脉络。

 

弗洛伊德将古董收藏视为控制欲的呈现,并将这种欲望的源头追溯至幼儿如厕行为的养成。他认为,孩童如厕训练是其学会自我控制的关键过程。但幼童往往经历排便的失禁,这也成为了他们成长中的创伤。古董收藏则是藏家试图通过对物品的占有重新寻回对自我的掌控。

弗洛伊德博物馆(弗洛伊德故居)


特洛伊古城的发掘者海因里希·施里曼是弗洛伊德最崇敬的考古学家之一,弗洛伊德也常常将自己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的角色比喻为考古学家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学、精神分析以及考古都是一层层挖掘,一步步逼近内心最真实、最有价值的宝藏;将人类记忆的碎片拼贴在一起,通过重现过去而了解当下。

 

他的朋友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曾说:“我们可以感受到重塑过去的时光对于弗洛伊德来说有多么重要,他工作室里的那些古老的物件又是如此让人印象深刻,仿佛考古学家在他身上创造出了一个精神分析师。”



弗洛伊德与中国

2022年2月12日—2022年6月26日

弗洛伊德博物馆

(英国伦敦 曼斯菲尔德花园20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新展:聚焦他与中国古董收藏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竟收藏了如此不凡的中国古董 | 同城展拍
看透人性的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却一辈子戒不掉中国文玩
当弗洛伊德遇上“五脉后人”,聊聊电影《古董局中局》中的心理学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收藏 莫把包浆当污垢
马未都:有人想买走我的“百亿收藏”,我一阵惊喜,说了7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