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珠迹带你懂“亚述”(三)

北京珠迹美术馆

寻觅文明的足迹


在两河流域文明的3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亚述可以说是历史延续最完整的国家,历史考古学家掌握有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到前605年连续的亚述国王名单。虽然从古亚述到新亚述帝国的过程中,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则衰落或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突然空前强大,先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成为不可一世的帝国!
珠迹美术馆撰写万余字文章,分四篇对延续了1500年的亚述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社会情况进行梳理,重点介绍王朝的兴衰更替,政治、经济和艺术上的显著进步,以及重要的遗址、建筑、艺术品等。前三篇的开头有概括了亚述各时期关键信息图表和地图,最后一文汇总了《亚述君王世系图表》,此项系统性分析在国内史无前例,如有遗漏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专家、藏家指正。
(一)古亚述王国
(二)中亚述帝国
(三)新亚述帝国
(四)亚述国王世系图表

三、新亚述帝国的历史、社会和艺术

图3.1 新亚述帝国(公元前935年~前612年)版图

公元前两千纪晚期,由于阿拉米人的入侵,中亚述帝国失去了大量的国土,并陷入一段衰弱期。尽管如此,亚述的统治者仍然保有较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以维持其在两河流域北方的核心区域的稳定。到公元前911年,阿达德·尼拉里二世(Adad-nirari II,公元前911~前891年在位)继位后,在喀布尔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交界处击败了长期滋扰境内的阿拉米部落,从而得以成功地巩固了对亚述属国的控制。他两次击败了巴比伦国王沙玛希·姆达米克(Shamash-mudammiq),夺取了迪亚拉河北方大片的国土;他向西夺取了阿拉米人的城市卡德穆(Kademuh)和尼西宾(Nisibin),向北征服了新赫梯和胡利安人的城邦。以阿达德·尼拉里二世的征服为开端,亚述帝国重新崛起。

图3.2 亚述纳什巴尔二世红色石灰岩立像,出土于尼姆鲁德的伊斯塔尔神庙,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继位的图库尔提·宁努尔塔二世(Tukurti Ninurta II,公元前891~前884年在位)将帝国的版图扩张到了小亚细亚和札格罗斯山脉。不过他的在位时间太短,而他的继承者亚述纳什巴尔二世(Ashur-nashipal II,公元前883~钱859年在位)则有着庞大的征服计划:在他的统治下,亚述军队继续追击阿拉米人,并成功征服了叙利亚北部,在迪亚拉地区挫败巴比伦军队,在伊朗高原征讨卢卢卑人和库提人。亚述纳什巴尔二世围攻推罗(Tyre)城并未成功,但这场战役为他打开了和地中海贸易的口岸,使亚述人可以得到炼铁所需要的矿石和木材。
夏马内舍尔三世(Shamaneser III,公元前859~前824年)在位35年,将亚述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常态化,亚述首都成了兵营。他占领了巴比伦城,统一两河流域南北,并且和安纳托利亚的乌拉尔图开战。公元前853年,大马士革的阿拉米人首领联合十一个城邦在喀喀尔(Qaqar,位于叙利亚西北部)战役中对抗亚述大军,双方鏖战不休,直到亚述军队被迫退兵。公元前849年,亚述军队攻占赫梯人的城市卡尔基密什。公元前842年,亚述军队再次攻打大马士革的阿拉米人,并迫使对方进贡,随后又征服了以色列的叶护城,腓尼基的推罗和西顿。至此整个叙利亚、黎巴嫩和阿拉比亚地区都落入了亚述人之手。

图3.3 夏马内舍尔三世的黑色方尖碑,出土于尼姆鲁德,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为了炫耀武功和富有,亚述纳什巴尔二世建造了新都卡尔胡城(即圣经中的加拉城,今尼姆鲁德遗址,伊拉克北部摩索尔市以南30公里处)巍峨的宫殿(即尼姆鲁德的西北宫),并以精美的浮雕板装饰宫墙。他在宴会纪念碑上记载了新都落成仪式的铺张规模。夏马内舍尔三世延续了其父的雄心,建造了两倍于其父规模的宫殿,拥有超过两百个房间。公元前800年前后,卡尔胡城拥有超过75,000的人口,为世界第一大城。

图3.4 卡尔胡(尼姆鲁德)城复原图,摘自亨利·莱亚德《尼尼微的纪念碑》

夏马内舍尔三世晚年发生了长达四年的大规模叛乱,最终其次子沙玛希·阿达德五世(Shamash-Adad V,公元前824~前811年在位)艰难平叛,但巴比伦、米底、波斯、阿拉米和赫梯等势力大多脱离控制独立,令他不得不耗费毕生精力重新征讨。

阿达德·尼拉里三世(Adad-nirari III,公元前811~前783年在位)继位时极为年轻,由其母擅权,后又英年早逝,导致大权旁落。自公元前783年至前745年,宫廷中官员专权,地方总督拥兵自重,亚述国王势力微弱,亚述帝国的发展陷入一段停滞期。直到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Tiglath Pileser III,公元前744~前727年在位)夺位后才得以恢复。

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原为卡尔胡城的太守和将军,通过内战篡夺了王位,同时清洗了旧王室和整个亚述王庭,由此得以将亚述王权牢牢掌握在手。在他的统治下,亚述出现了第一支常备军,凭借这支军队的东征西讨,亚述扩张到了近东的大部分地区。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向西控制了小亚细亚东部和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他推进至地中海,征服了希伯来人、迦南人和腓尼基人的诸多国家,以及希腊人聚居的塞浦路斯,向东将埃兰、波斯和米底归入治下,向北讨伐了乌拉尔图,以及黑海边的斯基泰和辛梅里安(Cimmerian)部落,向南则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的迪尔蒙、玛甘,以及印度河谷的梅鲁哈等势力划入版图。为了防止内乱,他将大量的人口在帝国境内强制迁移。而为了控制巴比伦,在其晚年,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加冕为巴比伦之王。他打败了亚述人当时已知世界的几乎所有势力,堪称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领之一。

图3.5 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浮雕头像,出土于尼姆鲁德,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公元前722年,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之子夏马内舍尔五世(Shamaneser V,公元前727~前722年在位)在围攻以色列的萨玛拉城(Samarra,位于今以色列北部)时突然去世,王位被大统领萨尔贡二世(Sargon II,公元前721~前705年在位)篡夺,后者随即征服以色列,并带走了27,000名俘虏。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登基次年即打败了埃兰人和巴比伦人的联军,此后又重挫乌拉尔图,重新征服了米底人、波斯人、叙利亚北部的新赫梯城市等。为了方便出征,萨尔贡建造了新都杜尔·沙鲁金(Dur-Sharrukin,今伊拉克北部的霍萨巴德遗址),但是他迁都不久后即在一次征讨辛梅里安人的战役中殒命,新都由是被废弃。

图3.6 巨型吉尔伽美什和守护神兽雕像,出土于杜尔-沙鲁金(霍萨巴德)皇宫,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萨尔贡之子辛纳赫里布(Sennacherib,即圣经中的西拿基立,公元前705~前681年)继位后,迁都尼尼微,并建成了“无敌宫殿”。他在城市中安置了大量的花园和猎场,以便进行皇家狩猎,并宣扬亚述王室的富有。公元前701年,埃及联合了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包括以色列的希西家王反抗亚述,但是被辛纳赫里布击败,辛纳赫里布随即向耶路撒冷进军,摧毁了46座城市,并围攻了耶路撒冷城,但最后撤军。《圣经》中详细描绘了这场围攻战,并宣称天使杀死了大量的亚述士兵,实际情况则可能是亚述军中发生了疫病,而辛纳赫里布则宣称犹太人已投降。

图3.7 辛纳赫里布接受莱基城(犹太国的第二大城市,位于今以色列南部)投降的浮雕板,出土于尼尼微王宫,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此后巴比伦和埃兰先后反叛,辛纳赫里布的余生均在和埃兰、巴比伦的争夺战中度过。最终在公元前689年,辛纳赫里布挖开了巴比伦城外的运河,淹没了城郊,导致了巴比伦城的毁灭。在其统治生涯中,辛纳赫里布逐步放弃了对外征服的政策,仅仅通过对反抗者报复性的征讨来维护帝国的威势。为了能彻底解决巴比伦的反抗,辛纳赫里布试图建立一个新的帝国宗教崇拜,以亚述守护神阿舒尔为主神,尼尼微为宗教中心,并将巴比伦的主神马杜克神纳入了崇拜系统。但是,他在选择后嗣上的错误让他的努力前功尽弃。
公元前681年,辛纳赫里布在祈祷时被一个儿子谋杀,而作为王储的埃萨尔哈东(Esarhaddon,公元前681~前669年在位)继位。这位新王昏庸无度且极度迷信,他在平叛和抵抗入侵的游牧民的战争中获得了一些胜利,然后便将注意力投向反叛的腓尼基人,在劫掠了西顿城之后,他又在埃及境内肆虐。公元前671年,埃萨尔哈东全面入侵埃及,并将当时的库什特帝国(Kushite Empire)法老赶回了努比亚(埃及东部地区)。埃萨尔哈东此后又向南征服了迪尔蒙,并将版图扩张到了阿拉伯半岛。这一时期的亚述版图臻于极盛,但是他对埃及的征服从长远来看完全是徒劳无功。埃萨尔哈东重建了巴比伦城,并且计划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继承亚述和巴比伦的王位,这无异于为帝国留下了内战的祸根。公元前670年,他处死了大量的官员,可能是害怕他们叛乱。在他过世前,埃萨尔哈东忙于将都城迁回卡尔胡(尼姆鲁德),但没有成功。公元前669年,埃萨尔哈东在发动新的战役时病死,其子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公元前668~前627年在位)继位为亚述之王,沙玛希·舒姆·乌金(Shamash-shum-ukin)则继位为巴比伦之王。

图3.8 埃萨尔哈东重建巴比伦城的奠基柱形泥板(残),带有亚述象形文字印戳,出土于巴比伦,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亚述巴尼拔登基后继承其父遗志,最终控制了整个埃及。公元前664年,他安置了萨美提库斯(Psammetichus)作为傀儡法老后回到亚述。不久之后,沙玛希·舒姆·乌金联合大量附属国反叛,亚述和巴比伦陷入漫长的内战,这场叛乱持续到公元前648年,结果巴比伦城遭攻陷劫掠,沙玛希·舒姆·乌金自焚于宫中。但是同时,因为埃及人反抗亚述的呼声极高,萨美提库斯在吕底亚(古代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的王国)佣兵的支持下宣告独立。为了报复此前的叛乱,亚述巴尼拔发兵惩罚参与叛乱的迦勒底人、阿拉伯人和纳巴特人(Nabatean,说阿拉伯语的部族,这一时期在黑海南部活动),一直驱兵攻入阿拉伯半岛,征服了诸多阿拉伯部落并杀死了他们的国王,大肆掠夺而归。在伊朗,埃兰的反抗导致亚述不间断的报复,同时亚述巴尼拔将波斯人迁到了安善,导致了埃兰王国的彻底衰落。

图3.9 亚述巴尼拔猎狮浮雕板,出土于尼尼微,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亚述巴尼拔统治时期被视为亚述的一段“黄金时期”,亚述帝国在势力上再次到达顶峰。亚述巴尼拔的宫廷壁画是亚述艺术中最为精美、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他本人也较有修养,并自称受过书吏训练,他在尼尼微建立了宫廷图书馆,保护了诸多古代文献。然而,和巴比伦的长期拉锯以及对占领地残酷的屠杀摧毁了整个帝国境内的经济,也耗干了亚述的国库。同时,新的威胁也正在增长,斯基泰人在东北和北方边境不断滋扰,甚至毁灭了乌拉尔图和弗利吉亚;而失去了埃兰的制衡,米底王国得以迅速征服其他印度-雅利安人部落并成长为强大的势力。
亚述帝国的命运以亚述巴尼拔之死为转折点,一系列大规模的内战随即爆发。公元前625年,辛沙里希昆(Sinsharishkun,公元前627~前612年在位)刚刚平定内乱,迦勒底人那波坡拉萨尔(Nabopolassar,公元前658~前605在位)就在巴比伦宣告独立。公元前623年,辛沙里希昆率领大军攻打巴比伦,但出师未捷亚述国内就发生了叛乱,甚至他遣回亚述平叛的军队也背叛了他,虽然辛沙里希昆最终平定了亚述的局势,但那波坡拉萨尔已经巩固了在巴比伦的地位。公元前620年,那波帕拉萨尔攻占尼普尔,控制了整个巴比伦,同时米底人也宣告独立。公元前616年,那波坡拉萨尔和米底国王基亚克萨雷斯(Cyaxares)联合斯基泰人和辛梅里安人大举进攻亚述,四年后,尼尼微陷落,辛沙里希昆战死,亚述帝国终于走向衰亡。此后,一位自称阿舒尔·乌巴里特二世(Assur-uballit II)的将军在哈兰(Harran,今土耳其东南部)自立为亚述国王,他虽然受到埃及的尼科二世(Necho II,公元前610~前595年在位)的支持,但无法阻止巴比伦和米底人的强盛。公元前609年,巴比伦和米底联军在哈兰打败了亚述和埃及的联军,宣告了这支残存势力的灭亡。
自中亚述时期开始,亚述帝国就实行残酷的军国主义扩张政策。亚述军队具有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可能直到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时期才出现常备军。被征讨的对手只能选择抵抗或投降,亚述国王会将他们纳入“阿舒尔神的国度”,作为一个省份,但是反叛的势力通常会遭到无情的镇压和屠杀。亚述帝国采用的强制迁移和异地安置的手段,有效地减少了那些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对亚述的威胁,同时也推动了一种通用语的采用和推广,这就是阿拉米语。

图3.10 亚述士兵攻城战浮雕板,出土于卡尔胡(尼姆鲁德)宫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被征服地区必须交纳税收或贡赋,这些收入成了亚述帝国得以强盛的资金。亚述帝国的军事征服往往也为了获得战略性资源,如战马、铁、木材,以及奢侈品和手工工匠。如卡尔胡(尼姆鲁德)宫殿中出土的大量象牙雕件和饰板多来自地中海东部和非洲,可能是掠夺或进贡而来的。战俘一般也会被作为奴隶,用于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开挖运河、建造神庙和宫殿等。

图3.11 母狮撕咬黑人男孩象牙浮雕板,出土于卡尔胡(尼姆鲁德)宫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图3.12 亚述宦官形象浮雕板,出土于卡尔胡(尼姆鲁德)宫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新亚述时期的国王下属存在一个新兴的行政官吏群体,多为宦官,这些人担任国家的官职和新近获得的省份的总督,尤其总督可以长期任职。其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名年官(limmu),每年以抓阄的方式选出主持新年祭奠,他的名字加上名年官职即为这一年的称呼。自阿达德·尼拉里二世开始直到亚述巴尼拔在位的中期,存在完整的名年官列表,由此阿达德·尼拉里的即位(公元前911年)也是西亚历史上第一个可以准确定年的事件。自公元前826年内战爆发开始,亚述官吏的权力超越了国王,这一时期很多官印上描绘的人物为宦官,且铭文中对国王只字不提。提格拉斯·皮勒瑟尔三世重新巩固国王的权力后,这种现象才逐渐消失。公元前八世纪早期,不少此类官印属于“名年官”,因此可以明确断代到年。
新亚述时期最为震撼的艺术形式无疑是把守宫殿大门的巨型守护兽,和宫墙上的浮雕板。宫墙浮雕上的男性形象强壮有力,装束整齐,充满自豪,令人肃然起敬。战争场面则浩瀚宏伟,波澜壮阔,各种战争器械极为写实,处理战俘的场景则令人毛骨悚然。许多浮雕板上还用楔形文字书写国王的标准铭文,宣扬其武功和亚述帝国的威势。新亚述浮雕板是两河流域纪念艺术的一个巅峰。和浮雕板同样令人震撼的是守护大门的石雕巨兽,通常为人首有翼的公牛或狮子,人首戴着角盔,象征他们具有超自然的神力。类似的纪念浮雕艺术也出现在王宫大门的青铜饰板上。

图3.13 巴拉瓦特铜门浮雕带(局部),出土于尼姆鲁德宫殿,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亚述出产大量的金属制品,其中青铜制品和铁制品多为实用器,但是根据文献可知,曾经存在令人惊叹的纪念性金属作品,如辛纳赫里布曾宣称他在尼尼微的王宫里树立了巨大的狮子铜像,每一尊重达42吨。而近年来在尼姆鲁德亚述王后墓中出土的精美绝伦的金质饰品,足以证明亚述工匠的技术水准。

图3.14 亚述王后陪葬冠饰,尼姆鲁德出土,现藏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亚述巴尼拔建立的王室图书馆中收录了超过三万份不同时期的泥板文书,并且拷贝了一些文书以便收藏。这为后人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珍贵资料。其中的《吉尔伽美什史诗》,记载了两河流域神话中的大洪水事件,和《圣经》暗合,曾引起西方列强在西亚的考古热潮。其他如《创世说》,以及各类王室铭文,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图3.15 出土于尼尼微城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泥板,现藏大英博物馆

新亚述帝国时期夏马内舍尔三世国王的黑色方尖碑全貌, 出土于尼姆鲁德,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详见图 3.3 介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英博物馆展品介绍——亚述浮雕板
大英博物馆(五)血腥的狮穴 -亚述
大英博物馆之四:亚述馆
四进大英博物馆:亚述文化
【看地图说古国】021 西亚古代强国:亚述帝国(八)
艺术与帝国:亚述帝国的雕塑和浮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