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墓盗出绝品文物却两次被专家认成假货,盗墓贼崩溃:还有天理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国宝的故事尤其精彩。

在古玩圈内,因假货太多入门成本极高,没有一定的资金和经验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有一些人甚至铤而走险购买刚挖出来的“生坑”文物,地下刚出土的肯定假不了,便催生了盗墓贼这一违法行业。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有这样一位“幸运的倒霉蛋”,明明盗出绝品文物却遭遇了让他崩溃的事情。

2005年4月,浙江武义县胡处村的龙王山上,当地人王某正扛着锄头寻觅冒尖的春笋,挖到几个春笋后“职业病”就犯了,原来这家伙曾干过盗墓的行当但没什么收获,这次也是百无聊赖试着往下深挖看看能不能挖到什么古墓,权当打发时间。

没想到歪打正着,真被王某正刨出来几块破碎的青砖,再挖一会又看到石头台阶,这下他可兴奋了,凭“经验”断定下面肯定有古墓。于是他赶忙回去联系了“圈内高手”杨某、程某等4人,其中程某通过踏勘风水之术确定了主墓室的方位,随后几个人便火急火燎的开挖。

这是一座南宋民间古墓,和汉唐那种大墓没法比,“三合土”铸造的坚固墓室在现代工具操作下很快就被弄开,盗墓团伙在里面搜寻出印章、砚台、瓷罐、古钱以及一些衣物,看来墓主人是个身无长物的书生,陪葬的大多是文房用品。他们把文物全拿走,并没有破坏墓主夫妇的棺木和骸骨,还算有点人性。

完事后王某正等人正在商量着怎么瓜分古钱印章这些普通文物,毕竟都是常见的也容易出手。但程某却被一件古卷吸引了,它外面封着蜡,拆开后里面还套着一层宣纸,整整17卷南宋文书,墨迹如新完好无损,硬如现代牛皮纸,其他人不明白它的价值,但程某却眼睛放光,这可是稀世珍宝啊!

常言道“纸寿千年”,在很苛刻的干燥封闭环境下确实可以放1000年,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古籍根本没那个条件保存得当,尤其是古墓里刚出土的古籍一碰空气基本都会毁掉,当年明定陵的悲剧便是如此。如今的宋代古籍凤毛麟角,随便一张宋代白纸都价值千金,这17卷文书在古墓里放了700多年还如此完好,可谓海内孤品、绝品,真是一个奇迹。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就让程某怀疑人生了,他拆开后又赶紧密封好很有保护意识,然后躲了起来直到2011年才带着文书前往北京售卖。先是找了一家拍卖行,但拍卖行的专家一看到文书就很不屑:“南宋古籍传世的都是酥的,埋在地下的早就烂了,你拿这么新的东西来忽悠我,当我冤大头啊。”程某无奈,转去市场寻找买家。

市场上的收藏者们基本都是一个反应,这文书太新了,明显仿古做旧的产物。后来好不容易碰到北京一位姓马的收藏家,一番讨价还价以120万元的价格成交,但没过多久马姓藏家又反悔了,原因是他带着文书找到北京一位资深文物专家鉴定,结论还是假货!程某万般不情愿的退了一大部分赃款,马姓藏家退回13卷文书并扣下4卷。

此时程某已经崩溃了:“冒着风险干着违法盗墓的行当,挖出来一件绝品文物却两次被专家认成假货,还有天理吗?这些专家就没一个识货的吗?”其实还真不能完全怪专家,这17卷文书不是品相不好,而是太好,好过头了!超越了大家认知的范畴,主观的经验就让他们下意识的打假。

气急败坏的程某已经顾不上隐藏自己了,他要赶紧将剩下的13卷文书卖掉弄些钱花,于是在四处联系买家的同时文书的照片也开始在圈内流传,一下传到了武义县博物馆馆长董三军手里。刚开始董三军第一反应也是不可能,但仔细端详后又觉得有蹊跷,便邀请浙江省宋代历史文献专家郑嘉励帮忙一起鉴定。

郑嘉励一看就惊呆了,当场表示:“必真无疑!”首先文书的作者,也就是被盗墓主人是南宋时一位叫徐谓礼的武义县普通官员,此人为名臣徐邦宪之子,通过父亲进入官场,在历史上毫无名气,如要造假为何选这样一个人?其次文书里事无巨细的描述了徐谓礼生平的经历,很多资料都是前所未见,造假者不可能拥有这样的知识。

从动机上分析,造假者就是为了赚钱,完全没必要弄这么冷门的东西,所以郑嘉励推测此件文书和古墓被盗有关并马上报案。2011年7月,警方挑选了一位高大帅气的侦查人员,伪装成富二代接触程某表示要购买文书,到年底调查清楚后将这个盗墓团伙一网打尽,并前往北京追回马姓藏家扣押的4卷文书,至此17卷徐谓礼文书全部完好如初的追回。

自徐谓礼下葬的1254年,到被盗出土的2005年,间隔了750多年为何“不毁不损”?就是因为古墓封闭得好,埋葬地气候干燥,再加上徐谓礼亲自封蜡保护才能让国宝得以留存。4万多字的文书,对研究宋代历史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毋庸置疑,它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武义县为此还斥资近2亿元精心打造博物馆新馆来存放这件国宝,2019年5月24日“南宋徐谓礼文书”首次在新馆公开展出。

依照程某的交代考古队随后前往武义县龙王山,对徐谓礼夫妇合葬墓进行保护,而程某受到多次打击后似乎也看开了,指认现场还请求民警帮他和古墓拍个照,他说:“等我出狱后照片给我留个纪念,毕竟如此重要的宝贝在我家放了6年,也算值了。”而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万幸程某当初售卖国宝时没人识货,要是文书流失到国外后果不堪设想,以后再想买回来至少得花好几亿,如今随着文书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文化的价值将不断得到挖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神秘照片引发的惊天大案 剧情可以写成连续剧|武义|徐谓礼|博物馆
浙江“龙王山”挖出17卷宋书,曾因“新”遭嫌弃,如今价值超10亿
05年,浙江农民挖笋时发现宝贝,卖了6年没卖出去,把自己送进监狱
金华这一沉睡近800年的国宝,徐谓礼文书今天重现荣光
中国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文献大发现!金华这个惊世国宝让专家叹服……
一场“盗墓案”使最完整南宋“干部档案”浮出水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