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路云展④|匠石运金:玉环坠耳黄金饰

 “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丝绸之路 中央民族乐团 - 丝绸之路——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凿空之旅的尽头:金色阿富汗

浩瀚无边西域长,黄沙滚滚漫天扬。在位于新疆库尔勒市城北的铁门关内,悬崖绝壁下立着一巨石,石上镌刻着两个红色篆体大字“凿空”。路边另一天然石碑上镌刻着“丝路古道”,铁门关被称为“丝路雄关”。



那么,“凿空”是什么意思?又和丝绸之路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重新翻开传世经典《史记》。

“凿空”二字,出自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大宛列传》里着重写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记述了西域诸国的物产风情。

 

张骞西行的终点,据称位于今天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首府马扎里沙里夫以西23公里,当时被称为“蓝氏城”,来源于希腊语的Alexandaia(亚历山大),系大月氏征服大夏(希腊化的王国,即著名的巴克特里亚)后占有的领地,

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此次堪称中国“地理大发现”的旅行在阿富汗画上了圆满句号,也是阿富汗丝路之缘的肇始。


阿富汗正处东亚、中亚、南亚和西亚相接的要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明相互碰撞的十字路口,公元628年,唐朝高僧玄奘再度西行取经,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

阿富汗北部希巴尔甘附近的蒂拉丘地当地语的意思是“黄金之丘”。1978年,苏联考古学家维克托·萨瑞阿尼迪在这里发掘出了一个豪华的墓葬遗址。共出土古代黄金制品21618件,被视为当今丝绸之路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相关阅读: “文化不灭,国家永生”——《阿富汗珍宝展》完成全部历程返回喀布尔

这些出土的文物,大到华美的步摇金冠,小到数以千计首饰、衣饰、发饰等金饰品,都可穿戴或缝缀在衣服上,这些出土的黄金饰品其含金纯度为70%,代表了当时当地黄金饰品制作的最高水准和精湛工艺,高贵、典雅、荣耀,极为精致。

不仅如此,阿富汗东北部巴达克山的青金石产地已有超过6000年的开采历史。一般认为,全世界主要古文明中使用的青金石都是来自阿富汗。
 
中国目前尚未有发现青金石的报道,历朝历代使用的青金石绝大多数来自阿富汗,从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内陆。
因为产地稀少,青金石故而昂贵,其所代表的深蓝色也理所当然成为高贵的象征。而这种人世间至臻的天然之蓝,正是阿富汗这个国家献给全世界的一份礼物。

山高水长, 物象千年。由日本黄山美术社和鉴钟文化策划运营的平山郁夫藏丝路珍宝正在四川博物院热展中(2020.12.29-2021.3.20)

纵观历史,黄金对于确立统治者的神圣王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巩固了宗教机构的财富和权力,它曾经被用来装饰崇拜神祇的场所,为神祇增添荣耀。

平山郁夫先生收藏的丝路文物中,有着很多做工精巧,流光溢彩的黄金饰品,带我们回忆起 “文明的十字路口”阿富汗往昔的辉煌。

↑点击图片了解:平山郁夫与阿富汗流失文物的保护之路

宋代诗人苏轼在《菩萨蛮》中写到,“玉环坠耳黄金饰”,从古至今,人们对黄金的热爱从未冷却。天的丝路云展,鉴钟君就带您看看平山郁夫藏的丝路金饰,带您领略穿越千年的异域风情。



金王冠

阿富汗
公元前 2 世纪- 公元2世纪
高 7.5 厘米 × 直径 17.5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品
摄影:@赤岩清斋 @freedom广漠

金冠制作可以说是希腊风格金属工艺的传统,使用橄榄枝叶做装饰也是希腊艺术的特点,此王冠吸收了上述的风格。金冠中央还镶嵌了从阿富汗北部山岳地带的矿山上开采的青金石,实属罕见。


金别针

阿富汗
公元前 2世纪

长14.9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金质,金针头部为人手形状,手下部镶有绿松石。阿富汗东南和东北有金银锌铁等自然资源,东北部也有珍贵的青金石、祖母绿、绿松石和青蓝等矿脉。又有人称阿富汗为“躺在金山上的国家”。


金垂饰
地犍陀罗
公元 1 世纪 - 公元 3世纪

高2.1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耳坠呈希腊的双耳瓶式样,把手部分被设计成海豚状,下有垂饰。据推测是耳坠的一部分。希腊有很多外国进口的饰品,又或者是受到外来饰品影响而制作的。双动物耳造型在中国北朝隋唐陶瓷中十分流行,虽然无法确知艺术风格交流的具体情况,但也确实能看到同一艺术模式的延续。

金耳饰
犍陀罗
公元1世纪纪 - 公元 3世纪

高 6.5 厘米 × 直径 2.8 厘米

日本·平山郁夫美術館藏品

在与罗马帝国时期平行的西亚,特别是帕提亚文化圈和犍陀罗,曾经盛行佩戴金制的随身饰品, 通过出土文物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这种在弓形弯月上点缀金粒的耳饰在犍陀罗多有出土。金粒加工相传在公元前 3000 年的东方就已存在,在近东地区得到了发扬。耳环本体和垂饰部分为中空。

鉴钟君说

美国学者谢弗认为,人类从来都不甘寂寞,丝绸之路正是源于各地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 

阿富汗处东亚、中亚、南亚和西亚相接的要冲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明相互碰撞的十字路口,早在上古时期,阿富汗所处的地域已经开始参与青金石的跨区域贸易,而在'丝绸之路'兴盛时期,阿富汗位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全面参与了亚欧地区的贸易,呈现繁荣景象。多文化交互之美正通过这光彩夺目的金饰,向我们折射出古丝绸之路的无尚荣光和无穷魅力。

今天云观展之“匠石运金:玉环坠耳黄金饰”就到这里啦,另外还要小小剧透一下:

4月1日—5月28日,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将来到江南水乡——宁波博物院,之后巡展城市还会有广州和山西,你是不是很期待呢?

@宁波博物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緣圓敦煌】
博物致知 | 四川博物院:山高水长,物象千年——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交流
寂静之火|平山郁夫的“丝路宝藏”,从地中海到中国,从日本到山西博物院…
云观展之静谧之美:犍陀罗的微笑
美轮美奂,国博推出“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
“砂与火之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