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寺廊桥古村落 | 浙江武义访古

山似眉峰弯曲,水似眼波灵动。

寻访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时虽是春日,但满眼已是新绿,山路两旁千树万树萦绕山间,鸟鸣声不绝于耳。树影婆娑的山林间,想起了盛唐时期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路遇武义的好山好水,于是在武义连住三天并赋诗一首。

那首《宿武阳川》创作的时候,正是孟浩然失意之时,他借宿在武阳川渡口边一个小村子里,村民让这个离家的游子有了归家的感觉。想必是武义古朴的民风和村民浓郁热情感动了孟浩然,临别时他写下: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

田园诗人邂逅武义,也许就是历史留给武义的线索,1934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把武义一座元代古寺——延福寺写入《中国建筑史》,再之后的我,跟随着田园诗人与梁林先生的足迹,依稀带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寻访武义县史迹。

武义延福寺是浙江省仅存的三大元代木结构古建筑之一(另两座是金华天宁寺、丽水时思寺),三座元代古建筑中,延福寺又是最为久远的珍品。古寺现存山门、天王殿、大殿、观音堂及厢房等建筑。大殿单檐歇山顶,明代增建下檐,整座大殿梁柱之间榫卯相接,完整地保留了元代木构的艺术风格和构造特征。

寺内尚存宋代铜钟与元、明两朝碑刻,古寺院墙壁上,还绘有多幅山水壁画和草书作品,多为明代佳作。193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曾专程沿着古道踩着古桥来到延福寺,为撰写《中国建筑史》准备材料。从地理位置来看,延福寺位于武义桃溪镇陶村的山谷之中,其地处括苍山支脉和仙霞岭支脉交接的丘陵地带,这里南通松阳,东连丽水,自古就是交通捷径。古寺原为佛寺,殿内佛坛还在。或许这正是旅途中遇一佛寺的意义,人还在路上,心早就抵达了佛堂。梁思成后来在《中国建筑史》中写道:“此大殿实为罕见之孤例”,并著文多次记述延福寺的各种特色。

上二图:梁林二人考察延福寺时走过的镇澜古桥

若我是盏明灯我愿为古刹而亮,让那些历经风雨磨砺的人们寻着我的光来,带着我的光走。

寺外的古村落有廊桥两座,绿意盎然,流水淙淙,清幽无限,仿若是青山隐河上,打马过江南,如此的旧时江南古村气息,就在我眼前徐徐展开。白墙黑瓦间,这里些许空旷,隐约好似听见琴声的悠扬,闻到了丹青的幽香。

不可错过的是俞源古村落,这是一座古民居式博物馆,绿柳桥边、黛瓦白墙,木雕门楼,深邃祠堂,每一步的行走都是在古往今来中穿行,每一次凝视都是在前世今生中找寻过往。没有人说得清古村落到底留下了多少故事,但古树林、八卦田的氛围足以证明他往日的喧嚣。

在俞源,近百座古建筑承载着江南旧时的风光与恬淡,每一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沉淀。一座一座充满仙气的祠堂与戏台,木廊上那些精雕的花纹,让人依稀察觉到繁华褪去后的痕迹。

与其说这里是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不如说这里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天地之大方知自己的渺小,置身于古村落中,才知道这世间所有的色彩都是由黑白变化而来。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在这叠加交叉的历史进程中,俞源的百姓阐释了曾经的辉煌,演出了古今的精彩。

郭洞村一座石拱桥孤独的守望着远山近水,有着江南水花飞溅的痕迹,有着残阳与炊烟交融的旋律,所有的悲欢与王朝的兴衰无关,候鸟一季一季飞过他的上空,只报告着节令的更替。

武义县城一座木石结构熟溪桥原本是我国现存古代桥梁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可惜的是2000年夏天一场洪水将古桥冲毁,现存的熟溪桥是洪水后重建的,但不减廊桥的风韵与实用功能。熟溪桥横跨在武义江上,桥中间有桥亭,日出时,它是守城的侍卫,昂头挺胸守护一城的百姓;日暮时,它是张开双臂的父亲,一臂挽着儿女,一臂挽着长夜。

不争花枝俏,犹怜天眼开。痴迷武义这座城,并不是到达的本身,而是为视野找一个古朴与清幽并存的所在。

武义真的很美,时间的印痕在山谷溪流边,就让我陪你看一看,看一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西南游学丨一次看遍浙江三大元代国宝古建筑(10月20日—10月21日)
中国最长的两座古廊桥,都藏在这座经济发达的历史文化名城中!
壶山森林公园位于武义县城西北部旅游
世外桃源武义 把乡愁留在青山绿水间
金华武义最美9大古村落,这个冬天最宜温泉之城泡汤访古赏景
浙江武义南宋古廊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