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事 | 古籍为媒,来自西子湖畔的书友情

▲卓承元


  在我的众多书友中,与顾诤先生的交谊颇可一说。

  我与顾诤先生的相识是从向他转让古书开始的,大约交往了两三年,对他有了信任,我便先将书寄去,他见书满意了,再邮来书款。有一次,他收到我寄去清刻本《孔子圣迹图》,来了一封信,说他要上大学,经济上比较紧张,一时付不了书款,问是将书退还给我呢还是等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有了收入时再付我书款。显然他还是喜欢这册开本很大、白纸刷印、有百余幅绘刻精美的、反映孔子一生事迹的版画。我若不能及时收回书款势必影响淘书资金的周转。但是,为了不让他失望,我还是答应等他大学毕业后,手头比较宽裕时再付书款。顾先生是讲信用的,几年后他大学毕业在杭州发展,将购《孔子圣迹图》的书款如数汇给我。此后,我们又继续交流古书。

古籍为媒的深厚友谊

  又有一次,顾先生要我帮他寻购印古书的雕版。当年在古玩市场买几块书版还是不难的,但是要买数量较多的并非易事,尤其是在石家庄购买为数可观的书版,希望十分渺茫。而山西太原有三四处古玩市场,规模大,货也多,不如托太原的书友帮忙。贾月忠先生是太原一所学校的老师,喜欢收藏古书,常利用节假日四方访书。他为人忠厚,人脉也广,我们交往多年,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于是请他帮忙寻找书版。果然,贾老师能负重致远,时隔不久便打来电话说已找到一批书版,其中很多还是版画雕版,绘刻精美,版片保存也好。我马上将这一好消息告诉顾先生,请他务必尽快来购买,勿错失良机。顾先生在2005年5月下旬,克服不适宜乘车长途旅行的困难,不辞辛劳来到石家庄。停留一两天,我陪同他去太原,由贾月忠老师引见,与卖方接上头,并很快完成交易。百元左右一块书版,花了一万多元钱,买了百十来块书版,装了满满几大纸箱,通过邮政局寄往杭州。顾先生满载而归,可谓不虚此行。


作者(中)与书友畅谈古籍收藏

  2006年夏季的一天,顾先生打电话告诉我,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将要举办一场古籍拍卖会,其中有一部嘉靖刻本《西湖游览志》,他想买,要我在拍卖品预展时去看看,把这部书的版本、刻印、纸张、品相等情况告诉他。我于拍卖的前一天到北京,在翰海拍卖品预展厅里将《西湖游览志》仔细鉴审一遍。《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余志》二十六卷,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原刻本,版心下镌刻工,版刻工致,白绵纸刷印,纸白墨浓,非万历间重修本所能比。唯有数叶稍有瑕疵,需略加修复,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珍贵古籍。我当即将此书的详细情况打电话告诉顾先生,然后又受他的委托去参加这场拍卖会。古籍拍卖是夜场,因上场拍卖没有结束,占用的场地未能腾出,参加古籍拍卖的人员大多都在大厅等候。这时太原书友贾阳先生问我想买哪些书?我答:“替书友来竞买《西湖游览志》”。贾又问我最高出价多少?我答5万元。贾先生说:“听说韦力、陈东等多位大买家都看好此书,5万元恐怕拿不下。”我听了此言,马上打电话向顾先生通报情况。顾让我稍等片刻,说要请示买书的大老板。很快便收到他的回话:“最高价翻一番。”此书是这场拍卖的重点拍品之一,竞争十分激烈,经十多回合的竞价,最终我以10万元拍到手。第二天回到石家庄,我急忙上邮局,将《西湖游览志》及买家结算单、购书发票等一起用特快专递并保价寄给顾先生,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又因此时我的口袋里已没有几张钞票了,盼望尽快将购书垫出的10余万元钱收回来。好在顾先生收到书后及时汇来购书款,外加1000元钱作为寄特快的邮资和保价费用。这时我那颗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深谙古书版本的顾先生

  顾先生很懂古书,也很懂市场,了解哪类古书能卖好价钱。他要我搜寻那些版本好的、刻印颇佳的、市场上少见的、拍卖会上从未出现过的,等等。因此,我转让给他的古书,也尽量满足这些要求。2005年去太原买书版途经石家庄停留期间,他在我家古书堆里挑选了两三种还算不错的古书,如乾隆内府刻本《御制诗五集》,原刻初印,太史连纸本,开本宽大,品相颇佳。是书五十大册,当中有几册配本,为原书“影抄”,字写得极为工整、精妙。就连任省书协主席的友人看了都赞美有加,并谦虚地说:“我现在已写不成这样的字了。”(按:因年纪大了)在抄配本上钤盖有与原书上同样的藏章“文选楼”朱文长方印,表明是书学阮元“文选楼”旧藏,且于收入阮府前就已缺失数册,也只有像阮氏这样的大家才有条件将抄配做得如此完美。这部书是从北京德宝拍卖公司总经理陈东先生位于廊坊的家里买来的。陈先生深谙古籍版本,在淘此书时,很可能只注意鉴赏刻本和抄配文字之精美、识别藏章的真伪,而忽略了细审书是否完整。此书应为一百卷,现存八十四卷,最后十六卷的目录被旧书商裁去,并经精细的修饰,如果不是特意去仔细查看修复的地方是很难发现的。所以这部缺失十六卷的书,陈先生当全本买下,行家稍有不留神也会打眼。


《御制诗五集》,阮元文选楼与武昌柯逢时旧藏。



至今难忘的几本书
   我转让给顾先生的古书中,尚有几种值得一提:

  明嘉靖刻本《马东田漫稿》六卷,八册,黄绵纸刷印,国内公藏仅北大、北师大、中科院三家,流传甚罕,至今未现身古籍拍场。是书被旧书商动过手脚,我在《古籍收藏谨防骗》一文中有提及,今亦抄录著名学者王重民先生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的记述:原题“东田马中锡著,沙溪孙绪评,笔山文三畏校。”孙绪序署:“嘉靖丙戌”,为坊贾改为“嘉定”,卷内又有“昆山徐氏家藏”“健庵”“乾学之印”等印记,当为同一书贾伪作。考《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十六载是集,亦有此三印,编者亦疑其伪,然则此贾所钤不仅一部,可知其嗜利;以明人著作而竟敢充宋版,则其无知亦甚矣。顾先生对这机缘巧合之事很感兴趣,从我处买走了这部书。


嘉靖刻本《马东田漫稿》,前徐乾学藏印当为民国书商作伪。


  明万历刻本《唐雅同声》五十卷《目录》二卷,四函二十四册,金镶玉装。是书万历十六年(1588)毛练刊于依仁山馆,为众多唐诗选本中之上等版刻。国内公藏仅清华大学一家,流传极稀,未见拍卖记录。

  明万历刻本《新刻临川王介甫先生诗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二函二十四册。是书收诗集三十七卷、文集六十三卷,由明李光祚校,著者王安石裔孙王凤翔刊于金陵光启堂,版刻工致,白纸刷印,品相甚佳。卷内钤“嘉业堂”等藏章多枚,盖吴兴刘承幹旧藏,为不可多得之善本。

  清乾隆刻本《宋黄文节公文集》(版心镌“山谷全书”),内含正集三十二卷,外集二十四卷,别集十九卷,伐檀集二卷(宋黄庶著),乾隆三十年(1765)缉香堂刻本,国内公藏仅广东中山图书馆等数家,流传不广,亦未上过古籍拍场。今存一函十二册,缺正集三十二卷,为原刻白纸刷印,写刻精美,开本宽大,品相甚佳,虽有缺失,但仍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罕之物,愿收藏此书者珍惜之。

  顾先生致力版本研究多年,眼光独到,又勤于四处访书,庋藏名刻精刊,定当甚夥。而我年老体弱,恐难千里跋涉登门造访,于“留不住书斋”品赏其钟爱的珍贵古籍,并与之漫步苏堤共叙书友情谊,荡舟西湖纵览江南美景,甚为遗憾!但愿友人古籍收藏日臻丰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房】宗鸣安皕明楼:以碑当书,以拓证史(下)
明嘉靖元年(1523)祝鑾刻本 淵穎先生集十二卷
韦力:藏书是对传统文化最高规格礼敬
明万历刻本古籍电子书《先醒斋笔记》(上)
流失海外古籍善本——《千百年眼》万历刻本
古籍收藏价值高 藏家教你收藏窍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