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万良: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个体化选择
 
杜万良,2000 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目前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主任助理。
        在第二期神经病学时间会议上,杜万良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个体化选择,具体如下:
一.  禁忌症大多是相对的

        杜万良博士根据自己多年的诊断经验,得出结论——以往到达医院时卒中症状轻或者发病后病情快速缓解而未接受静脉rtPA溶栓者,大约1/3结局不良。这是由于原位病变有波动期,而栓塞往往在瞬间达到高峰,之后出现阶梯性恢复。建议在仔细权衡静脉rtPA溶栓的风险与获益后可以进行溶栓治疗。
二.寻求个体化分析:
二.寻求个体化分析:
        对于最近三个月内卒中,未破裂动脉瘤和颅内肿瘤者,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破裂风险,比如,肿瘤小的不易破裂,男性患者肿瘤破裂的几率小于女性患者,血压低的患者肿瘤破裂的几率小于血压高的患者。
三.溶栓的出发点
三.溶栓的出发点
         对于病情在加重,或者很有可能会加重的患者,溶栓要趁早,时间就是大脑,越是轻微的症状,溶栓效果越好,出血风险越小。,
四.急诊医生问诊
        根据最新的CISS分型,从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和病因进行综合考量。杜万良博士为急诊室医生提供了一套快速准确的问诊方法:
        症状范围(哪里不好?)
        发病时间(什么时候犯得病?)
        发病状态(当时在做什么)
        诱发因素(犯病之前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
        TIA历史(在此之前有没有觉得不好)
        既然其他病史(以前有什么病)
        症状演变(现在和出门相比,你觉得变轻了还是重了还是没有变化?) 
        除此之外,杜万良博士还提醒医疗人员应该重视临床,以临床为导向,准确判断,合理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情况确定治疗方案,给予个体化治疗。我们的目的在于为病人减轻症状,避免出血,更在于阻止脑缺血的进一步发展。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
        静脉溶栓,既在短时间内,一般为30分钟内将50万-150万单位链激酶由静脉滴入,由于其高效,安全的特点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
欢迎多多阅读和转发

卒中大数据

ID:strokebigdat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注意天气转凉 “脑卒中”高发
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精简版(中)
刘鸣教授解读最新版指南:《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4》
一文梳理: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治进展|刘鸣教授
关于脑卒中的药物治疗,不止要记住静脉溶栓药,这类药了解下
指导规范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药物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