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阅卷总结及今后教学对策

 2011年的中考题型与往年没有新的变化,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群众关心的问题、重大时事相联系,尤其注重对公民教育实践能力的考察。2011年的中考试题难度系数为0.75,比去年简单,所以成绩高于去年这与命题人的宗旨相符合(让老师有幸福感,学生有幸福感)。

一、试题特点:

1、时政性强,热点涉及多。

今年涉及的时事热点有:十二五规划(第1题);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第2题);亚运会(第3题)日本地震与海啸(第4题);李娜网球女单大满贯(第5题),“彩色馒头”“瘦肉精”(第16题);建党90周年(第17题)公共场所禁烟(18题)等等。

2、重视基础,凸显能力考察。

整份试卷的试题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不多,大都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考察。如18题,材料内容较长,但三个问题的答案都不能直接从课本获取,尤其是第3问,答案要求较高(不得照抄材料,至少3条建议)

3、命题灵活,问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

如17题的问题探究,背景材料以建党90周年为内容,以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为常见形式,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为切入点命题,甲同学的观点重点是对国情的考察,乙同学的观点是对成才观和人才观的考察,这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的同学来说,并不难。

二、答题存在问题:

从批改情况来看,客观题较容易,得分较高。主观题得分不高,17题(12分),多数学生得分为8—10分,10分以上的不多。18题(12分),多数学生得分为10分,满分不多。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生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仔细,理解题意偏差

如17题第(1)问,我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至少列举三点,6分)有不少考生只写了: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物价问题,……但具体的人口、资源、环境什么问题讲的不清楚,这样只能得一半分。18题第(3)问,请你为打造无烟港城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不得照抄材料,至少3条),题目明明要求不准照抄材料,仍然有部分考生照抄材料。

2、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写不出有效的答案

如17题第(2)问,乙同学说“只有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才会有出息。”你同意乙同学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其实本题只要答出人才观(什么是人才)和成才观(360行行出状元)就可以,答案要求较宽,能体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符合对成才创业的正确认识即可。但考生答题普遍不够理想。甚至有部分考生价值观不正确,就认为只有考上名牌大学才能有出息,并列举大量的名人实例加以说明。

3、语言表达较差,思维缺乏创新性

如18题第(2)问,你认为造成目前公共场所禁烟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为打造无烟港城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不得照抄原文)不少学生写不出好的建议,有的仅仅是照抄材料或者胡说八道。

4考生态度不够端正,书写太差。

在阅卷过程中,部分考生仍然书写潦草、涂改严重,字迹太小,阅卷老师难以辨认,影响成绩。

三、教学反思: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能轻视这40分。

德育为首,避免学生交白卷,说胡话、说空话。

2以“书本”为本,打好坚实的基础。

要围绕《课程标准》要求,全面落实双基,重要知识点,让同学牢记。

3、重视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实际生活现象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加思考,让学生多说、多写,这样学生面对中考中出现的新材料新问题,就能做到“处变不惊”,多方位思考,从而能获取正确的答案。

4、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防止学生说偏激话。

由于影视作品的宣传以及媒体对社会阴暗面的报道,学生的思想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如果缺少老师正确的引导,有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就会发生偏差,这不仅影响他得成绩,而且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5、强化答题方法,规范答题习惯

答题方法、技能不是靠学生背出来的,也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精选习题,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答题训练,教给学生每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审题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把材料的内容和教材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如何使语言表达规范和书写有条理。组织答案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逐点回答,答案要有层次性、全面性;语言要规范,字迹要清晰,要尽量用政治术语回答问题。因此平时老师在批改练习时,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绝不允许书写潦草,可设卷面分,不该给分的地方坚决不给,防止学生胡说乱写。

6、重视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开展。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学生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没有开展,但我们要创造条件,如可以组织模拟活动,或者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观看,了解公民实践活动的开展的一般步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谈谈自己的体会、收获。在平时的练习中,每份试卷都应该有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考察,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总之,近两年的中考题在检测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必须围绕《课程标准》,把握中考的能力立意,坚持知识、能力两手抓,把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争取在明年的中考中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高效讲评
2011年安徽中考历史复习指南及应试技巧
政治阅卷反馈及主观题答题技巧点拨
政治开放性试题解题方法
高考地理简答型综合题的答题策略
《高中物理思维方法集解》参考系列——物理科应试答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