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步语文路:七追求理想的课堂氛围

七 追求理想的课堂氛围

有效教学(efficient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深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一般认为,教学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理论认为,衡量课堂有效性的标准就是“学生成长”。教学效益的获得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这可能是我们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设计即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明晰课堂价值

为了课堂热闹,教学过程充斥着喧闹纷杂,课堂价值取向不明晰,教学目标模糊,这几乎成为一些语文课的通病,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师生一问一答的热闹中流失了。因此,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明晰课堂价值取向,十分重要。一般认为,课堂价值取向应建立在对教材、学生和课程总体目标的准确把握上。一方面,在上课之前必须明白一节课应该学些什么。对教材要有多元理解,有效调控学习目标,促进自身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另一方面,对学习目标要有深刻的把握。衡量课堂教学含金量和价值取向的标准应该是:自我思维水平的发展、人生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语文素养的积淀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等等。

2、注重学习过程

如果随意截取课堂学习的一个片段,从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会发现许多学生的学习行为随意性很大,认知时学习程序混乱,对话交流时思想不能深化,激发情感时不能升华,甚至严重脱离文本而忽略对语文本质的理解,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说教课,等等。要用理性思维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阅读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认知、对话、想象和审美的过程。终极目标是学生理解文本,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发散思维,培养语文能力等。这中间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和理性的思维设计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片段。  

首先,在课文整体操作上,把握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学习过程应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顺序。比如,对课文的分析,就应该先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进行内部分析,最后总体概括。而不应该一开始就纠缠于细枝末节的讲解。其次,在片段操作上,必须把握好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所以课堂学习在片段操作上,应该充分重视语言和思想的逻辑关系。回答问题的实质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鼓励自我理解文本。第三,在课堂进程中,“听”“说”“读”“写”“思”的活动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不可质疑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在课堂上得到培养和提高。许多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在对文本的解读中“练”出来的。应积极、充分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表达活动,从而促进个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语文课不能脱离课本进行空洞的说教和所谓的讨论,尤其是一些不十分恰当地采用多媒体的语文课,简直变成了“放电影”。

3、转变教师角色

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应定位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协作者。叶圣陶说过,评价一堂课,不能仅仅看老师有怎样的个人水平,“最要紧的是看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传授知识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枯燥乏味,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学习,学习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仅仅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长时间进行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导演”和“主持人”,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过去课堂的“主演”,一讲到底。央视《艺术人生》《实话实说》,朱军的微笑和真情、崔永元的连珠妙语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欲望或冲动。

作为“主持人”,要给学生思考提供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备知识”,充分占有资料,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能是孤立静态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课本中关于《左传》的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自然要备,但还可以涉及“春秋无义战”“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内容,谈写作手法、“皮里春秋”、处事方式、言语技巧等等。教师的丰厚底蕴以及备课深入挖掘,可以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这种辐射式甚至有点漫谈式的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聚焦式教学。长期的发散性思维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提高语文课的品位,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让学生们在求学的欲望中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去创新、去实践,教师要做好课堂“主持人”。

4、构建平等机制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如今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个性千差万别,民主意识大大增强,早熟、依赖、自尊、好强等。要顺应时代,研究学生特点,做一名民主型的教师,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要过死、过于苛刻,不要过于统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的、社会化的标准去评价,只能把学生已有的个性当作教育培养的出发点。

课堂教学意味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是师生心灵的碰撞,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这样,学生才能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彰显,创造性解放。教师要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建立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平等、民主的教学关系。

5、强调合作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组成一种交互的“网络”,任何人在这“网络”中都是一个重要环节,他们的作用应是平等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有个别差异,还存在知识经验的不足,这会给学习造成障碍。要有效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就有必要使学生个体联结成一个整体,使他们的个体差异、知识经验得到互补,由整体发展到促进个体进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具体学科的教学目标,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协作交流,小组讨论,进行探讨式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同时也能体现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当然,学生探究的结果各种各样,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必须作一定的评价.强调、肯定其正确的结果,指出其不足,让学生明白探究的真谛,从而避免课堂“放羊式”教学。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注重了人文内涵,有了价值观的熏陶。

6、改革教学方式

新课程认为,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替代了学生的思考和发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少主动性和自主性,完全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记忆。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可以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那种传授与接受、灌输与接收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精神性对话交流关系。在课堂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自由开放的精神状态,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在交流意见的同时,提升自己已有的感受和认识水平,从而达到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

新课程要求让过去的“讲堂”变为真正的“学堂”,教师注意把握课堂导向、流程就可以了,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解决问题,去发现问题,去发现真理,学会自己找路、走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当然,“自主”并不等于“无助”,并不等于教师就不讲,讲是为了不讲。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考虑:

(1)提示性讲解:如对文章的有关背景作简单介绍,阅读时提出启示性问题,指出问题思考的途径。

(2)释疑性讲解:孔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面对某些问题,学生在自学中讨论交流还不得解决的时候,教师需讲解,帮助其弄明白。

(3)补充性讲解:当学生交流的问题认识角度过于肤浅时,要适当地补充,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如此,语文课堂将不再枯燥无趣,学生便可真正地在课堂上享受语文。

总之,在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语文课堂的有效设计,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传统教育的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的活动教学,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外的基础教育中具有各自不同的广泛影响和作用。

集体教学以学生相同的年龄和基本相当的知识水平为标准进行编班,在教师的领导下,以统编的教材进行集体授课,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普及,较之在封建时代的个别教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它虽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基本相同编班,还不能完全做到照顾每个学生的个别特征。针对这一缺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小班授课、适当分组、增加活动、分别出题和布置作业等,尽力在集体教学中照顾个别学生的特点。这种改革是必要的、可行的。如果完全抛弃课堂教学,重走个别教学的老路,会有潜在的危险。

对于传统的集体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有人以为它是资本主义出现后,为了扩大教育的范围,培养初级人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今天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这种机械的集体教学模式所代替,应当否定和抛弃。这种思想已常常影响到我国今日的教学改革。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只看到集体教学的缺点,而忽视其中的合理因素。课堂的集体教学形式,不会因为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过时,可以改革,但不能简单地否定和抛弃。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影响,追求理想的课堂氛围不仅成为教师、也成为广大学生的强烈意愿。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心,既要排除低趣味的浅层面的无聊问答、不着边际的随便乱说、毫无效果的多媒体图形与文字、庸俗的无关教学的逗笑取乐,也要避免漫天飞舞的言不由衷的表扬,接连不断的虚伪做作的掌声、此起彼伏的插科打诨。从而在根本上摒弃学风浮躁、教风花哨的形式主义,哗众取宠的浅薄和低俗,迎合时尚的拙劣表演。那么、理想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1、以三维为整体目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多年来语文课堂单纯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作为目标的基本框架,而要求对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以及态度等进行有机的整合,体现出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课程性质。

传统的教学目标关注的是“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主要指的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而现代教学目标更为关注的是“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主要指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是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突破口。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认知冲突入手,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丰富内心体验,实施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落实三维目标。

语文知识是一种固化的形态,知识教学可像一个苹果,从教师手上传到学生手中。其实,知识是形态多样的:可以是显性,直接表述出来;可以是隐性,说不出却感觉得到。可以是活性的,处于关联之中;可以是沉寂的,相对独立。可以是系统的,形成知识体系;也可以是零碎的,吉光片羽式……知识存在的多样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说明,即便是一个比喻的教学,形态也是多样的。可以告诉学生比喻的定义,也可以举例让学生辨识,或者让学生模仿写句子,需要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掌握。

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不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而且还从根本上构建了学生多维学习的课堂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进取、开拓、创造的精神。

2、高扬人文旗帜,让课堂充满诗意。

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几乎涉及人文科学的各方面。《易·贲》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地,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明确地指出了人文的社会功效—教化天下苍生,使其“知礼仪,习人伦”。在西方,“人文”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从现代语文的教学理念看,语文也植根于人文精神。强调人道、人性尊严。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中国,礼仪之邦,自有其人文精神在。从古到今,爱国精神、仁爱之道、宽容的心、善心德行、气节操守等,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支柱。如今,古老的人文精神又注入现代化的新鲜血液。课程目标突出强调感受、鉴赏,这就闪现出人文的光芒。

过去的语文课堂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或者偏重于语言文章,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而程式化的教学训练,又泯灭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因此,要高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旗帜,注重人文精神的建构,充满和谐的人文关怀,让课堂充满诗意,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境界。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扫除一切程式和窒闷,开发创造的潜能;像诗一样激情飞扬,蕴含丰富,意境优美,充满想像和创造。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对一个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深刻、广泛。在语文学习中,要走出离开教材的思想内容、进行纯工具训练的误区,把社会的主流价值(如学会尊重、关心、合作、生存等)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通过熏陶、感染和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逐步形成。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每个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学习中,基于独特的生活经验,不同个体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不一样,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同一内容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所以,要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尊重个人的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既是提高语文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语文,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和以它为符号形成的文本,负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也融会了丰富的世界文化,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其充沛的人类智慧,辉煌的人文精神,是高中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和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体会人的尊严和价值,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和文明,培养健康高尚的精神世界。

3、突出教学过程,达到预设和生成的结合。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并促使学生善于将这些知识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形成能力,也要使学生掌握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相应的发展。作为学生,则是主体,他们在教师教导下获得知识、能力及各项品质、素养不断得到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却表现为教师的单向活动,正如有的学生归纳的:“一是灌,二是串,再不就是满堂练。”从而把学生当做听教师“讲”的机器,让学生被动接受。因而只有“教”的过程,没有或极少有“学”的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过程”,让学生认识言语世界,获得情感世界,充当学习的主人,习得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和人格的培养,乃至多元思考,发展思维,探究创新。

为了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必须对上课的教学目标进行预设,即备课。此时,往往需要考虑:学生在本课学习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然而,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有的学生已经学会。而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即动态生成的问题,却不在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之内。面对此情况,必须重新调整教学方案,将预设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机地整合成新的教学目标。既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和主动性,使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

而且,由于新课程教学的课程环境变化,如教师或学生单方向发展转化为师生多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独立变为合作,学习状态由接受变为探究,学生的学习反应由被动变为主动等等,也就使教师的教学具有创造新内容、新形式的更大、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阅读教学,传统的重要特性就是“预定性”。问题及其结论都是预先设定的。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备课中能完全预见,因为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讨论,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深入的思考,帮助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提高阅读质量。

又如写作教学,看到作文题目或相关材料后,要作出相应措施的思考:要求写什么?(审题)有什么可写?(组材)为什么而写?(立意)选什么来写?(选材)应该怎么写?(布局)主动、积极地进入构思过程。作文构思是基础,其过程要求写作者想清楚一些基本的问题,落实以上的基本环节。这些环节使构思过程变得外显,但每个环节还要明晰其操作策略,如怎么审题、怎么组材等。进一步则要使操作任务化,从事类似的认知活动。例如选材的原则是什么?是依据立意或中心。因而自身所拥有的材料不能全用,要经过精心选择。国外学生的写作过程,如美国一般安排五个阶段:预写作(包括选择话题、确定目的、形成思想),打草稿,修改,校订,发表。这样的写作过程称之为“过程写作法”。

目前,语文课堂积重难返,静态知识讲得太多,学生活动内容太少。从心理学上看,一个初中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14分钟左右,高中生为17—18分钟。过了这个时间,学生进入疲劳期,学习效果不好。活动的意义就是能给学生注意力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使学生能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倡导一篇课文、一堂课,应有一项中心活动,帮助学生适时摆脱注意力或记忆力的低迷状态,保持情绪的兴奋和思维的清晰。活动就是学生积极的休息。6—8分钟的活动,能让学生从抑制状态进入到放松的情境,从单一被动接收信息,转化为交流、合作,主动获取多方面信息。

“活动”的价值是多样的,但其根本在于展现,并让学生体验整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时比学习的最后结果还会重要。如上戴望舒的《雨巷》,就着力于“活动的意义在于过程的充分展开”,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得到充分展现,使学生对“雨巷诗人”的理解具体,对诗篇体验变得丰富,对主题的分析感觉“有法”。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种种诗歌阅读的体验,且让他们增长诗歌阅读的的种种知识。但活动要有主题,要有程序,还要形成可接受情境。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高中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其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其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要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教学活动与人的素质发展之间的关系,瑞士皮亚杰、苏联维列鲁学派、美国杜威等人做过系统研究,肯定学生自身活动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学生的素质主要是在自己能动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比如,在克服困难的活动中形成意志品质,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学习人际交往能力,在培养思维品质中发展思维品质,如是而已。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游水是在水里的事,便须在水里学,水里教。”(《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7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又因为新知识与经验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包括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要充分发挥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做到乐意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积极探求主动学习的方式。如练习,可以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自定目标,自由选择难易和是题量;可以根据学习兴趣的不同,自由选择内容和形式。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和学习策略,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中有内存动力的支持,才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促进自主发展。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竞争式学习”而言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高中语文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的目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等方面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式的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具有很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针对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而提出来的。在现实的教学中,不能、也不可能长期地使用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要研究实际的学情,在不断研究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和运用的同时,必须有效地运用各种传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真正的自主学习,应该在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确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学习进展、方法进行指导;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测、评价、补救。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互动,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意志顽强基础上的肯学,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基础上的会学。而不是放任自流地学生单方面学习,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方法指导,没有关键点拨。

学生在各种情境和时空中,在活动中学习,在交流讨论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学习成果的展示,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为广阔的创造性、实践性。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须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共同提高。但合作学习必须掌握规则,既有明确的分工合作,使每个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有独立思考,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也要精心选择内容,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发现,把其间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使学生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在学生合作学习时,不能袖手旁观,要深入进去,掌握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乃至效果。必要时,还得耐心地进行引导、点拨,或就势组织更深入的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高中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能力,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脉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提高思考力和创造力。探究性学习在内容、形式、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开放性。要紧紧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突出语言的运用,以培养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为了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实效,要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分析、筛选信息,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实践活动,解决问题;拥有探究的自主权,自主选择时间安排、主题确定、研究角度、方法运用、结果检测、表达方式等。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自觉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探究,更是师生双方在民主气氛中的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探究。探究需要自我思索,也需要借助外力。学生应该带着问题,作深度思考,凸现其价值,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方法思考,进而促使语文学习活动的系列化或研究化,还可将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究能力八。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不仅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还可向其它领域不断拓展,不断延伸,形成自主探究的崇高境界。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主要目标形式的教学。其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启发、诱导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开展有目的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以实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善于营造自由、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展示意见,激发学生真正有价值意义的探究兴趣。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切合文本内容特点,切合语文学科实际,真正落实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智慧、素养上。

探究式教学,课堂表现形式是师生共同讨论并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如《项链》,讨论丢项链对玛蒂尔德来说是“断送”还是“拯救”?假若作家不用意料之外的结尾方式点明真相,而是在情节开展中讲明。如,玛蒂尔德借项链时,福雷斯蒂埃夫人讲明,可以吗?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并解决,不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训练学生推断想像能力;还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启发健康的情感价值观。

探究不能脱离文本,文本与读者相辅相成。在西方文艺批评史上,“形式主义批评”和“诠释学”均强调研究文本;作为反拨,“接受美学”流派又突出研究读者。两种观点均有偏颇之处。因此,将“文本”与“读者”辩证统一才是最可取的。语文教学的“接受者”是中学生。他们阅历还不太丰富,鉴赏水平有待于提高,更重要的首先是学会聆听、领悟和提高,而不是那些啼笑皆非、甚至匪夷所思的“创造性”误读。文本解读虽有主观无限性的一面,也有客观有限性的一面,必须由“多元”进入“一元”。

探究可提倡一些“微观”的方面,如炼字炼句的探究。阅读教学中,常常过分甚至片面强调“整体感知”的宏观把握,主张淡化甚至否定具体分析的微观理解。对于阅读能力还不太高的中学生来说,具体分的空中楼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式的探究必不可少,不可等闲视之。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不仅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方法,就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所以,教学的方式、方法(包括学习的方式、方法)具有多样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指教学有规律,具有一定的法则、原理;“教无定法”指的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灵活多样。这是由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联系的活动形式和性质的多样性决定的。特别是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更决定了语文方式、方法语文的丰富性。就具体的学习方式、方法而言,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存在恒定不变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能普遍适合于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并足以让他们追逐。

课堂要切实开展语言学习和训练,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价值:就语文课堂价值追求和目标定位说,从过分强调情意价值的培育转而为追求知识、能力和方法的教学;就教学内容言,从片面强调“量”的拓展转而为“质”的精深;就学习方式言,从片面强调小组合作转而追求个体自由独立的研读;就教学手段言,从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转而回归朴实的语文学习。(严华银《三位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实现方式》2010年《中学语文教学》7期)

让小课堂联系大社会,扩大视野。课堂教学是基于学科教材展开的教学活动,但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不应囿于教材的学习内容,应试大胆拓展学习资源。可以创新学习载体,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求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注意拓展迁移,强化内引,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课堂中来;强化外联,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社会生活中;通过和社会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扩大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于语文教学有效课堂的思考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微课在语文课中引发的多元效应
低效和无效的十种课堂
评课用语
有效课堂应该体现生本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