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理】大气的核心知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吸收很少,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达地面。

2)反射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最为强烈。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主要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会将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到宇宙中去,这种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3)散射作用:空气分子和微尘把太阳辐射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从而削弱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都是大气散射的结果。红绿灯的颜色选择也与散射作用有关。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地面又向外辐射热量,对流层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将一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大气逆辐射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保温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与大气保温作用的强弱密切相关。

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太阳辐射)、海拔、洋流、海陆差异、下垫面、大气运动等。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暖流增温、寒流降温;陆地热容量小、增温降温快,海洋热容量大、增温降温慢;冰雪反射作用强,导致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等。一般而言,任何地区气温的高低变化,都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4.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垂直变化(对流层):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垂直递减率)。

②世界气温水平分布: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存在差异。

③中国气温水平分布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原因:北方纬度高,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且冬季白昼时间短,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气候的寒冷;受重重山岭的阻拦,冬季风对南方地区影响小。

 

5.逆温现象

在对流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或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6 /km,称为逆温现象,成因有以下几种:

①辐射: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温下降较慢。

②平流: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空气之上,其下层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

③空气下沉:常发生在谷地,谷底较暖空气上升,山坡冷空气下沉到谷底,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又称为地形逆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届一轮复习—大气的垂直结构和大气受热过程(课件 讲义 练习)
地理常识
考点09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考点练习
SYAU农业气象学--小题
关于日较差的问题
林线与林线倒置0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