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汇编(一)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合儒家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 主要学派:儒家、道家(__)、法家(韩非)墨家(墨子)

2 儒家思想的演变:

 

时代

著作

重要思想主张

孔子

春秋

 

"圣人"

《伦语》

《诗经》《书》《礼》《易》《乐》

《春秋》

a“仁”者爱人(核心)

b为政以德(民本思想)

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

 

孟子

战国

 

"亚圣"

《孟子》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

A 仁政,省刑罚、薄税

B“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性善论

荀子

战国

 

儒家学说集大成

《荀子》

综合儒家、法家、道家思想

A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B 君民关系:“舟水关系”

C 性恶论:但通过礼义、法治改造成君子、圣人

D 主张“人定胜天”

(三)历史评价:

1 性质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突出了古代中国特有的民本思想。

2作用:a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推动了文化主流思想儒家形成

      b 推动古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统地位形成

(一)前提条件(西汉时期)

经济上:西汉时“文景之治”,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

(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

1董仲舒:著作《春秋繁露》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

2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主张:

  a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b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c 提出“三纲五常”出世道德标准,并主张“孝道”为“天经”“地义”。

3 汉武帝的举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历史影响:

1 西汉儒学特点:儒学神化体系形成。糅合道家、阴阳家思想,用“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把君权、神权、父权、夫权贯穿一起的神学体系。

2 作用:

a 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b 保证中央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僚素质

c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巩固儒家文化的地位

 

三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

(一)儒学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始融合……

2 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

3 唐朝时期,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并重注《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发展。

(二)宋明理学概况: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特点

程颐

程颢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世界先理后有物

B “天理者,人伦也”,天理就是纲常道德

 

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世界先理后有物

B “天理者,人伦也”,天理就是纲常道德

C“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

客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

 

“心学”

A“宇宙便是吾心”: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B“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存心灭欲”

明朝

主观唯心主义

(三)评价:

1性质特点:理学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进程,形成了儒学理论的哲学体系。

2作用:为中央集权政治服务+ 严格礼教严重束缚人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

 

四、明清时期传统主流思想批判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社会力量产生……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反对传统思想出现:

 

(二)概况:明清时期的四大思想家

 

  

李贽

《藏书》

《焚书》自称异端

A 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子标准

B 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C 万物皆生于两,男女平等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A 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

B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 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

《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王夫之

《读通鉴论》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A 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

B 认识论上,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天命论”、“生知论”,主张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

(三)历史意义

1 ~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后早期市民的进步思想。

2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 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一)
必修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史学家班固撒了个谎, 让中国2000年哭笑不得
儒家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