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省潍坊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高三10月份阶段检测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I卷(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省某市(34°N,117°E)长跑比赛于北京时间某日11:40鸣枪开赛。下图中,图甲为某运动员比赛中经过图乙中某点时的即时素描图,当该运动员到达该点时,其身影向正北并大致与身高相等。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比赛已进行约(    

A.52分钟       B.42分钟       C.32分钟       D.22分钟

2.该运动会举办的日期可能是(    

A.2月23日     B.5月3日      C.8月3日      D.11月3日

下图为3月21日至5月11日南方11省(区、市)区域历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 2016年我国南方11省(区、市)降水量与常年平均值比较显示出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降水集中在春季

4.造成1973年和2016年我国南方11省(区、市)远高于常年平均值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气旋

右图为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如果以月降水量小于100毫米为雨季结束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结束越晚

B.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8月江南降水量小于辽河流域

D.江南地区雨季结束早于江淮流域

6.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强,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都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下图为某生态城市3月底的平均气温及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7题。

7.丙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公园绿地

     右图示意某区域高空700hPa等压面的高度空间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和①点对应的近地面相比,②点对应的近地面气压(    )

A.较高          B.较低           C.相等          D.不确定

9.③点对应的近地面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0——11题。

10.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①国土面积狭小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⑥河流短小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1.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⑥从邻国调水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图甲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    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

13.图乙中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

湿的海岸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在南美洲回归线附近A海岸带缺失红树林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14.图乙中A海岸带缺失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易导致海水侵蚀严重              B.降水减少,气候更干旱

C.海水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增强        D.海洋渔业资源增多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地表层岩石(    

A.岩石较松软                      B.有气孔和填充物

C.成因上属于岩浆岩                D.大理石资源丰富

16.图中丘陵主要是由(    )

A.外力堆积形成                    B.内力挤压褶皱弯曲而成            

C.断裂抬升形成                    D.外力侵蚀作用形成

图示国家西部海岸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读下图完成17——19题。

17.图示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海湾                     B.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首都选址的主要原因地形平坦             D.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18.“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A.水土流失严重,入海河流泥沙含量大      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16.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A.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          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      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下图是渭河某河段干流河漫滩颗粒物平均半径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20——21题。

 

20.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月份中渭河输沙量最大的是(    

A.7月           B.5月           C.1月           D.9月

2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流流向是从东向西              B.甲河段易形成三角洲

C.支流坡度小于干流坡度            D.①处颗粒物主要源于支流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22——24题。

22.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1800-1900      B.1900-2000      C.2000-2100    D.2100-2200

23.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 喜湿    B.喜阴喜湿      C.好热耐旱     D.耐寒好旱

24.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全球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试图进行相关性量化分析,并构造如下图的模型。据此回答25——26题。

 

25.若从M量按箭头方向数值变小,则M要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沿纵轴方向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②沿横轴方向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③山地海拔相等,纬度越高其白然带数目越少

  ④纬度相等,且数值较小,山地海拔高度越高,自然带数目越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下图为某城

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28.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      D.文化水平

“棒棒工”是对重庆市一个特定劳动群体的称呼。他们爬坡上坎,以棍棒、绳索为劳动工具,帮人搬运货物,为千家万户提供便利。下图为1960——2020年重庆市棒棒工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29——30题。

 

29.早期影响重庆市棒棒工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30.造成2000年以来重庆市“棒棒工”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B.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C.城市人口老龄化                  D.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

31.图甲为我国华南地区图,图乙为北京和昆明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指出昆明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3分)

(2)与北京相比指出昆明的气温与降水特点。(5分)

(3)昆明所在地区春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少,从大气环流、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少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春季更显干旱”的其他自然因素及其作用。

 

3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显示的是_________半球,当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流向与FGB洋流流向相反时,南亚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_,简述该盛行风的形成原因。(4分)

(2)正常年份,_________(字母)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简述其形成原因。也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海面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减少,这最有可能发生了_________现象。(4分)

(3)洋流G每年的6, 7, 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3. 下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问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过程。(3分)

2)指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说明短时期内对C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2分)

3)某勘探队在乙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指出自下而上钻取的沉积物的顺序,并说明理由。(3分)

4)调查发现丁处渔业资源丰富,分析形成原因。(2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

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

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

岁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铃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年铃中位教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2011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1)材料二中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或地区)是_________ 。(2分)

(2)有的专家则预测未来十年内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会出现下降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请

分析下降的原因。(2分)

(3)随着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农民进城落户更加便捷。据此分析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人口迁移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3分)

 

 

 

 

 

 

 

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5 CDBAD   6-10CDBDD    11-15AACAA   

16-20 DBBCA   21-25DABCB   26-30DBCAD

31.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分)

(2)气温特点:冬季气温高于北京(或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于北京(或夏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比北京小(或气温年较差小)。(3分)

降水特点:降水总量大于北京(或降水总最大).降水季节变化小于北京(或降水季节变化小)。(2分)

(3)昆明位于云贵高原内部,海拔高,春季季风势力弱,影响小,降水少。(2分)

其他因素及作用: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多溶洞暗河,下渗严重,地表水留存少;气温回升快,热发量较大。(2分)

32. (1)南  西南风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 (4分)

(2)A,此地盛行东南信风,为离岸风,把表层海水吹走,底层海水上泛补偿,把底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厄尔尼诺(4分)

(3)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较大。(3分)

33.(1)内力作用导致岩层受挤压,形成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易受侵蚀;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侵蚀成谷地。(3分)

(2)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岩浆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导致大气中凝结核增多,短时期内降水可能增多。(2分)

(3)粘土、粉砂、砂、砾石 流水沉积的特点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C处初为河口下游,后为河口上游,所以沉积物是越向上部,颗粒越大。(3分)

(4)位于河流入海口,海水较浅,水温适宜;入海河水将陆地上大量营养盐类带到此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鱼类饵料丰富。(2分)

34. (1)德国(2分)

(2)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由单独二孩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的回升,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下降。(2分)

(3)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向东部地区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市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考高一、高二地理试题_
【决胜高考2013】6年高考地理 母题精解精析 专题3 地球上的水(教师版)
【选考专题】高中选考地理复习限时精练(十五):气候类型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考地理试题
周清试题:疫情高二地理周清卷三(4.26)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自然地理>(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