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物理2013高三一轮复习【匀速圆周运动及其应用】课时卷(带详细解析答案)
1、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的角速度一定大
B.线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C.角速度大的半径一定小
D.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解析
选项
个性分析
A错误
由v=ωR得ω=
,故只有当半径R一定时,角速度ω才与线速度v成正比
B错误
由v=
得T=
,故只有当半径R一定时,周期T才与线速度v成反比
C错误
由ω=
知,只有当线速度v一定时,角速度ω才与半径R成反比
D正确
由ω=
得T=
,故周期T与角速度ω成反比,即角速度大的,周期一定小
答案 D
2、一个环绕中心线AB以一定的角速度转动,P、Q为环上两点,位置如图4-3-1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B.P、Q两点的线速度相等
C.P、Q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1
D.P、Q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1
解析 P、Q两点的角速度相等,半径之比RP∶RQ=Rsin 60°∶(Rsin 30°)=
∶1,由v=ωR可得vp∶vQ=RP∶RQ=
∶1.
答案 AD
3、如图4-3-15所示,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细线拴在同一点,并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它们的   (  ).A.周期相同
B.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角速度的大小相等
D.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解析 设圆锥摆的高为h,则mg·
=m
=mω2r=m
2r=ma,故v=r 
,ω= 
, T=2π 
,a=
g.因两圆锥摆的h相同,而r不同,故两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不同,角速度的大小相等,周期相同,向心加速度不同.
答案 AC
4、如图4-3-1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环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环,则其通过最高点时   (  ).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0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解析 小球在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环,则圆环刚好对小球没有作用力,小球只受重力,重力竖直向下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g,再根据圆周运动规律得a=
=g,解得v=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绳模型).
答案 CD
5、全国铁路大面积提速后,京哈、京沪、京广、胶济等提速干线的部分区段时速可达300公里,我们从济南到青岛乘“和谐号”列车就可以体验时速300公里的追风感觉.火车转弯可以看成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速度提高会使外轨受损.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外轨受损这一难题,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适当减小内外轨的高度差
B.适当增加内外轨的高度差
C.适当减小弯道半径
D.适当增大弯道半径
解析 设火车轨道平面的倾角为α时,火车转弯时内、外轨均不受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 α=m
,解得v=
,所以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外轨受损这一难题,可行的措施是适当增加内外轨的高度差(即适当增大角α)和适当增大弯道半径r.
答案 BD
6、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经过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1年9月29日晚21点16分发射升空.等待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对接.“天宫一号”在空中运行时,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天宫一号”所受合力可能是下图中的                                                                                      (  ).
解析
答案 C
7、如图4-3-17两段长均为L的轻质线共同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距也为L,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率为v,两段线中张力恰好均为零,若小球到达最高点时速率为2v,则此时每段线中张力大小为                                           (  ).A.
mg               B.2
mg                C.3mg               D.4mg
解析 当小球到达最高点速率为v,有mg=m
,当小球到达最高点速率为2v时,应有F+mg=m
=4mg,所以F=3mg,此时最高点各力如图所示,所以T=
mg,A正确.(极限思维法)
答案 A
8、汽车甲和汽车乙质量相等,以相等速率沿同一水平弯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甲车在乙车的外侧.两车沿半径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和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小于f乙
B.f甲等于f乙
C.f甲大于f乙
D.f甲和f乙大小均与汽车速率无关
解析 根据题中的条件可知,两车在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地面对车的摩擦力用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F向=f,又有向心力的表达式F向=
,因为两车的质量相同,两车运行的速率相同,因此轨道半径大的车所需的向心力小,即摩擦力小,A正确.
答案 A
9、如图4-3-18所示,螺旋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P、Q为对应的轨道最高点,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且能过轨道最高点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的线速度vP>vQ
B.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的角速度ωP<ωQ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aP>aQ
D.轨道对小球的压力FP>FQ
解析 本题考查圆周运动和机械能守恒,中档题.轨道光滑,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支持力时刻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不做功,A错;那么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有vP<vQ,在P、Q两点对应的轨道半径rP>rQ,根据ω=
,a=
,得小球在P点的角速度小于在Q点的角速度,B正确;在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向心加速度,C错;小球在P和Q两点的向心力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即mg+FN=ma向,可得P点对小球的支持力小于Q点对小球的支持力,D错.
答案 B
10、乘坐游乐园的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轨道运动(如图4-3-1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
B.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但压力一定小于mg
C.人在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D.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解析 人在最高点如果速度较大,就会产生对座位的压力.并且压力也有可能大于mg而不致于掉落,故A、B均错;人在最低点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处于超重状态,C对;在最低点满足N=mg+m
>mg,D对(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杆模型).
答案 CD
11、某游乐场有一种叫“空中飞椅”的游乐设施,其基本装置是将绳子上端固定在转盘的边缘上,绳子下端连接座椅,人坐在座椅上随转盘旋转而在空中飞旋.若将人和座椅看成是一个质点,则可简化为如图4-3-20所示的物理模型,其中P为处于水平面内的转盘,可绕竖直转轴OO′转动,设绳长l=10 m,质点的质量m=60 kg,转盘静止时质点与转轴之间的距离d=4 m.转盘逐渐加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质点与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不计空气阻力及绳重,绳子不可伸长,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质点与转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转盘的角速度及绳子的拉力。
解析 半径R=d+lsin θ=10 m
由受力图可知:
FT=
=600×
=750 N
F=mg tan θ=450 N
由F向=ma向得
a向=
=7.5 m/s2
a向=Rω2
ω= 
 rad /s
答案
 rad /s 750 N
12、如图4-3-21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
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L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点水平飞出.今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ΔF.改变BC的长度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的ΔF-L图像如图4-3-21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 m/s2)
图4-3-21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的离地高度为0.8 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的水平距离为2.4 m,求小球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
解析 (1)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D=
gt2,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x=vDt,
得:vD=
=6 m/s.
(2)设轨道半径为r,A到D过程机械能守恒,有:
mvA2=
mvD2+mg(2r+L),                                             ①
在A点:FA-mg=m
,                                           ②
在D点:FD+mg=m
,                                                ③
由①②③式得:ΔF=FA-FD=6mg+2mg
由图像纵截距得:6mg=12 N,得m=0.2 kg,
当L=0.5 m时,ΔF=17 N,解得:r=0.4 m.(杆模型)
答案 (1)6 m/s (2)0.2 kg 0.4 m
13、如图4-3-10所示为一种早期的自行车,这种不带链条传动的自行车前轮的直径很大,这样的设计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速度                     B.提高稳定性
C.骑行方便                     D.减小阻力
解析 这种老式不带链条的自行车,驱动轮在前轮,人蹬车的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由v=ωr可知,车轮半径越大,自行车的速度就越大,所以A正确.
答案 A
14、如图4-3-11甲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4-3-11乙所示).
图4-3-11
(1)若图乙中示波器显示屏上横向的每大格(5小格)对应的时间为5.00×10-2 s,则圆盘的转速为________转/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测得圆盘直径为10.20 cm,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1)从图乙可知圆盘转一圈的时间在横坐标上显示22格,由题意知图乙中横坐标上每小格表示1.00×10-2 s,所以圆盘转动的周期是0.22 s,则转速为4.55转/s.(2)反光引起的电流图象在图乙中的横坐标上每次一小格,说明反光涂层的长度占圆盘周长的
,为
 cm=1.46 cm.
答案 (1)4.55 (2)1.46
15、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4-3-12甲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α角的方向以速度v0抛出,如图4-3-12乙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                                                                      (  ).
 
甲              乙
图4-3-12
A.
             B.
           C.
                 D.
解析 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曲率圆的P点可看做该点对应的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圆周运动规律知:mg=
,解得ρ=
.
答案 C
16、如图4-3-13所示为某种鱼饵自动投放器中的投饵管装置示意图,其下半部AB是一长为2R的竖直细管,上半部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弯管,管口沿水平方向,AB管内有一原长为R、下端固定的轻质弹簧.投饵时,每次总将弹簧长度压缩到0.5R后锁定,在弹簧上端放置一粒鱼饵,解除锁定,弹簧可将鱼饵弹射出去.设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对管壁的作用力恰好为零.不计鱼饵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且锁定和解除锁定时,均不改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的速度大小v1;
(2)弹簧压缩到0.5R时的弹性势能Ep;
(3)已知地面与水面相距1.5R,若使该投饵管绕AB管的中轴线OO′在90°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转动,每次弹射时只放置一粒鱼饵,鱼饵的质量在
m到m之间变化,且均能落到水面.持续投放足够长时间后,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S是多少?
解析 (1)质量为m的鱼饵到达管口C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
则mg=m
                                                                                                   ①
由①式解得
v1=
                                                                                                                ②
(2)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鱼饵的机械能,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p=mg(1.5R+R)+
mv12                                                                                                                                                                 ③
由②③式解得
Ep=3mgR                                                                                                          ④
(3)不考虑因缓慢转动装置对鱼饵速度大小的影响,
质量为m的鱼饵离开管口C后做平抛运动,
设经过t时间落到水面上,
离OO′的水平距离为x1,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4.5R=
gt2                                                                                                                                                                                                        ⑤
x1=v1t+R                                                                                                                ⑥
由⑤⑥式解得x1=4R                                                                                         ⑦
当鱼饵的质量为
m时,
设其到达管口C时速度大小为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p=
mg(1.5R+R)+
v22                                                                                                                                                     ⑧
由④⑧式解得v2=2
                                                                                         ⑨
质量为
m的鱼饵落到水面上时,
设离OO′的水平距离为x2,则
x2=v2t+R                                                                                                                ⑩
由⑤⑨⑩式解得x2=7R
鱼饵能够落到水面的最大面积
S=
(πx22-πx12)=
πR2(或8.25πR2).
答案 (1)
(2)3mgR
(3)
πR2(或8.25πR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圆周运动典型基础练习题大全
2017高中物理(人教版)高三备考 强化训练10 匀速圆周运动 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公式理解 计算 应用
丰台二中 06-0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练习(物理)
2019年高考物理专题分类练习卷:4.2圆周运动-4a4061ed3151472f9e0216a089b3672e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