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之声《央广新闻》中听到,昨天,富士康昆山工厂建成23年来首次向媒体开放了其保密车间。富士康科技集团总经理游象富在昆山表示,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富士康昆山厂区工人已经从2013年的11万人,锐减到现在不足6万人。

在目前制造苹果系列产品的“保密车间”里看到,被他们称为“工业4.0”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正在工作,在其中一个生产流程中,15台设备在3名工人看护下,一天就可以生产130万件中间产品,完全颠覆了以往几百名工人,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接力作业的印象。

智能化生产后,原来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呢?游象富称,2013年富士康昆山工厂工人大约为11万人,而目前只有约不到6万人。也就是说,近三年时间,富士康昆山工厂裁掉、或者以其他方式安置了近一半的员工。游象富介绍,减员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发展战略的考虑,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劳动力成本攀升,让他们意识到使用机器人更高效。

与人力相比,肯定是机器人更便宜、更好用。具体讲,机器人的优势可以体现在“特听话”、准确度高、承载压力大、适宜高危险环境、工作时间长等多个方面。现在一名普通工人的工资约5万元一年,而一个工业机器人市价约12万,通过改造,机器人完全可以代替多名工人操作,而且与一线生产工人的8小时工作制相比,这些机器人可以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据说采用机器人抛光后,富士康产品抛光成品率可从87%提高到93%,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目前,富士康的工人队伍中多是出生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年轻人,长期重复简单的劳作使他们压力倍增,才出现了员工N连跳。现在,富士康正在通过采取大范围涨薪、大规模迁厂、提高一线员工工资等举措,避免悲剧重演。而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或许真的能使富士康从类似“麻烦”中摆脱出来。

但与这些机器人直接相关的,莫过于生产一线的那些年轻人。此时此刻,他们既渴望机器人的到来能将自身从单调、枯燥的生产一线中解放出来,却又不能不顾虑可能被机器人“替代”的恐慌和不安——“狼来了!”。假如说一条装配线上原来需要10位工人,如果这条装配线换成使用机器人,就意味着这10位工人将失去工作。短期来看,“机器人战略”势必伴生着一批生产工人的下岗。只是和利润相比,资本家们会关心工人们的生存吗?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201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