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太极经典拳论,浅探太极云手

弘扬扎西精神、传播扎西拳艺

月亮升起来 音乐: 阿鲁阿卓 - 相濡以沫


读拳论,探云手

作者:潘平丽

         记得2014年初春追随扎西师奶到陕西杨凌学拳,师奶讲云手一式时说,云手表面看很简单,真正能练上身的人没几个人。不要小看云手,里面含有拳经拳道呢!她说至今不忘师父(赵斌先生)讲,练云手一通可百通,太极得来不费功。师奶没事常练云手,生病下不了床不能打拳,坐在床上或凳子上也要练云手。病情恢复快,医生感叹神奇。她老人家要求大家重视云手,把云手带着走,走到哪里练到哪里。

         恩师李海水先生把云手编入练功十八式,要求弟子及学子把云手作基本功天天习练。今天读先贤们的太极经典理论,对师奶和师父的良苦用心似乎有所顿悟。现分享与大家,以求师、友们多多指教。

     

  一探云手的手眼身步法

         要探知云手的奥妙,先要了解云手的手眼身法步。根据恩师实训讲解和神鹿太极课堂讲解总结如下:

步法,云手是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里唯一侧行步。基本步型是大马步和小马步,步法要领是点起点落,轻起轻落,缓起缓落,两脚如同翘翘板。步随身换,虚实分明,实两端,虚中间。在两端时,气沉丹田,贯到涌泉,才能力起于脚发于腿上至腰脊,运到四肢,用到一点。这是杠杆原理的运用。

身法,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胯根后收,命门后撑,形如坐凳,带着凳子行拳。以腰为轴,腰转胯微转,腰转到东南45度(或西南45度)脚动手动腰不转,裆下有桥尾闾平移。三圈掤满,五弓齐张。

眼法,眼引手走,眼从手腕平视前方。目随势注。神意内敛。

手法,肩催肘,肘催手,节节贯穿。劲别清晰,劲势流畅。

二探云手劲力运转

          根据《感》书及李海水先生实训讲解下面对云手的劲力运转归纳总结如下:

云手劲别有掤挒按採,掤劲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劲之首,称之为母劲。其余七种劲别都是掤劲衍变出来,运行中都含掤劲。云手接手就是掤,从东南45度开始由里向外由下向上随腰转直掤到手指至身体中线侧。劲点从小臂外侧桡骨移至手腕。劲势圆和流畅。《杨氏老谱秘传太极八法》(《破译中国太极拳》第225页)说,“掤劲,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力,次要顶头悬,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可知掤劲的要领和厉害。杨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杨班候的经典拳经“十八在诀”(太极拳谱第218页)说,“掤在两臂要圆撑”这圆撑大有讲究,它不仅表现在腕、肘、肩要圆撑,背与肩臂也要圆撑,手与命门也要圆撑,周身都要圆撑。这个掤劲还要贯穿到整个云手中的挒按採抄中,云手时,整个人如同一个大圆球在滚动,所向披靡。练云手就是在练掤劲,这就是历代宗师重视云手的原因。难怪师奶和师父传拳时一再强调要单练云手,常练云手的用意。

       什么是挒劲?挒是扭转、转折的意思。“十八在诀”说,“挒在两肱。”肱骨是连接肩与肘的骨头,挒劲是向下向外再向上弧形转折之劲,指挒开,撕开,劲力是斜向上的。云手时,当两手指上下对着在中线两侧时,由掤转挒,随腰转挒中有掤,劲点由大鱼际手腕到到手背再到小鱼际掌根,当腰转到西南45度(或东南45度)时,挒劲最大,手掌内旋翻转变为按。整个过程是肩催肘催手节节贯穿完成。

         云手的按在东南45度(或西南45度),是向前向下的劲。“十八在诀”说,“按在腰功”。当挒完至西南45度(或东南45度)翻手为按。按就要提起右脚(或左脚),如何提脚呢?此时腰不转,但腰要内动,带脉打开饱满,腰劲十足,实右脚右腿右腰,将左腰左腿左脚托起,杠杆原理实送虚,即右腰催左腰催左胯追左膝,膝领起脚。使脚轻起轻落,点起点落。按的劲点在掌根掌沿。

         云手按就接着採,按採不转腰都在两隅,即西南45度(或东南45度)上手翻手按后就接採,下手就外旋上提,手一上一下时,脚就随手採落点地。“十八在诀”说,“採在十指”。採时劲点虽在掌根和掌心,但因下採时对应脚是实脚,此时气沉丹田,落入涌泉,肩胯齐松沉全身放松长呼一口气,使实脚实中有实在涌泉,增大了地面反弹力,使力从下向上运到四肢,灌到指尖上。故採时用到了手指。

       採完,接着手就微外旋虎口向身体中线抄,抄不属八种劲法,其劲点在虎口和桡骨近腕部。其攻防含义是防守护裆腹。

三探云手撤招衍变

        杨班候宗师“十八在诀”说,“进在云手”,指凡向前进攻手或臂的技术动作都离不开云手的掤挒按採抄。读《感》知,利用云手套路,通过身体旋转用两臂缠绕,云拨,上扬下挫之法,破对方来力,护己中线,在顺化中攻其胸肋,连防带打,化中有发。《感》书中歌诀:“掤挒按採抄手回,全凭腰脊圆转催。起脚落步侧行进,乱环缠绕粘黏随。”

        恩师李海水先生称云手为技击之母。由云手可撤招衍生出野马分鬃。故有把野马分鬃称为云手的变势。《感》指出:云手走横开步,两臂主云拨、缠绕、折叠之势。野马分鬃走连环前进步,劲别有掤挒採,主採挒转化之劲力。

       野马分鬃掤劲劲点在前臂外侧,挒劲劲点先在肱骨顺达桡骨和指稍。採时劲点在掌根和掌心。

       野马分鬃攻防在于连环上步,意在封锁,踩踏对方下盘,助採挒之势直逼对方胸、腋旋挒出去。因心法不同,云手才衍生出了野马分鬃。

        以上仅为自己学习理论的心得体会,请师、友们多多指教!谢谢!

李海水老师创编的练功十八式(潘平丽演练)

重庆酉阳辅导站集体训练片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扎西大师教拳语录
【微信课堂】听扎西老师讲拳:第8课(手挥琵琶)
〔转帖〕论太极拳"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
阿福说内家拳之 太极拳入门第六要:节节贯穿的真谛
转载]练习整劲的秘诀(无为太极)
整劲速成秘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