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里的神魂魄意志等同于人类的精神吗

人体有大脑,它是我们身体充满智慧的司令部,它发布一切命令,指挥身体各部位协调运行。当人们在野外突然遇到一只老虎,大脑会立刻发布一道命令:上树!于是手脚并用,飞快爬上的旁边的大树,气得老虎干瞪眼。

我们说中医藏象系统是个完全独立的生理系统,它具有一般生理系统的所有特点,其中也包括精神,所以它也应该有一个类似大脑一样的智慧司令部,这个司令部就在五藏中,五藏就是藏象系统的大脑,它有五种精神形式可以与肉体发生联系,那就是神魂魄意志,这就是五神。

但关于五神的定义,《黄帝内经》中并没有讲清楚,或者说它的定义今天的我们很难理解:

神:“两精相博谓之神”

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魄:“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意:“心有所忆谓之意”

志:“意之所存谓之志”

大家知道,神魂魄经常在民间宗教里出现,比如说,中国民间就用魂魄来解释鬼,说人死之后魂魄就变成了鬼。《楚辞·国伤》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此时的神魂魄就是宗教意义的词汇。

但将神魂魄用在医学上,就让人摸不着边际了。现在人们基本上将藏象五神理解为人类的精神,即大脑产生的精神。《简明中医辞典》是这样来定义神的:“神,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狭义指思维意识活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而张介宾在《类经》中又说:“魂魄志意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也就是说藏象五神及七情志都是“神”的某种表现,而“神”则等同于人类大脑产生的精神。

目前中医学界依然以人类精神现象来解释神魂魄等,认为五藏病变可以影响神魂魄等,例如,“肝藏血,血舍魂”的解释是这样的:因为肝主血,肝脏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身血液流通,会导致许多病症。肝血不足常见的症状有:精神萎靡、健忘失眠、多梦、癫狂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魂不附体,进而证明《内经》关于魂的记载其实与人类精神表现是一回事。

但这类解释很难让人信服,因为这些症状在其它藏器的病变中也有类似反映,例如,肾阴虚最常见的就是失眠多梦,心气血不足也会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精神萎顿等现象。再比如说人的癫狂,就是精神失常,在肝病中可见,《灵枢·本神》说:“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不精就是精神不振,不正就是神识混乱、妄行癫狂。但这类病症在心病中同样可见,古代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喜极过度而伤心,心受伤则神志不清,行为癫狂。

我们认为,五藏神(神魂魄意志)都归于“神”的范畴是可以理解的,但将它们说成等同于人类大脑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却难以接受。理由如下:

第一、五神与人类大脑意识产生的系统不一样。人类的意识产生于解剖系统的大脑,而五藏神则生成于五藏。我们在以前曾经说过,解剖五脏并非藏象五藏,五藏的位置在人的腰部,它不对应人体解剖器官。由此可见,五神与大脑精神完全产生于两个不相同的系统中。

其实在中医里很少讲到大脑,更很少提及大脑的精神作用,只在奇恒之腑中提到脑,但对于脑的生理作用和精神作用几乎没有讲。在其它篇章中,偶有“精明之腑”论,但也不能肯定指的就是大脑,也许指的是眼睛。其实,中医的理论构架中核心是藏象,在理论框架里,没有给人类大脑留出多余的空间。

第二、五藏神独立于大脑。《灵枢·天年》说:“(人)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出二层意思:一、神气可以离开形体,所以当达到天年以后(120岁),神气就离开了形体。而大脑意识永远无法离开大脑,没有了大脑,就谈不上意识。二、神气离开形体,形体可以继续存在(指的是尽天年的老人),所以经文用了“独居”两字。当神气离开了人体,形体活着就会有思维、意识、情绪。所以我们认为,五藏神与大脑意识不是一回事。

现代医学中有一种人,名为“植物人”,由于种种原因,大脑死亡了,此时“植物人”完全没有意识、思维、情感等人类精神活动。但他的五藏系统却可能并未受损,依然在运行着。此时,“植物人”光有五藏神存在,而没有大脑精神活动,这也说明五藏神与大脑意识不是一回事。

第三、五藏神不等于情志。《阴阳应象论》说:“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喜怒悲忧恐属于人类的情感变化,它们产生于大脑。人们由此而证明五藏神等同于大脑意识。但我们认为,五藏神与七情志并不等同。

从《黄帝内经》中可得知,人的情志首先影响气,而气在经络中运行,经络又属于藏象系统,因而情志可以通过气、通过经络而影响到五藏神。这在《内经》中有大量的记载: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气)……暴喜伤阳(气)”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

 当五藏神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异常时,也首先影响气,进而通过气、经络而影响到人类的情志。这在《内经》中同样有大量的记载:“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神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从上面的图示中可以看出,五藏神与大脑精神本来相互独立,只是因为气的存在,才使二者发生了联系,气是中间的桥梁,五藏神与七情志通过气而相互影响。中国和朝鲜中间有条鸭绿江,江上有座桥,两国由此而往来,相互影响促进,但它们永远是平等的两国,绝不能划上等号。所以尽管两者有联系的渠道,但藏象五神却永远并不等于七情志,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将“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中的“生”字,改为“控”,可能更符合中医的整个系统,五藏神控制着人类的大脑精神活动。

第四、藏象精神主体出现在人类生命中的时间与大脑精神不同步。《灵枢·天年》说:“何者为神?……气血已和,营卫已通,五脏(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里讲到了藏象精神主体出现在生命中的几个条件,那就是“气血已和,营卫已通,五脏(藏)已成”。这几个条件何时具备呢?《天年》中也有明确的记载:“人生十岁,五脏(藏)始定,气血已通”。

所以我们的看法是:中医藏象的本质的确是精神,但藏象的精神与人体大脑产生的精神活动并不是一回事。人有两个精神主体,一个是大脑精神主体,一个是藏象系统的精神主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魂落魄”?是不是看了镇魂结局?
中医神魂魄理论及其科学性——魂魄回归于中医势在必行!
梦境是如何诞生的?从这本古书里我们找到了一些线索
谈“魂”说“魄”一--五(潘毅)
黄元御中医学术思想入门(56,57,58) 精神化生3
五神与五脏,养生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