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后,出现这些反应,是疾病将愈的征兆


有的人艾灸后,感觉病情加重了,或者出现了各种不舒服的反应。其实,很多时候,这些都是灸后的瞑眩反应,也叫排毒反应。

 

1

瞑眩反应,也称排毒反应

 

是指人的体质或身体机能由不好转好,或人体在排除毒素时身体的反应,所以又称为排毒反应或者调整反应

 

古人说“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很多灸友灸后也一样会产生这种反应,也有直接产生保健效果,但无明星瞑眩反应的情况。

 



2

瞑眩反应产生的原因

 

正气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发生争斗时,人会产生不舒服甚至病情似乎加重反应。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大病、重病和久病,或者身体虚弱的,出现瞑眩反应的可能性会比较大。持续的时间,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月。

 

当今中医治病少有暝眩反应,因为多数人都以治疗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疗效。所以现代中医喜用滋阴药,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但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


西医的大多数药物以及输液也是同一个道理。抗生素多为苦寒药,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输液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只不过体质会越来越虚。

 



3

暝眩反应和副作用的区别

 

一、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灸量过猛,出现不良症状的时间要长。


二、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关键要看自己是否精神旺盛,身体有劲了。

 

三、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4

灸后常见的暝眩反应及应对


1、灸后病情加重


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时间灸量不够,或身体太过虚弱所致。正气过虚,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自然会出现这种现象。

 

应对方案:当邪气排到体表时,皮肤会出现一些变化,可在局部进行刮痧或者点刺放血让邪气及时排出来。


2、返病


即以前得过某种病,很多年都没犯了,但病根还没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给拉出来了,这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病根。

 

 应对方案: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继续艾灸。

 



3、灸后流鼻涕、打喷嚏、鼻塞


  这是灸后阳气增强,体内的阴邪被正气化开,被驱逐出体表。肺开窍于鼻,肺部为了对抗外邪,真阳会被大量消耗,导致肺气不足。

 

 应对方案:坚持灸大椎,同时用刮痧板疏通膀胱经、肺经,一般坚持一天,待肾阳充分调动后,这种症状自然会消失。


4、艾灸上火


艾灸上火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排病反应、灸的时间过长、灸量过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应对方案:可以晚上用艾叶进行泡脚,还可以用刮痧、拔罐的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

 



5、灸后出汗

       

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阳气不足的人是没能力出汗的,此时出汗就是排毒素。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

 

 应对方案:1.、灸太溪、足三里等滋阴的穴位。

 

6、灸后月经、白带异常

 

月经异常:艾火在调理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而如果人体吸收功能比较弱或者补充的水液不足,气血就会相对偏弱,出现假象。另外灸起作用最先走的是人体生殖系统。

 

应对方案:适当减少艾灸时间或力度,艾灸前后适当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山药、红枣等增加气血,就会得到缓解。

 

 白带异常:这是因为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之后,阴邪被驱逐,正邪相争的过程中,细菌会暂时滋生,所以就会出现炎症。

 

 应对方案:保持外阴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7、灸后起红点、红疹,发痒

 

艾灸驱赶邪气后,体内垃圾毒素会从皮肤排出来,其表现方式就是起红点、红疹,发痒。

 

应对方案: 起红疹后不痒的人,坚持艾灸,提升阳气,红疹会逐渐消失的。

 

如果痒得非常难受,一个方法就是立即艾灸,把已经返到体表的寒湿尽快排干净,也可直接在患处涂上艾灰。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8、灸后冒凉风、发冷


艾灸后出现寒、热、酸、麻等感觉都被称之为灸感,寒湿重的人艾灸后最容易冒凉风,但是部位不同,一般人会从脚心、腿上、肩部、头部冒凉风,阳虚严重的人会感觉全身发冷。

 

 应对方案:一定要结合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增强血液循环,加强艾灸冒凉气的关节部位


9、灸后起泡、疮


  一是操作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二是身体湿气比较重,是寒邪向外排出的好现象。

 

 应对方案:对于一般水泡,可以任其自然干瘪,或涂抹艾灰。水泡比较大的,最好由专业人员操作,用针刺破。如果发现水泡内的液体是浑浊粘稠状则说明灸疮感染,要及时就医。

 


10、灸后嗜睡、疲劳


  当我们艾灸把经络疏通后,就需要调动大量的气血去供应新打开的区域。此时冲击病灶耗费气血量大,人体一时无法制造出大量新的气血去满足,就会造成我们脏器的供血不足,人就会感觉劳累和疲乏。

出现这种症状的灸友,大多是气血相对比较虚的


应对方案:


1、可以在疏通经络前,食补一些补气血的,喝杯生姜红枣桂元羹,


2、遵循身体反应,想睡就睡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神奇!艾灸后出现的这些“不良”反应,居然会让身体更健康!
30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大全,艾灸必备
艾灸10知,您懂多少!
►易病易早衰的“三阴体质”,如何转变为“三阳体质”?艾灸是“必由之路”!
艾灸排病的反应
【艾灸知识】艾灸排病反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