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凭啥给“公摊面积”买单?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买房子是一件大事,而公摊面积则一直是中国购房者绕不过的一道槛。

最近,网上对公摊面积的讨论又再次热烈起来,一篇《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热传,激起了很多网民共鸣。

年轻人掏空上辈人的家底,买了一个号称100平米的大房子,结果实际面积只有70平,公摊一下子占去30平。动辄几十万砸进去,连个响都听不到,抢劫的效率都没这个高。

因为“公摊面积”的存在,我们买的房子大打折扣。

一般来说,住宅的公摊系数(公摊面积所占比重)在0.18-0.25之间,但现实中公摊系数却屡屡超过这个范围。

8年前,山东一楼盘就出现过“史上最牛”公摊系数,有官员称楼盘怎么卖都行,都是赚。

当时该楼盘被炒得过热,有人一口气买了2套房,总面积85平米。结果收房时傻了眼,实际面积不到50平米,面积缩水超过一半……

开发商称,这楼盘是酒店式产权公寓,公摊系数在50%以上是正常的。而事实上,购房者对此一无所知,该楼盘的购房合同里也没有明确注明这一项。

无独有偶,去年南京的一些房主也大呼上当,他们在南京某楼盘买了房,结果公摊面积比实际面积还要大,一套40平房子公摊面积20多平,只有17平能住人。

买个房一大半是公摊,合理吗?当时该楼盘的一名销售经理称,这个得房率并不违反什么规定,如果业主选择退房,还需要承担两万元定金损失。

马上就有其他小区的业主反映,为何我们没有享受过这项福利?

据记者了解,当地小区广告收入很少有进业主腰包的,大多是物业公司进行收取,这部分费用收取之后是不是用到了业主身上就不得而知了。

套路更深的是,开发商把公摊面积划成车位,再出售给业主。

天价车位屡见不鲜,据北京青年报2017年的调查报道,北京四环到三环间的车位基本在15万至30万元/个之间。如果开发商违规划出100个车位,每个卖20万元,一个小区就可赚2000万元。而实际上,很多小区的车位价格要比20万高。

2015年南昌某楼盘售卖车位的第一天,业主们打出这样的横幅。

在抱怨车位太贵买不起的时候,有人就提出了“小区车位到底属于业主,还是属于开发商”的质疑。

2011年,南京某小区出现了一个全国首例,业主因停车位和开发商打官司获得胜诉,开发商一审被判无权售卖小区停车位。

而在开发商再次提起诉讼时,二审判决则认为此案事实不清,撤销了原判。

重复公摊、重复收钱,不仅体现在出售车位上,目前公摊面积的物业费、暖气费、电费、装修费……都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建筑面积来收费。实际住房70平方,却得交100平方的费用。

就拿暖气费来说,一个业主不仅要为房子里的实际取暖面积交钱,还要为电梯、管道、楼梯、设备间、门厅、地下室和门口的警卫室交暖气费。

2014年福州一业主还未入住小区,却被告知要提前缴纳物业费、水电公摊费、垃圾清理费等各项费用,而且一交就是一整年,共计6000多元。

事实上即使交了物业费、暖气费等公摊费用,很多小区的公共管理依旧很差。不少小区摄像头等基本设施不齐全,公共走廊卫生常年无人打扫,而且也很少有普通住宅小区的过道、垃圾道、变电室、电梯里都有暖气。

总结来看,“公摊”这个概念并非为民谋福祉,反而更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牟利。对于业主而言,除了认倒霉,没有别的招。

这坑爹的公摊究竟从何而来?网上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唯有一条流传极广:公摊是当年李嘉诚率先在香港发明的。

相比之下,恐怕重庆人民的购房幸福感最高。

直到近些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多家官媒也集体发声,呼吁正视公摊面积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保护百姓权益。

解决“公摊”问题,不仅能让百姓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也能保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这种好事迟做不如早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城皆知的“坑爹”停车位(运城房产观察)
物权法新规: “小区车位”的归属权归谁? 物业可以收费吗? 建议收藏
车位分为哪几类
买房的注意了!高公摊不可怕,就怕你一不留心买到这5种房子!
买完房才知道这些细节我就震惊了!
租车位一年3000,买车位10万,哪个更划算?这5点考虑清楚是关键|幸福小课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