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池及电池系统安全性问题(3)过充电

电池及电池系统安全性问题(3)过充电

多数情况下的热失控等是由于过充电问题引起的。在电池已经充满电的情况下,继续强制充电,多余的能量就要设法找到去处,就会产生副反应或者形成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发生爆炸、起火等现象。而处于过充电状态的电池组,电池荷电状态高,充满了能量,出现热失控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1、过充电产生的原因

(1)表观上的过充电

指按照实际容量计算,充电容量已经远大于电池组的实际容量。这种情况可以很容易根据充电时间、充电电流等计算出来。

这种情况下的过充电大多出现在参数的检测和控制上。检测每只电芯的电压、电池组的温度,出现检测不到或数据失真,充电电压继续上涨,就出现过充电。

(2)表观上未出现过充电,实际已经发生过充电

指按照电池或电池组的实际容量计算,电池组并未充满电,但实际上已经过充了。

a 特殊环境下的过充电

每种电池、甚至每个厂家的电池在不同环境下所适应的充电电流是不一样的。例如,在低温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就不适宜充电,此时的不适宜充电不是指不能充电,只要以足够小的电流进行充电,还是能冲进去一些的,只是意义有多大另当别论。一般来说,温度越低,所适应的充电倍率越小。高温条件下电化学活性加大,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理论上可以承受较大的倍率进行充电,但此时温度高,充电产生的热量也大,电池也容易出现理论上的过充电。所以,应确定在每种边界条件下电池所适应的充电倍率。

b 充满电后频繁通断继续充电

检测和动作有一个之后时间,无论是设备还是BMSBMS也设置有延迟时间,从检测到充电截止到继电器动作有一之后时间。在小型电池组(用MOS关开)中比较明显,当检测到电池出现过充电时,电池组关断,电池组电压下降到一定值时,又恢复充电,长此下去会造成电池过充电。笔者曾经做过一次试验,用检测设备对电池组进行充电,采用磷酸铁锂圆柱电芯,充电到3.6V停止,3.45V左右恢复充电,一晚上时间,将电池充漏液了,极耳也断裂开。

c 电池的不一致性

主要时成组电池荷电量的不一致和所处环境的不一致,以及串联电池容量的不一致。这容易造成部分电池过充电,尤其在检测故障情况下。

2、避免过充电的措施

(1)控制策略

控制电池在合适的SOC范围内进行充放电,有压差报警,最高电压限制等。如单体充放电3.0-4.15V,最高限制4.18V,压差300mV。三元电池电压超过4.5V就很危险了,4.2V4.5V压差在300mV,超过此数值就有可能危险。

另外,控制参数要随着电池系统SOH的变化而进行逐步调整,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安全性预防。

(2)电池包设计

    电池包设计只是注意保证内部各电池环境温度的一致性,避免部分电池出现理论上过充电。

3)电池配组及选择

这是保证电池电芯初期性能的一致性,容量、内阻、自放电等。避免由于电性能的不一致导致部分电池过充电。

(3)充电电流(功率)和环境温度

尽可能避免大电流充电。目前的动力电池还不适宜采用快速充电。大电流充电对电池寿命以及性能、安全等方面的危害较大。长期储存的电池首次应用要采用小电流充电。低温禁止充电,加热要均匀,注意实际电池温度与电池箱内环境温度的差别。

(4)均衡的作用

    动力电池组容量都比较高,三元电池相对自放电很小。若电芯本身质量无问题,依靠很小的电流去均衡效果不大。大电流均衡,已经表明电池组内部容量差别比较大了,电芯自身出问题的概率比较高,依靠均衡已经无用了。从电路可靠性方面来说,带均衡BMS可靠性要降低,尤其是大电流均衡的BMS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池管理系统 (BMS)详解
干货 |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设计理念及实践
从电池充电、续航到汽车安全,BMS还有更多新使命
【干货】动力电池系统失效模式分析
可以使用 3.7V 的锂电池组,最 大充满电压为 4.2V的PCB板
动力锂电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和产品研究-电子电路图,电子技术资料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