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商隐很轻狂的一首诗,写于17、8岁,结尾却预言了自己的未来

李商隐的诗实在是太美了,那种美是独属于晚唐的美。

盛唐的美豪迈动人,晚唐的美精致慵懒。

那是一种对逝去的繁华的怀念,对现在生活一种淡淡的惆怅。

之前读李商隐的诗读不懂,不懂他所描写的意象,不懂他诗里的意境和心境。

后来是读了蒋勋老师说唐诗的书,蒋勋老师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李商隐这晚唐的华丽,这印象派的朦胧。以后再读李商隐的诗,就多了一分对他的理解,身处在晚唐,身边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景象。

关于繁华和盛世的传奇和描述还在耳边,甚至经历过盛世的人还在说着亲历盛世的事情。但是历史上至极的繁华就已经逝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我想,身处在那种时代,会有一种消极和一种慵懒的,这是历史的一个阶段。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少年时代写下的,那时候的诗风还不是太成熟,没有后边那一系列《无题》的魅力。

后人取名《无题》,其实李商隐是不屑于取名字的,不屑于让世人了解自己写的是关于什么,是纯粹私人的表达,用最华丽的意象和模糊的语言,讲着自己的经历和心境。后代兴起的宋词,其神韵就是自晚唐流出。

话说回来,不成熟的诗也有一种别样的魅力,是少年特有的轻狂,和独特的观察世界的角度。

东还

作者:李商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自己生来就有成仙的材质,一直却不知道;十年来逐渐成长,常常在梦中采摘到世间难寻的珍贵华芝。

秋风起了,又是一年,萧瑟滚涌,呼啸着卷过大地;铺天盖地的黄云,天已将暮。还是归去吧,去嵩阳寻找我世外的师傅。

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少年的口气,这也是它区别于李商隐其他诗集的地方。而且这首诗也还有题目,说明这时候的李商隐,还期望着人世间的功名,希望红尘中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希望自己的情绪能够为人所知,甚至流传后世。

这时候的李商隐还年轻,没有落第,没有成家,与后世熟知的李商隐相比,还仅仅是一个雏形。

李商隐诗中最常见的时间点是黄昏,那也是晚唐所在的地方。

这一首诗里也运用到了黄昏这一意象,然而这首诗并不像李商隐的大部分诗集,带有一种迟暮的慵懒和惆怅,这里虽然也提到了避世的想法,但更像是少年郎的玩笑话,或许这时的李商隐也没想到,一语成谶,虽然最终没有成仙,却在晚唐的迟暮里寻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在没有情感的天地里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情感,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仙。

李商隐不是没有看破,而是在看破之后仍然舍不下人间的冷暖。

七情六欲可以是人性的弱点,但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条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的《锦瑟》为什么大家看不懂还拼命说好?
李商隐这首诗太迷了,让人捉摸不透,意象朦胧丨奇妙的诗词
李商隐诗两首
花非花雾非雾,接地气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却意境朦胧堪比李商隐
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16岁的李商隐写下平生得意之作,句句写雨,但是没有出现一个雨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