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必考动点几何问题秒杀技巧,值得一看

动点几何问题作为各地中考的必考题型,通常在压轴题位置。当然这也是许多同学的痛点,同学们觉得之所以难,主要是没有很好地解决思路;其实难的不是动点,而是后面几何关系没有真正地理解透彻。

在初中,动点的运动轨迹只有两种:一个线段(直线);另一个就是圆(圆弧)。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就是在动中找静,找到不动的点、不动的边。下面以一道例题的思考过程来轻松破解这一难题。

例1:已知:在Rt△ACB中,∠C=90°,AC=4  BC=2 ,A、C两点在坐标轴上移动,则OB最大值=      

 思考路径1:因为三角形ABC整体都在动,根据运动相对性(逆向思维)→可以看作△ABC不动,O点在动→这样O点的轨迹就是以D为圆心、OD为半径的圆(圆弧一部分)→转化为圆外一点到圆的最大距离→OB=BD+OD=2+2

思考路径2:动中找静:

                  不动的点→A、B、C三点皆为动点

                  不动的边→Rt△ACB三边的长

                  AC=4  BC=2 →想到什么?

                 →想到找AC的中点D →OD、BD的长都不变

                →OB≤OD+D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2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0,4),A(3,0),⊙A半径为2,P为⊙A上任意一点,E是PC的中点,则OE的最小值是         

思维路径动中找静:

                不动的点→C、A

                不动的边→AP=r =2 (长度不变)

                    E是CP中点 →想到中位线也不变 →想到连接AC                                                          →AC中点D位置也不变                                                                             ED=1/2PA=1也不变

                                      →点E的轨迹为以 D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

  这样OE就转化为O到圆D的距离最值问题

           →OE最小值=OD-r =1/2 AC – 1 =2.5-1=1.5

             OE最大值=OD+r=1/2 AC + 1 =2.5+1=3.5

怎么样?是不是不难。

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转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届中考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卷(第24讲圆的基本性质)
第30讲 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九上数学:圆的切线的判定题组训练,
圆综合练习题
初中数学典型习题详解(二十二)
中考数学:如何证明圆的切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