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长夏“化”——脾
6.《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长夏“化”——脾

   关于脾的时脏配属,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一是脾主长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二是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末。《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是说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末的各十八日。《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然脾脉者独何主……脾脉者土也,孤脏以溉四傍者也……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是说脾时伴随着整个时令没有单独的配时,正常情况下不可见。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素问·脏气法时论》

    长夏养生的关键——“养化”

    无论是四时的最后十八天,还是长夏,都是四季交替,或者“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转折。无非是大阴阳和小阴阳。所以,“脾”土以“化”为顺,是它化的功能才使四季有序。另外,因为“化”才使人体免为无本之源。所以在“长夏”树木上有了果实,麦子也黄了,俨然一幅丰收的季节。

    “脾”被称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化物出焉”,就如天下之粮仓,调节全国用度,保障全民供应。所以养“脾”重在养“化”,时间就是是四时的最后十八天和长夏,其实有说法称“长夏”是在农历七月的最后一旬,由此看来,长夏也包括在这十八天之列。无论怎么样,一定要记住“化”。

    长夏养生重点脏器为脾

    长夏对应的脏器是“脾”,主气是“太阴湿土”。意思说脾土的阴气最重,性“湿”。盖因为这个时候阳气均发泄在外,而内阴气最重,所以叫“太阴”。“脾”的本性是“湿”的,所以脾“喜燥恶湿”。但是夏天的“湿”又比较重。

    我们说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水谷津液进入胃后,脾将清气升散于五脏六腑,而胃将运化之后的浊阴之物降排至体外,所以有“脾升胃降”的说法。夏天的“湿”困顿脾之后,首先影响的就是这个功能。

    另外,脾统血,主四肢,主肌肉,所以运化不力就会出现肢体痿软等症,而脾土被长夏的“太阴湿土”困顿则特别容易出现肠胃运化功能受阻的症状和四肢困顿乏力等症状,这就是长夏的时候为什么老犯困的原因,所以长夏要注意“午休”,因为这个时候也是一天中的长夏。$3;^}9/, 百拇医药

    上面我们说了长夏多“湿”,脾胃容易被困,下面我们说说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长夏养生之饮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里说:“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说:“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因为“苦”味有燥“湿”坚阴的功效,而“咸”味可以泻“水”,水湿同源。所以夏天可以多吃豆制品、苦瓜、木瓜、红小豆等去湿的东西,也可以吃一些瓜子、薯片等平时比较想吃的零食,栗子、榛子等坚果。而且夏天代谢率高,也不怕胖,正好满足一下“食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登本《黄帝内经》学习笔记3-4 脾不主时,旺于四时
2011学习曲黎敏教授《黄帝内经》笔记
“长夏”辨析 – 国学网
营气卫气治未病,四季调神音乐能
β59中央之生: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甘补脾胃当首分阴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