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讲一点:肾病患者如何看到长远的未来?
userphoto

2017.08.16

关注

得了肾病后,很多人都惧怕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患上尿毒症,特别是看到一些言论说“得了肾病,20年后会有40%的人肾衰竭,如何如何......”。

与其纠结肾病最终到底有多少人、多大比例会患上尿毒症,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己的情况。肾病、尿毒针本不是绝症,就是因为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案,一再延误、反复加重,最终危及生命。

那些走入治疗陷阱的患者和家人,越治越重、越治越穷。肾内科医生提醒:治疗肾病、尿毒症,千万不要掉进这3个误区!

误区一:指标降低证明肾病好转

从医学角度来看,即便是慢性肾病患者症状、指标完全好转,肾脏病生理改变还是存在的,是不能断根的。

对于各种早期肾病,如果单纯的把尿蛋白、潜血、白细胞等指标降下来,而不对肾脏病变的原因进行治疗,血液中大量毒素蓄积,血肌酐、尿素氮不断升高。长此以往,患者的肾脏功能迅速恶化,从而错失了宝贵的治疗时机,最终不得不走上长期血液透析或换肾的道路。

误区二:透析了就完了,无法摆脱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

临床上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多是病情长期稳定,血肌酐、尿素氮也相对稳定,并未到非透析不可的程度,残存的肾功能也很可观,但却因感冒发烧、泌尿感染、肺部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外伤或是工作劳累等原因,致病情发生恶化不得不透析。

对于此种情况,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拉长透析间隔的时间,摆脱血透是完全可能的。

误区三:激素能治愈肾病

肾病的常规治疗,往往采用口服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药物来控制尿蛋白、潜血。刚开始治疗效果还明显,指标很快好转、消失,但出现感冒、劳累就又发作。于是,又开始使用激素,如此反复加重病情,恶心、呕吐等肾功能不全症状逐渐出现。

其实要明白,从指标上看尿蛋白、潜血暂时消失了,并不等于肾病治好了,这些激素类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治标不治本。这也是好多人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

但是,毕竟有相当大一部分得了肾病的人,这辈子并不会走入尿毒症。从那些得了肾病,一辈子照样相安无事的患者中去学习,学习有哪些方面可以避免或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少走弯路才是王道。其实肾病、尿毒症的治疗误区,从一开始就可以避免,才更有希望看到长远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病、尿毒症治疗的四大误区
大多数肾炎肾病患者存在的四大误区!
认识到这三个治疗误区,有助于防止病情加重。
肾病就要控制蛋白质吗?肾病的误区你知多少
是慢性肾病难治疗还是患者了解太少?肾病不一定都走向尿毒症
肾炎引起脚肿怎么消除 肾炎有什么危害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