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期服用降压药,血管会不会越来越硬?可以配点什么药软化血管?

“降压药不能长期吃,吃的时间长了,血管会越来越硬,很多高血压的人不都得了脑出血吗?”

“长期吃降压药的人,血管肯定特别脆,是不是需要同时吃点能软化血管的药呢?”

这样的说法在高血压患者中经常被提起,也是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愿意坚持服药的一个最常见的理由,事实是什么呢?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终生病,但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单位时间内心脏泵出的血液过多,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大;二是全身体血液的总量增加,血管单位面积容纳的血液增多;三是血管收缩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缓冲血流压力,从而导致了血压的升高。

目前使用的降压药主要就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而研制,比如减慢心率以减少血液输出量,通过利尿增加水分排出减少血容量,调节血管收缩机制增强血管收缩性能等,从而起到降血压的目的。这些降压药并不会改变血管的结构,而是通过与心血管上的受体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调节,因此对血管本身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高血压患者之所以脑出血等出血性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导致了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血管变得“又硬又脆”,病根在高血压本身,而与降压药无关。

所以,长期吃降压药血管会越来越硬毫无道理,而同时配合吃点“软化”血管的药物却是可行的。实际上所谓的“软化”血管,是要预防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的发生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血压损害血管内皮,二是脂肪沉积在内皮损伤处引起炎症,最终破坏血管正常结构,就像“橡皮管”老化一样,血管会失去弹性而易于破裂。

因此对高血压的治疗,降血压主要是为了避免血管内皮受损,同时也应尽可能阻止与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皮上的沉积。在脂肪的沉积过程中,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水平高低与血管的“软硬”直接相关。

通常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要求较为严格,比如至少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则必须控制在1.8mmol/L以下,才能尽可能避免血管病变的加重而引起堵塞或破裂出血。

由此可见,降压药是避免血管“变硬变脆”的基础性治疗,是保护血管发生病变的基础;而适时配合降脂药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目标水平,是阻止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与斑块发生发展的主要措施,二者密切配合是确保将高血压的危害降至最低的保证。

综上所述,就像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尽管有些路段坡大弯大,但并不是发生事故的理由,不遵守交通规则才是事故发生的根源一样,随意停用或不坚持服用降压药,违反了“高血压治疗的规则”,才是血管堵塞与破裂的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是颈动脉斑块,一年后复查,为啥我的长大了同事的却缩小了?
高血压患者要想不长颈动脉斑块,除了降血压,还有两个细节要做到
低密度脂蛋白是如何一步步堵塞血管的,该怎么疏通?
斑块形成的八大高危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逆转吗?医生告诉你,要注意这2点
吸烟诱发心血管病的机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别不当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