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渌口昔日繁荣的见证——李公庙码头(株洲文物)

渌口昔日繁荣的见证——李公庙码头(株洲文物)

在渌口探访了接龙桥码头、沙河里码头后,打算继续探访渌口三大码头之一的李公庙码头,为了不走冤枉路,特意回过头来到半边街,街边那位老人还在悠闲地着太阳,便跟他一起坐在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跟他聊渌口的趣闻。

老人家介绍,渌口这地方历史比较长,但归属却几度漂泊不定,隋朝时随建宁县并入湘潭县,明朝时又划入醴陵,后来又归株洲县管,现在成了渌口区的一个镇。说不知什么原因,比较起来总觉得跟湘潭比较投缘些,他说渌口老人们常说“湘潭十八总,离开渌口排不拢。”渌口沿河这条老街,以前叫渌浦路,也就是现在的渌滨路。从伏波岭开始,沿河边一址到渌江与湘江交汇处的关圣殿大约是两公里远,有一至八总的叫法。旧时渌口有民谣:“一总工,二总谷,三至六总红绿布,七总八总瓷器铺。”

渌口的八总跟湘潭的十八总既有相同点又有一定的区别,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沿着河边的一条老街的量度单位;不同的是湘潭的“总”长度单位要大些,大约在一到两公里左右,而渌口的八总却合在一起也不到两公里。

当问起李公庙的具体位置时,老人说接龙桥码头在一总,沙河里码头在与二总中间,李公庙码头在二总,以前那里有座气势宏大的李公真人庙,庙堂的右侧,便是车水马龙的李公庙码头,码头上有渡河的划子,装卸货物的泊船,还有一个厘金局的哨所。不过,如今那些什么建筑都没有了,只剩下两棵高大的樟树在人们的视野里。

至于这二总到底具体位置在那,有人说在铁桥那里,有人说在公路桥那里,只好沿着渌江边的游道往下游去慢慢寻找。漫步在渌江边,看着那易涨易退的渌江水,想象不出眼前这浅浅的河床上,昔时如何会有船只穿梭的繁华景象?

没走多远,在江边的一栋民居前的坡岸上,看到了李公庙码头的文物碑和简介。据资料介绍,李公庙码头始筑于清代,民国时期是渌口镇重要的谷米码头,至今仍能使用。码头用麻石块铺面,现代改用混凝土部分覆盖,部分勾缝加固。整个码头长约15米,宽约7米,面积约300平方米。

从中可以看出,民谣里说的和老人家说的都是事实,“二总谷”可能就是说位于二总的李公庙码头是专运谷米的码头。站在码头上,还可以看到码头左侧用巨大的红砂岩垒砌的旧时堤岸,据说还是清光绪七年“渌市众姓崇祀”而修葺的,当然这崇祀的对象应该就是李公庙的主人李公真人。

李公庙码头作为古镇渌口昔日繁荣和水上运输发达的重要见证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2年由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湘潭惊现充满民俗风情的古商号——李柳染堂【转】 - 湘潭 - 红网论坛
史海钩沉丨楚国良:话说湘潭十八总一一古代城总文化略考
李公庙碑
李公堤上南北码头
轻车回乡净无尘
长沙、湘潭、株洲,这是要连起来的节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