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江湖,走进太极,归来你便仍少年

岁月荏苒,江湖游走,从少年至青年、中年、老年,容颜渐随时光老去。红尘滚滚,琐事杂陈,行走中,心灵也渐随之衰微,变得圆滑、保守和怯懦。

“哀莫大于心死”当心衰微,身体更随之迟滞,老态龙钟,剑老无芒,人老珠黄便随之成为真实写照。而少年之心,是充满憧憬、赤诚与无畏的。人生一世,莫不过就是个守心的旅程,长长短短,功名利禄几十年,最终,能带走的,真正能让他人怀念的,也仅仅是那颗不变的少年之心。

黎巴嫩“艺术天才”纪伯伦,曾留下这样一句被后人传诵的哲言:“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一者扣问是否相违初心,二者提醒我们少年之心可否安在?

太极拳,便是这一世护心的守门人。

“天地间,人为万物之灵。而心又为五官百骸之灵。故心为一身之主。心一动而五官百骸皆听命焉。官骸不循规矩者,非官骸之过,实心之过也。”

“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意于何见,于手见之。此言意之发于外也。意发于心,传于手,极有意致,极有神情。”

《太极拳图说》中,陈鑫老人殷殷叮嘱。“太极元无物,群生性命根;一奇仍一偶,万象满乾坤”。太极拳,自古便是修身滋心的法宝。

冬日残雪,微风冷峭,陈家沟太极祖祠林中,一银发老者边虚灵顶劲、气沉丹田,边低沉悠缓地讲解。三、四人围观,似寂然无我。寂静中,似有微风轻旋残雪的窸窣声,缥缈而轻灵。远远望着,蓦然,心纯净空灵,瞬间合一。

采访一七旬老者,武馆邻家,电锯声拼了命地嘶叫,皱了皱眉,我敲门而入。

老人安然坐于桌前,鹤发童颜,微微一笑:请坐,稍等。着手收案头之书,

“您正在研读《参同契》么?”

“一直在读,还有这些。”

顺手看去,《黄帝内经》《易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论》……

“这些,都是宝贝。”老人摩挲着,神情似回到少年。

“你?你要放弃太极拳,回到打工族中?你知道你在放弃什么么?难道你忘了看事要长远做事要内求么?”隔着微信,不禁与一旧日老友争执。

蓦然想起老子两千多年前在《道德经》里的喟然长叹:“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世间,求道之路不多,护心之法寥寥,缘深至此,惜之惜之啊!

有这样一禅宗公案分享给老友,也分享给所有缘看到此篇小文的太极人:

梵志两手持花献给佛陀。

佛陀说:“放下!”

梵志放下左手的花。

佛陀又说:“放下!”

梵志又放下右手的花。

佛陀仍说:“放下!”

梵志不解,问:“我两手的花都放下了,还有什么可以放下呀!”

佛陀说:“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舍却到无可舍处,才是你安放生命的处所。”

人生一世,走在太极之路并非坦途,明师,勤学,专注,坚持,经由术进入道,似人生,由减到加,再由加至减,最终要修的仍是放下。走进和走近,音完全相同,境界却相去甚远。真正走进,行走江湖,归来你便仍少年……

编辑:小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难在何处
太极推手的“顶牛”与“引空”
人生有“五耐”,有一样,你就了不起
[转载]转】太极拳静心慢练是活桩
太极拳静心慢练是活桩
【经验分享】从一句话,体会太极的“气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